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說實話,這個小文實在是雜亂無章,各位看官看不下去就別看了,有點累,對不住了。連我自己校稿都快校吐了。

上賊船快三個月了,卻一直沒想寫“童年”這個話題,因為自認為有個堪稱完美的童年,我怕把大家齁著,偷笑中!這兩天決定動這個筆,原因有二:一塊布和一個包子。哎,不愧是吃貨,寫東西竟然是因為吃的。哈哈,咋地!

(一)老房子

1980年的仲夏,7月11日,一個5斤4兩的黑瘦黑瘦的小哭吧精,在祖國最北方的一個清爽的小城-塔河,呱呱墜地了。根據時事,首先得感謝我的媽媽沒有代孕也沒有棄養。據說,媽媽懷我的時候一直以為是個男孩兒,馬上要生了,夢到和爸爸一起進山里采了兩朵花中的一朵回來,媽媽說,看來是個女孩兒。

果然,假小子的我就這樣應“運”而生了!我一共有三個名字,兩個大名一個小名。第一名號“李卓光”,媽媽給起的,連名字都像個男孩,據說是根據一本給偉人算過名字的書算的??赡苡腥藭f了,一定是媽媽重男輕女,想要個男孩兒,所以才會有你弟弟。呵呵,那可真冤枉媽媽了,媽媽爸爸都對我比對弟弟好!李卓光,多么符合我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氣質??!這個我喜歡的名字用到初三,由于身體總是病病殃殃的,今天頭疼,明天肚子疼,后天胃疼的,媽媽也是沒著了,連卦都去算了。算卦的說,我得改成老李家這一輩兒女孩子范的“淑”字,于是,就有了我并不喜歡的第二名號“李淑麗”。唉,簡直是文不對題,分明是既不淑女也不美麗嘛!但沒想到大學自我介紹時,是這句話吸引到了老公,算是它沒白來吧!但,其實我最喜歡的名字是我的小名“大力”,奶奶給起的,說我長得那么小,那就叫個大點的名字,有點力氣的名字吧。歪打正著,我力氣很大倒是真的,高中男生手腕都掰不過我!雖然這是個小名,但這個名字的應用程度,除了官方,連單位的領導都叫我大力!如同我的生命一樣,這是奶奶饋贈的福分。

奶奶一共生了11個孩子,在饑荒的年代,最后只活下來7個。爺爺在爸爸9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這個大家族,最早是由大爺支撐著,從爸爸成人后,就由爸爸從大爺手里接了過來。大爺,于爸爸,是如父的存在;于我,這個總是笑瞇瞇的老頭,是慈愛的存在。所以,自從爸爸結婚后,奶奶就一直在我家生活,爸爸是最小的兒子,卻也是最孝順的。而奶奶能一直在我家生活卻又不全是因為爸爸,是因為她有著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兒媳婦-我的媽媽小姚同志。交代了半天原始結構,我,李大力同學終于降臨到了這個三口之家,從此,變成了四口。

最早我的家應該不是我印象中的老房子,可是對于第一個家,我真的一點記憶也沒有了。媽媽說,應該是一歲多搬到了我第二個家,所有我稱之為童年的記憶都應該是我第二個家,我稱之為老房子。那里有我童年的所有足跡,走家串戶、下河跳房、摸爬滾打、孩童嬉戲…這個童年有點長,允許我從我的記憶庫中一點兒、一點兒的挖!

老房子,最早只是一戶。打開那扇吱吱嘎嘎的老榆木門(那種歲月的古老原來是簡樸、是生活的匱乏,現在卻成了寶貝,需要淘,還不敢保真呢!)。走進里面,是一條磚鋪的路,一米二見寬,通向主屋。左面靠著門,有一條細長的木板路,通向廁所,挨著的,有個8米見長5米見寬的菜地,童年的美味大部分出自哪里。這個菜園子,有爸爸媽媽的無數滴汗水,施肥、垅地、播種、澆水、除草、修整、采摘,試想,父母現在對菜地的感情也應該源于此吧。園子里的菜到了夏天,就會郁郁蔥蔥,爬在木架上的油豆角、垂在地里藏貓戶的長紫茄、帶勁兒的小尖椒、紅綠相間的西紅柿,多的吃不完。有時,就地就從菜地里掰菜葉,拿來剁了喂雞,至今我仍記得那把銹跡斑斑的菜刀,在菜板上哐哐剁的淋漓,這是一種天然的療愈吧。媽媽的勞累,可能都隨著菜刀溜走了,所以印象中,媽媽一直是笑的,是溫暖的,是積極向上的,那飽含著未來生活的希望啊。菜地和主屋中間有個過道,這個過道和后面的倉房連著,那個有點黑乎乎的最早的木房子,最好的詮釋著“人不可貌相”,因為總是能變出好吃的來,蘋果啊、橘子啊,甚至那時候的冬天,還能變出一大框的蠶蛹來,是不是很土豪?!

