我希望開始看這篇文章的產品新人,都耐心去看看標題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你是人人還是產品?>關于優秀產品人需具備的特質的系列文章,在選擇產品這個崗位前綜合做下自我評估。當然,這只是個建議。
關于教人面試的文章,網上有太多的案例,有興趣了解套路的自己去搜索,在這里強調下, 一定要擅用搜索引擎,它將會是你工作和生活的另一個大腦。
在這里,我分享下我親身找產品工作的一些經驗給大家,希望對開始找工作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看過我之前文章的簡友應該了解,我2012年下半年才正式做產品工作,入行前我是個機構的數學老師,也就是題目說的零基礎。與題目不同的事,我找的不是產品實習生,而是一份正式的產品助理(專員)的工作。
<b>歷時38天,面了13家公司,成功拿到4份offer,最后入職200+人的游戲公司。</b>
2012年的時候,產品經理還遠沒有現在那么火,也沒有現在的那么多學習網站、論壇、QQ群和公眾號。我開始先注冊了個智聯招聘賬號,然后從百度文庫下載了幾份產品經理的簡歷模板,看了幾篇產品文章博客,就開始海投產品專員(助理)的崗位
<b>很顯然這樣的簡歷和方法是無效的!提醒正準備這樣干的人,無須再去驗證。</b>
后來,我跑到博庫書城買了本蘇杰老師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在這里我順帶提一一句,無論知乎、豆瓣還是某些PM社區近期對于此書的各類負面評價怎樣,我都認為這是一本值得產品新人去通讀的書,是一本最快讓新人全局了解產品經理工作的工具書。有時候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若不然你給小學生一本<微分幾何>或<抽象代數>,經典倒是經典,關鍵他是能看懂呢還是能學到知識?
花了兩個下午,仔細讀了半本書,我又抑制不住投簡歷的饑渴心情。重新修改了簡歷和個人介紹,重點突出了本人作為新人有哪些特質適合產品崗位。對于沒有面試邀約的簡友,你寫的簡歷應該是最大的bug!
修改后的簡歷投出去,開始慢慢有面試邀請,差不多面了3、4家公司,結果比沒接到面試還要慘,每次面試都被打擊的體無完膚,懷疑人生。在我糾結我這樣性格和能力的人,是否真的適合做產品時,又鬼使神差的再一次翻了翻那本書(也是面試時唯一的產品相關書)。有時候,思考方式的轉變比持續努力奮斗更有價值。我從書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b>既然要做產品,那就要具備產品思維模式,就應該把面試作為一個產品去思考打磨!</b>
我開始分析我面試為什么會失敗,總結了如下6條,歡迎對號入座:
- 自我介紹又長又臭,沒有亮點
- 工作經歷與行業不匹配,沒有產品經驗
- 沒有可查閱的原型作品
- 對面試的崗位了解太少
- 回答產品問題時,磕磕絆絆或者答非所問
- 聆聽的時候少,瞎扯淡搶話的時候多
<b>找到問題是第一步,接下來應該是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b>
針對自我介紹:我刪減為姓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開始工作時間+經歷的公司+取得的榮譽成果+興趣愛好,說的時候慢一點,盡可能控制在1分鐘以內。
針對經歷與行業不匹配:我盡可能的把過往的工作經驗往產品崗位具備的能力上靠,比如當老師鍛煉了我的溝通能力,寫教案鍛煉了我的文檔撰寫能力,數學系畢業又讓我具備優秀的邏輯思維等等...
針對沒有可查閱的原型作品:一是你需要平時多臨摹幾個產品原型,二是你可以建議面試官讓他出原型題目,你面試后再郵箱發他。
針對面試的崗位了解太少:我會先問面試官,這個崗位你們覺得什么樣的人適合?崗位主要工作內容是什么?等面試官介紹完,你再針對性的把自己往上靠。
針對不會回答的問題:我買了個錄音筆(現在用手機即可),面試前把錄影筆開著放在口袋里(不要被發現,也不要泄露面試題),遇到不會的問題,先講講自己的想法或者思路,然后謙虛的問面試官,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處理?面試官一般都會跟你講解這樣這樣如何如何。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你可以重聽你面試的過程,發現自己面試的不足而加以完善,比如緊張,說話太快,問題沒聽清之類的小毛病。當你多面幾次之后會發現,常規的產品面試題就這么些,經常會遇到不同公司同樣的問題,這時候你可以拿之前面試官的回答來回答這個問題,畢竟人家的經驗之談,有料干貨!
- 針對搶話的毛病(這主要是當老師留下來的個人惡習),我就時刻提醒自己少說話,說話前仔細過過腦子,耐心的聽別人說完再說話,不過真是任重而道遠。
<b>掌握了這些方法,最后只剩下一條路——實踐,不停的去實踐,在實踐中找到最優解。</b>
以上是我本次分享的主要內容,這也是<PM成長訓練營>第一篇產品新人文章,歡迎閱讀、留言或私信討論交流,也歡迎關注我的簡書風舟說。
<b>題外話</b>:零基礎入門、21天入門到精通、45天成功簽約簡書、我是如何半年賺百萬畢業三年北京2套房. ..此類的標題都特別的吸引人,閱讀點贊量也十分可觀。
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顯示出讀者新人追逐成功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又潛意識的暴露了人類浮躁和好逸惡勞的本性。學過編程的都知道hello,world!經典教材<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甩什么入門精通之流可遠不止三條街!
那為什么我要用零基礎作為標題呢?
<b>零基礎</b>,在我的理解里并不是指對某項技能或某個工作真的一無所知,而是與科班出身、有一定理論知識或實踐經驗的人相比,你的基礎比較薄弱。這里的零基礎指的應該是你的新人心態,你需要保持新人的心態學習一切能快速成長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連產品經理是什么,崗位的大致工作職責和流程,需要掌握哪些軟件工具等常規小白問題,都無法脫口而出的話,我建議你不要去面試,還是慎重的自我評估下是否真的已做好步入職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