說完了左面,說右面。右面比較簡單,有一個2*4米左右的材料間,那里面有爸爸這個萬能工的水、電、木、瓦所有能用到工具和材料,比如一塊邊角支棱在外的白鐵皮板,也是我眼角下最大塊疤的貢獻者,沒戳到眼睛算是萬幸。不過,這里也是我喜歡的地方,因為里面有鐵啊,有時我看到破破爛爛彎彎曲曲的鐵覺得沒用就會拿去賣破爛換錢,回來有時爸爸就會問,咦?我那塊鐵哪去了?當然,有如此遭遇的還有酒瓶子,嘿嘿。再往里,是一個橢圓形的水泥砌的半米高兩米長的小花壇,里面有奶奶種的各種花。掃帚梅、大湮花、指甲油花,最多的是五顏六色的地瓜花(后來才知道地瓜花也叫大麗花,最規則的禪繞畫圖案,難怪我喜歡。也許,現在我和花約的結緣,是奶奶這個花婆婆留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吧,花婆婆留給孫女的,所以,我成為了朋友口中的花仙子)那時候的這個院,還有一個特殊的“臭臭的”親密的回憶,每天早上端著奶奶的尿桶,穿過整個院子,一個大直角,倒到廁所里,奶奶總是夸我說:大力呀,你都不嫌棄奶奶呢! 哈哈,怎么會呢,以前不會,以后不會,永遠都不會,您是我最愛的奶奶?。?/p>

別急、別急,快要讓大家進門了,進門之前還有一口自己家打的井。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只一瓢,就能聽到,從粗黑的鐵管和膠皮摩擦的嘎吱嘎吱聲到甘甜的水嘩啦嘩啦的迫不及待上涌而來的聲音,禁不住回想起那夏天甘洌的清涼,從地里隨手摘一個西紅柿,從缸里舀上一瓢水,嘩啦一沖,剩下的水隨手揚在院子里,那種肆意、那種灑脫,生活就是這么原滋原味!

哈哈,說了半天,終于可以請大家進門了。這個門,冬天是一個白色的包著棉被的鐵皮門,夏天,就是層單木門了,大多數外層的木門是開著的,只是靠那種用曲別針、菱形掛歷紙自制的門簾擋著,滿眼的青綠色,一進門,滴里當啷的作響,甚是好聽。進了門口,中間是一個五平米見方的小方廳,方廳左面是奶奶和我的房間,里面是廚房,右面是爸爸媽媽的房間。往左也就小走兩步,就能進入奶奶的屋,奶奶的房間不大,十平米左右,右手邊是一個四平米左右的大炕,那可是我從小感受到的溫暖的搖籃,也應該是我給奶奶畫地圖的地方吧,冰冰的、潤潤的、溫溫的、暖暖的!每晚在這樣的搖籃里摸著奶奶脖子那皴了皮的軟軟的細膩,還有食指和拇指之間的柔軟,進入甜甜的夢。奶奶總是嘴上說著:哎呀,讓你摸得火呲了的!卻從不把我的手拿掉!炕的對面,是一些老式的上下開的大木箱子,都是爸爸打的,像民國時的大皮箱的樣子,柜子上放著被子,有時,我會像竄天猴那樣爬到那上面去玩兒,站著,可以夠到棚頂。炕距離窗,有著不到兩米的過道,窗戶下面是暖氣片,那時時髦的凍柿子、凍梨就裝在鐵飯盒里在暖氣片上緩著。再往里那就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電視機了。爸爸是個非常趕時髦的人,我家的電視和電話基本上都是第一批,第一個電視就是個16寸的彩電,噓 ,聽說還是托工商局的親戚才能批到的,關于電話我記得一個有意思的事兒就是給電視臺打電話,那時,正熱播潘迎紫版《武則天》,實在太喜歡了,都等不及了,在塔河厚厚的電話號碼本里找到了電視臺的電話,打過去問:能告訴我一下《武則天》的結局么?哈哈,你們猜,會有人告訴我么?

回到小小的時候,每天放學回來,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看喜愛的動畫片《黑貓警長》、《邋遢大王》、《猴子撈月》、《大鬧天宮》...小的時候?;?,晚上了要睡覺,我就蒙在被子里假裝睡著了,實際上從被子縫里偷偷看電視,可是作案水平還是太LOW,后來慘被發現,被勒令換屋,偶爾,我就轉戰到了爸爸媽媽的房間。爸爸媽媽的房間要大一點,進門對面是一排柜子,上面能擺各種小擺設和照片的那種,門的左面是爸爸媽媽的床,已經記不得多大了,只記得,有一次睡覺后牙疼醒了,使勁兒的哭喊,隔著方廳他們卻聽不到,疼的我直撞墻,寶寶好委屈啊,嗚嗚嗚嗚嗚!但是爸媽的房間我有一樣東西記得很清楚,那就是照片,在80年代物質和精神都還比較匱乏的年代,爸爸媽媽的很多大大的照片成片的掛在墻上,有爸爸年輕時的帥小伙,有媽媽年輕時的圓臉蛋兒,嫩得能掐出水來,最多的是爸爸媽媽的結婚照,想想,七九年就拍了那么多結婚照,那時的影像,是何等的珍貴,不止一套服裝呢!趕時髦的爸爸媽媽還是旅行結婚呢,北京、上海、蘇杭、青島,到處都有留念。嘿嘿,聽說特別能干的爸爸攢的2000元私房錢都消化了。79年的2000元,是什么概念?爸爸媽媽一定是真愛,沒錯,鑒定完畢!嘿嘿!

說完兩個房間,就剩廚房了,那時候,這是家里最熱鬧的地方了。對著廚房的門有兩扇窗戶,但由于后面是倉房擋著,廚房還是有點暗。右面是飯桌,左面是灶臺,一口超大的鍋,奶奶和媽媽做菜比較清淡,所以造就了我這個小饞貓總是跑去鄰居家吃飯的先天不足,可是爸爸這輩子卻只能吃媽媽做的飯,佩服,那么**他就說好吃,哎,求生欲真強。偷偷的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媽媽做菜不好吃到什么程度呢,我有一個姐不好意思說不好吃,只好說:四嬸兒,你做的菜真好看!? 哈哈,這個梗是不是可以說一輩子?!所以,我總愛去鄰居家吃飯,怪我嘍?!小時候,鄰居有個呂姨,做飯那叫一絕,肉包子皮兒薄餡兒大,半發面半死面,由于油夠多,那死面的面皮兒就透著油光,單從那個皮兒就讓人垂涎欲滴,我就屬那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小小狗,為了能吃到包子,我都同意給人家當兒媳婦了,還和人家商量:給你當兒媳婦行,但你不能告訴我媽我來吃飯了。? 唉,恍惚中,我怎么好像看到了聰聰!還有魏姨,家里有三個孩子,搶著吃特別香,光土豆燉茄子就能把我撐到!這也是這次一個包子引發的寫作的由來,朋友知道我喜歡吃包子,送來了由于面沒發好,透著油汁兒的半死面包子,不禁想起了童年呂姨那一咬直冒汁兒的包子。

不過有一說一,盡管媽媽菜品一般,人品可是一等的。除了人品,能算上一等的還有面食,這可是奶奶和媽媽的拿手好戲!奶奶和爸爸是山東人,所以對面食情有獨鐘,雖然生我的時候奶奶已經68歲了,但在我心里,奶奶直到去世前都是耳聰目明、心靈手巧、大氣智慧的。一個小腳老太太卻有著靈巧的雙手,剪紙、窗花、面人都是手到擒來、惟妙惟肖的。長著尖尖刺兒的小刺猬,圓滾滾的胖乎,憨態可掬的表情忍不住想摸,卻不敢,好像馬上要扎到手;有著一雙修長翅膀的小燕,讓你懷疑,是不是掀開鍋,它就要飛跑了;掀開那個60直徑的大鍋蓋,熱騰騰的白氣仙霧繚繞的徐徐上升,撲鼻而來的濃濃的面香,沁人心脾。這個沒有那么亮堂的廚房,卻承載著我這輩子對面食的鐘愛,以至于生長在東北的我卻一直愛吃面食而非米飯!還有個畫面,我不曾有印象,是媽媽給我講的,一歲多的我,有時是媽媽背在背后、彎個大腰炒菜。媽媽說,那時候怎么那么虎,就不怕把你倒到鍋里么?!哈哈,看我的生存環境多么惡劣,能活到現在實數不易??!

就這樣,擠在這個幾十平米的小房子幾年后,挨著的鄰居,也就是我最愛去吃飯的呂姨家,搬走了,房子賣給了我們,面積多了將近一倍,有了一個超大的廳,其實是爸爸專為家族聚餐準備的,能容下四張大桌,廳的一面墻是一整塊大鏡子,使整個客廳顯得明亮又寬敞。我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個房間房間,一張小床、一個書桌、一個柜子,組成了我新的小天地。從那一刻開始,我的東西都必須有他固定位置的強迫癥也開啟了,基本上到現在。房子大了,院子也大了,還記得媽媽不知道從哪里弄到了兩棵那時的稀有品種,矮櫻桃樹,可惜,樹是長了,但櫻桃(現在的那種小的野櫻桃)卻只長了兩顆,還讓來我家玩的小伙伴吃了,從此,就再沒有以后了,成為一棵純純的景觀樹。

啰嗦了四千多字,竟然還沒有進入正題“童年”,因為這個家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我童年無限的歡樂,可以說,沒有這個容器,就沒有我快樂童年的載體!

(二)那些愛的人

說完生活的老房子,才到童年。奶奶一直生活在我家,爸爸媽媽都是極其孝順的人,奶奶的晚年過得甚是舒心,含飴弄孫、福祿滿堂,年輕時吃的苦,老了都有了福報。我們也真真的體會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從小,我就是被奶奶帶大的,和奶奶一起睡著熱炕頭,在這個熱炕頭上,我會拳打腳踢的滿炕滾的四仰八叉的睡覺,還不蓋被。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聰現在就這么對我!奶奶陪我下跳棋,單跳、連跳,塑料的三角旗帽跳棋,后來進化成玻璃球跳棋,每次都很喜歡晃動跳棋盒,聽玻璃球互相碰撞的清脆的叮當響,像是自己有很多財寶一樣,是不是從小就很財迷?打撲克,五十K、娘娘、七王五二三,奶奶一直到去世前都不糊涂,我的棋牌類啟蒙都是奶奶教的。嘿嘿,自覺我們一老一小棋藝相當,配合默契。不過,現在有時和聰下跳棋時,不免佩服奶奶的耐心。奶奶除了耳聰目明,還心靈手巧,小時候過年家里窗戶上的窗花剪紙、供灶堂的花樣面食都是出自奶奶的巧手,可能,我像爸爸,爸爸是像奶奶的呢。至今還記得那把被用的锃亮的大鐵剪子,放在一個圓圓的有點破的竹簍里,大剪子在奶奶的手下,像妙筆生花一樣,剪出栩栩如生的圓福字、小飛燕。做面食時,奶奶還會在一小剪兒一小剪兒的小刺猬的臉上貼上黑豆的眼睛,會在卷好的小兔眼睛上貼上紅棗,蒸出來的棗香的饅頭讓人垂涎欲滴。奶奶還一直堅持鍛煉身體,做氣功,我記得叫“中功”,站樁、發氣,我還跟著做呢,還神叨的說我也能看到我手指之間發的氣,哈哈,很傻很天真啊!

奶奶雖然是舊社會過來的人,有著裹著的小腳,但思想卻一點也不老。印象中沒有任何老式的封建思想,沒有重男輕女,沒有婆媳問題,沒有家長里短,沒有心胸狹窄,有的都是開放、開明和開闊,堅強、勇敢和樂觀。我的很多人生道理甚至世界觀都是從小被奶奶潛移默化的,甚至大于父母:來人、走人要叫人,禮多人不怪,吃虧是福,有得有失、有失有得,與人為善,遇到事情想辦法,不要輕易放棄,堅持鍛煉身體。這個經歷過戰亂、饑荒、晚年順遂的老人,把歲月的沉淀傳遞給了我們。當然,奶奶這個小腳老太太是看不住我這個假小子滴,我總是有辦法在她眼皮子地下,一溜煙的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奶奶說,又順著尿道跑了。有時,快到媽媽下班的時候,我還沒有野回家,奶奶怕我被媽媽訓,就會踱著她那被裹著的小腳,背著她那雙小手,去外面來挨家挨戶找我。據說,有一次,奶奶找到我時,我正在楊大娘家炕上的柜子上面手舞足蹈,至今還是我多年后的把柄,哼哼。除了奶奶會提前把我找回家,還有媽媽每天的叫魂兒。因為即便是被奶奶找回來了,媽媽回來后,沒兩分鐘,我也是又不知道跑到哪家去了。每天晚飯,都會像韓劇永遠第一的經典《請回答1988》第一集里的那樣,媽媽站在院子里喊:大力呀,回家吃飯了!可由于聲音太溫柔,總是要喊上很久。說回奶奶,奶奶是個香餑餑,她的一生生了11個孩子,但在那個吃人的年代,最后只活下7個?;钕聛淼倪@幾個孩兒都很孝順,總是搶著奶奶去自己家里住。而我,是奶奶最偏愛的最小的孫女,所以,從小,奶奶去誰家住,我就像個小跟屁蟲一樣跟著去住個十天半個月,我還記得我在二大爺家和人家顯擺我考了第一,唉,怎么和聰聰一樣!在二姑家住,第二天早上還沒起床,我問左面的姐姐今晚你睡的好么?她回我,今晚還沒到呢,就又睡過去了,然后我問右面的姐姐,今晚你睡的好么?她也回我今晚還沒到呢,讓我驚嘆,真不愧是姐倆!現在的我很想問問她倆,你是聽到了另一個姐姐說的話么?在三娘家,我打嗝,有個姐姐和我說:你為什么拿我抽屜里的東西?把我嚇得啊,馬上就不打嗝了,然后就聽她們哈哈大笑!? ? 呵呵,不過弟弟就沒有這個待遇了。所以,可能這種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讓我和爸爸家族的親戚都很親,本身就愛自來熟的我,和親戚都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一樣。奶奶是山東人,也叫關里,關里家說道多,奶奶也帶給了我們很多帶有中國傳統的民俗。比如,今天是小年兒,在小時候,從今天就開始進入到過年了,打掃除塵,蒸饅頭祭祖,包餃子團圓,放一掛小鞭,要開始說吉祥話了!奶奶活到82歲,在30年前,算是高壽了,是突發腦出血住院的,住院了還惦記著問媽媽:大力放學回家了么?這是奶奶走之前唯一惦記的孫子輩了。奶奶,您放心吧,我回家了,我已經安安穩穩、健健康康的長大了,此刻,正在想著您。奶奶的晚年很幸福,最后也沒有遭罪的安穩祥和的走了。于我,那個一直護著我的保護神,去了另一個世界,因為奶奶的善良與積福,我相信,奶奶在那個世界,也一定是幸福的,只是,我再也摸不到那皴了皮的柔軟的脖頸了,我再也不能幫您倒臭臭又香香的尿桶了。

我的托兒所是在媽媽的單位上的,太小,托兒所的印象已經不太深了,只聽說剛去托兒所是個哭吧精,哈哈,這毛病,到現在也沒改,現在不叫哭吧精了,人家叫我水龍頭。幼兒園,在塔河唯一的一個機關幼兒園,是一個大院,那時候的事兒也不太有印象了,但是幼兒園的布局卻還在腦海中的,還記得大院中央的那個大滑梯,幼兒園粉紅色的外墻,應該是一棟三層的小樓。小學之前的事兒很多都是通過媽媽的口述我才知道,我能感覺到,媽媽說的時候,是幸福的、是滿足的、是自豪的。無論我什么樣子,都是她的驕傲,包括淘氣!嘿嘿,據說有一次鄰居的姐姐帶我去參加小學的運動會,那時,我還在上幼兒園,自己就能偷偷的跑到媽媽的單位。給那位姐姐嚇的啊,應該是大濤姐姐,一個很漂釀的姐姐,哭著告訴我媽:姚姨啊,我把大力弄丟了! 我媽還一臉懵:丟?沒有啊,她來我單位了?。? 你們說說我小時候有多野吧,還有主意!我還記得我小時候說的很多的一句話就是“賣冰棍兒的等一會兒!”看到有賣冰棍的了,我就管媽媽要,媽媽不給買,我就跑到外面喊“賣冰棍兒的等一會兒”,回來再找媽媽,媽媽不好意思讓人家等那么長時間啊,只好給我幾分錢去買!媽媽總是說我鬼,但也拿我沒辦法,此辦法屢試不爽!嘿嘿!

媽媽說,我小時候就有那么兩年是胖乎乎的,她摘豆角,我給她遞豆角,每遞一根,媽媽就趁機擼摸下我手,每遞一根,她就趁機占我一下便宜,我就問:媽媽,你為什么總摸我的手?。?媽媽并沒有和我說她是怎么回答的,因為現在,我對聰的占便宜,就是最好的回答了。媽媽還說,我小時候就有點強迫癥,怎么回事兒呢?因為包娃娃!我不知道別人怎么包娃娃,但媽媽形容我的包娃娃是:已經包的很好的娃娃了,我會把它拆開,再包,把娃娃放在方方正正的方巾中間,必須極其對稱,小心翼翼的按照順序:下、左右,板板正正的包好。媽媽說,我看這回包的很好了吧,不用拆了吧,哎,我不,我又拆了再重包。再包完后,媽媽想,這次一定可以了,哈哈,我還不,我還會拆了再重包,反反復復,不知道會重復多少次。哈哈哈,這個毛病估計要把媽媽折磨瘋了吧!不過,媽媽也說,也許我心靈手巧還要感謝這個不斷的包娃娃,鍛煉了手指頭呢。小時候的我,總是生病,是真的病病歪歪,頭疼、牙疼、肚子疼的,我小時候還有心肌炎、小腸疝氣,不能跑不能跳,卻天生的體育素質好,媽媽總是看不住我。因為心肌炎要了二胎弟弟,那時候也沒有挨罰。就這樣,晃晃悠悠、病病歪歪的到了小學,來到了塔河一小,也不知道為什么,也沒怎么用力,好像就學習很好,總是考第一,總是能莫名其妙的聽到有人和媽媽說,你家黑姑娘學習挺好啊。哈哈,是不是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總是會為你開那么一扇窗。不過,我也有被埋汰的時候,我的數學的確是縣里數一數二的,可是,媽媽說我,小時候都五歲了還不會數12345!為啥,因為饞,饞糖蒜,大人說誰數“12345”快才給吃糖蒜,大家比著數,逗我,把我急的連12345都不會數了。以至于我現在一說睿睿,媽媽還會教育我,說不讓我小看孩子,你五歲時還不如人家呢!哎,我暈!

那時候的孩子,上學放學都是自己的,哪怕是小學,父母也不會送的。好像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還有點怕媽媽,因為淘氣,有時會被找家長,是滴,我也有今天,包括初中了還會讓性格好的賀亮同學去找,賀亮還蠻聰明,到外面走了一圈說沒找到,找家長的原因好像是我追著男同學打,把他追到廁所不敢出來了,哈哈!偶爾媽媽會騎著自行車來接我,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我的心是忐忑的,那時候的媽媽,雖然說話一直都是裊裊的溫柔,但好像也是會有點生氣的,我還是怕媽媽說的??墒遣恢裁磿r候開始,媽媽好像變成了一個無論怎樣都不會生氣的小貓咪了,溫柔的不得了不得了,從來沒再說過我,哪怕我犯了錯,哪怕我不好好學習,我卻成了越來越淘氣的假小子。我聽媽媽講過一件事兒,媽媽第一次打我,和第一次打弟弟,竟然是一個原因,就是我倆第一次罵人,還都是罵奶奶,從不發火從不打人的媽媽都給我倆一巴掌,從此,我和弟弟都再也不敢罵人了。這是我沒有印象但是媽媽給我講述的我第一次挨揍。我有印象的卻是我第二次挨揍,在老房的院外和一個得了傳染病的小朋友玩,媽媽回來氣的踢了我一腳,把我踹出去挺遠呢,因為告訴過我最近先不要和他一起玩,我不聽話。吼吼,好家伙,從沒挨過打的我哪受得了這個委屈,已經不是一個“哭”字能解決的了問題的了。我當時寫了一封離家出走信:我走了,別找我! 把信壓在了床下我就走了,但好像自己走了沒多久,就又灰溜溜的回來了,估計是受不了孤獨吧。 哈哈哈哈,那應該是小學幾年級的事兒呢?多英雄的啊!這是我記得的唯一的挨揍,再就沒有其他不良記憶了。但我可憐的弟弟可就沒有我這么幸運了,因為除了爸媽不慣著他,還有我這個姐姐,偶爾也會揍兩下。那天和弟弟嘮嗑,他說小時候動不動就挨揍,把貓腿弄壞了,挨媽一頓揍,把二踢腳放到酒瓶子里炸,讓爸爸發現了,挨爸一頓揍,有時候惹了我了,還的挨揍,挨完爸爸的揍,還得挨我揍!弟弟有愛受風的毛病,第一次受風還不懂,五六歲吧,碰巧我扇過一巴掌,非說是我把他嘴扇歪了??傊褪歉鞣N挨揍!哈哈,差距就這么大,我的童年非但沒有重男輕女,甚至是反過來。媽媽說,每次我氣了爸爸,爸爸就算再生氣,也不會動我一個手指頭,只會和媽媽說:姚桂英,你看看你姑娘讓你慣得,你不揍她?!? 哈哈哈,太可愛的老爸了。老爸總管我叫花錢大王,從小我就愛花錢,身邊的朋友就安慰爸爸“能花就能掙”!

說起老爸,我這個閨女要比他兒子還讓他不省心。小時候,我是奶奶的“貼身保鏢”,奶奶去哪兒我去哪兒,我知道每個親戚的拿手好菜!大娘的包子,二大娘的干豆腐卷肉,二姑家的豆角,萍姐的首飾箱…記得有一次,爸爸不想讓我跟著走,我非走,幾天后回家了,還說,不是因為想爸爸媽媽,是因為想這個住的屋子了。據說把爸爸氣的走路好懸撞到車,但,即使這樣,他也不曾動我一根汗毛!我可愛的帥哥爸爸。爸爸有著連毛胡子,每次一刮完胡子,我就叫他小帥哥!還有,媽媽說,我小的時候,爸爸總是會和我說:大力呀,你快點長大,我帶你出去旅游。? 但是,可是,但可是,爸爸在我高中以前,從來沒帶我去過外地呢,哼哼,說話不算話!高中倒是帶去哈爾濱一次,還是因為看病,鼻炎手術,把膿從鼻腔抽出來,從醫院回到小旅館,我疼的一邊哭一邊從口腔里直吐血,我清楚的記得,爸爸在對面的床上,偷偷的抹去了眼淚。 不過呢,就算你沒帶我出去玩兒過,你姑娘我可不是記仇的人,你不帶我走,那我帶你走。長大后,該輪到我帶著爸爸去旅行了。我們一起坐著大白從最北的哈爾濱到最南的三亞,從此,爸爸便喜歡上了三亞。每年冬天都去當候鳥。 小時候印象中的爸爸,可厲害了,是個會變魔術的英雄。還在八十年代,每年冬天就有成筐的蘋果和橘子,蘋果,不是現在紅紅的大大的圓圓的紅富士,是那種小小的,紅綠相間偏綠色不那么光滑的國光蘋果,酸酸甜甜我最愛。有時還有一筐筐蠶蛹,絕對的奢侈品啊!奶奶在我家,從來沒有虧了嘴,奶奶愛吃魚,都是媽媽給擇好刺兒給奶奶,奶奶牙口不好,媽媽就總給做魚燉豆腐。爸爸每次從哈爾濱出差回來,都會給我們代好吃的松仁小肚。爸爸在阿城有個木工徒弟我叫孫哥,現在已經是大老板了,每次他來看爸爸,都會給我和弟弟帶文具,還有糖,很是盼望孫哥的到來。爸爸不是一個愛干凈的人,因為他實在是太能干活了,我的印象中,沒有誰能比爸爸有力氣、能干活、會干活,哪怕是現在,就因為有爸爸,不會干活的老公在我眼里總是笨笨的!但媽媽從來不嫌棄爸爸埋汰,因為爸爸用雙手撐起了這個家頂多是爸爸回家不愛脫臟的衣服,媽媽會說,你這衣服是租的啊。媽媽是一個天天忙的人,有時也會稀里糊涂的做錯了事兒,爸爸也從來不說。我長這么大,別說他倆打架,就連互相大聲說話的時候都沒有,相敬如賓,秤不離砣,在我心里,爸爸是最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外打拼,溫柔卻都留給了娘和妻兒(爸爸媽媽都管奶奶叫娘,此刻,耳畔就回想起他們叫奶奶“娘”的溫柔)。所以,我的心里也是潛移默化的按照這個標準去找的“爸爸”牌老公吧,還好,找到了,謝謝老爸送我的禮物!

在我5歲那年,家里又填了一個新成員,李鵬程同學,腦海里還有這個小家伙剛從醫院生出來我去看他的印象,不深,模模糊糊的,我在醫院的走廊,還有親人逗我,有弟弟了就不要我了,我是從垃圾箱撿來的,可是,看來我從小就心理強大,才不會被你們騙呢,哼!不是大爺就是二大爺!雖然臭小子來投誠,我的地位絲毫卻沒有動搖。都說淘小子出好的,這家伙也是真淘??!淘到動不動就喝農藥,光胃就洗了兩次。還有,小時候有那么幾天他愛用拳頭懟人,我只好告狀,嘿嘿,媽媽就會收拾他。前幾天和弟弟嘮嗑還說到這個話題,他說他沒有印象了,還好身邊有證人。但好在,弟弟這樣的時間不長。還有個印象是凳子,爸爸會木匠,成天釘釘杠杠的,這小子也學會了,我家的凳子都沒有幸免于難。在我家,你要是搬凳子,千萬不要把手伸到凳面下去搬,那里密密麻麻都是弟弟釘的釘子。還有,這小子小時候總想當我的跟屁蟲,可是我總有辦法甩掉他,我比他記路啊,平房一趟趟一排排的,我兩下就能把他甩掉,哈哈!還有,這個小朋友小的時候長得蠻可愛的,長大了,怎么不好玩兒了呢!曾經的小盆友,現在都已經當爹了,成了女兒奴!

除了我們一家五口,家里也還有些生物,雞呀鴨呀,還有貓和狗,小的時候家里一直有貓,有的時候會莫名其妙的來一只貓就安下家了,奶奶就說:來貓去狗,越過越有!狗狗是養在園子里的,后來慢慢的就沒了。貓卻越來越多,貓咪的待遇也比較好,自由,可以在屋里,經常和我和弟弟在一個被窩里摸爬滾打,當然也少不了被蹂躪。你們知道有一個說法么?剛出生的小貓崽不能讓屬龍和屬虎的人看,否則,老貓就會把小貓崽吃掉。我以為只是迷信,直到有一次,一個屬龍的姐來,正好看到了剛出生兩天的小貓咪,第二天,老貓倒是沒吃小貓,但是把小貓全部都叼到了房蓋上面,哎呀,每天在屋里能聽到小貓咪的招魂兒叫!

說完了家里,說說小伙伴兒吧。小時候的平房一個好處就是小孩兒多,說從家里跑出來就能到房前的過道上玩到一起,那個大過道有近十米寬呢!而且基本上都是班大般大的,最好的是秀紋和冬梅,可惜,秀紋由于得病,小學就去世了,至今不明白,老天為什么要帶走她呢?冬梅是個手特別巧的女生,比我大幾歲,她畫的畫栩栩如生,真的是有天賦一說的。那時候時興頭飾,她手作的比我買的還漂亮,我寧愿用我買的兩個換她手作的一個,她還能做出來電影里古裝劇中的釵飾,嘀哩當啷,妙曼生姿,可惜劇組看不到,要不一定挖走。還有玲玲、鐵蛋、鐵柱、漏漏、小四兒...不說是光著屁股一起長大的也差不多。到現在,也還聯系著。

小學有幾個好朋友,張紅是班長,學習好,性格好,長的也特別水靈,我覺得可以當電影明星的那種,短發,說話嘎巴溜脆的那種(左一);學習委員是我和時繼玲,性格挺好的;張淼,一個比較溫柔稍微有點小姐脾氣的女孩兒,圓圓的臉盤兒,那時候比較流行那種半長發;還有個性格最好的右下角的女生我忘了叫什么了,學習也很好;還有個男生叫韓立坤,一直是我的小迷弟,后來和我一起考上了實驗中學;小學還有個同學在我家前院,人高馬大,感覺跟我不是一個size,家庭條件不好,閑暇時會賣冰棍,我還和她一起騎著自行車去賣冰棍;再有就是我的鄰居,秀紋,最早從我生命中溜走的同學,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一個小學同學,兩個特別好的初中男生,一個研究生同學從我生命中消失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張紅和時繼玲后來不在一個初中,后來也慢慢的沒有了聯系!,現在,你們在哪里?記得小學,老師也挺喜歡我,小學最開始我還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叫“王美玲”,她的女兒和我們一個班,但是老師從不偏向,而且特別會從心里關愛學生,小學還讓我們幫扶學習不好的學生,不讓他們輟學,我特別喜歡王老師??上?,王老師只教了我們兩年,三年級的時候就由于她的優秀調到了加格達奇。記得兩年后王老師回來過一次,我知道了,臨走時特意去火車站找老師,還帶了相機給我們照了一張合影,至今還在。后來我也考去了加區上學,還特意去看過王老師,遺憾的是,現在聯系不到了,但王老師永遠在我心里,衷心的祝您身體康??!初中的前半段雖然也算在我的童年里,我就先不寫了,那完全是另一個武俠長篇小說了!


(三)那些愛的事兒

說起相機,我家是在91年就有了自己的彩色相機。那個年代,不想現在,隨意照相,能留下影像都是很珍貴的,估計女生都有去照相館照過藝術照的經歷吧。爸爸比較新潮,在我小學就給買了個照相機,平時,媽媽頂多在家給家人照全家的合影,但有一次媽媽很高興,特意帶著我和弟弟去公園照相。我至今還記得騎著自行車從一個大下坡呼嘯而下的刺激,定格在那破馬張飛的頭發、那開懷的笑,還有身后弟弟跑著小步追著我的小樣兒!總的來說,那時的家里條件在身邊人中算是好的,因為有過于勤勞的爸爸,爸爸在塔河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但也可能因為如此,招來了一些不好的人。話說,我能安全的活到現在還真不容易呢。小學,有一次奶奶應該是去別的大爺家住了,那天正好是開學,我也去學校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學校早放學了,我就早回到了家,回到家進我屋放下書包就跑到外面野去了。等我回來,家里已經開了鍋,原來家人發現,廚房的玻璃被人砸了,家里東西倒是沒少,但餐桌后面的地上放著一把菜刀。大人們分析,是我回家時和剛來的小偷碰上了,他就拿了把菜刀藏到了桌子后面,還好我后來出去玩了,他也趕快逃跑了,好驚險?。≡趺礃?,看來野也是有好處的,保命啊!

再說說小時候都玩什么吧,很感謝那時候沒有電子產品,能讓我們挖空心思去想玩法,多么益智。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想愉悅自己的,從出生便開始。小時候最早的游戲是和奶奶,跳棋、撲克、翻繩,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玩拉大鋸,踢腳板。再長大了,就是成天和鄰居的小朋友野了。那時候的游戲現在還回味無窮呢,女孩最愛的有跳皮筋兒、踢毽子、丟手絹、丟沙包、跳格子、捉迷藏、過家家、編花籃...男孩子,當然,是我和男孩子一起玩兒的,彈溜溜、煽piaji、老九蹲監獄、東南西北張大嘴、石子棋、抽尜、擠香油、挑冰棍桿、不許動...玩兒累了,渴了,也懶得回家,上院子里摘一根黃瓜,都不用洗,擦擦就往嘴里塞,滿口的清香充盈著,多么的野蠻,然后不忍心多浪費一秒的再出去玩兒。想想,小時候的游戲怎么那么豐富多彩啊,多么鍛煉人的想象力啊!現在的孩子好可憐,最多的就是電子游戲!

小時候的這些游戲,我基本上都是佼佼者,由于天生體育素質就好,運動類的最是厲害,跳皮筋兒干拔的最高,花樣也都很拿手,說到這里,你耳邊是不是不自覺的就傳來:小皮球,架腳踢,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踢毽子,我是自己用玻璃絲做的毽子,我做的毽子要比別人做的好使,玻璃絲又順又長,大錢兒又重又穩,再加上能踢,吼吼,每次都是幾百個;打沙包,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身體又比較靈活且矯捷,基本上都是我來承擔救人的大任;跳格子、彈溜溜,手腳控制力較好,瞄準率杠杠滴;老九蹲監獄,最后的環節要求肺活量比較大,基本上也是我最能闖最后一關;就連拼智力的石子棋男孩子們也是下不過我滴!哎,可以說,從小,游戲一霸,哈哈!但現在想想,不輸也未必是好事兒,造就了一部分我性格強勢的原因,凡事,有利有弊!

其實,這些游戲,都是那個年代的產物,小時候也都是大家的家常便飯。嘿嘿,我還留有后手,兩個得天獨厚的天然的大玩場,一個是大壩,一個是四中的操場和水泡子。

大壩,我的家算是在小縣城的邊上了,再往外走幾趟人家,就到了塔河的護城河呼瑪河了,清澈的呼瑪河,滋潤著小鎮,也滋潤著我們這群孩子。在呼瑪河和我家這一片是有一個高高的大壩相隔的,這個大壩和呼瑪河就是大自然送給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好的禮物。要知道,那是純純的大自然啊,有花有草有木,有山有水有河,有蟲有鳥有魚,我們經常結伴去大壩抓螞蚱回來喂雞,這也是我強項,一扣一個準;去采野菜,婆婆丁、曲末菜,回來媽媽會給包鮮嫩的餃子;入秋,在大壩上隔著呼瑪河就能看到滿山遍野的紅杜鵑;大壩岸邊成片成片的野花,黃色的葦凌、雛菊,白色的一年蓬、蒲公英,藍色的鳶尾花,紫白色的牽?;?,還有那大片大片五顏六色的桑格花,我們叫它掃樹莓,真是那“路邊的野花你不要采,不采白不采”;夏天,還會去河里抓小嘎啦。記得有一次,我把鞋陷在河邊的淤泥里,就那樣光著一只腳丫回了家,回到家,媽媽會有點嗔怪:你就不怕掉到河里么?!卻也沒再說我;冬天,去河上滑冰,或者說是打出溜滑,那時沒有冰刀,只是用腳滑,還有拉爬犁。這些場景就像李子柒生長的地方,那樣唯美!這些都是我們兒時嬉戲的場所。當然,靠著大壩的得天獨厚,在某些時候也是要先吃鍋烙的,譬如,發大水。

1991年夏天的那場大水,是我經歷的最大的自然災害了。一直和親切清澈的呼瑪河相伴多年,從來沒有經歷過水災的我,那時也沒想到會是怎樣的一個情形,還天真的把自己的寶貝用膠布粘在了柜子里,以為這樣就會萬無一失了,爸爸把一些不方便轉運的東西放在了房蓋上。我們被轉移到了北山,爸爸的單位糧食局,也是塔河地勢最高的地方,那里有個幾十米的大上坡。我并不知道洪水是什么時候來的,半夜,天真的我仍舊酣然入夢,只知道,等我再見,就是那坡下漫天的汪洋了。洪水泛泛,水上飄著木柈和雜物,所有的主城區都泡在水里,我們熟悉的一切地點,家、學校、媽媽的單位醫院...,只剩下紅瓦蓋,整個小城的五分之四都經歷了洗禮。沒心沒肺的我,那時好像也沒把這當成一個災難,還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我們的安全負重前行。我還覺得沒有作業、沒有束縛、多么自由自在,甚至和同學們一起打麻將。被爸爸抓到了,爸爸沒打我,但我知道把爸爸氣的不行,好在,還長點心,后來沒有在和那些人一起玩兒了。過了幾天,回到家里,怎是一個慘字了得。地上的淤泥要半米高,房蓋上的東西也被浸泡,我封在柜子中的寶貝自然是蕩然無存。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極深的景象,就是天棚的蒼蠅。洪水除了帶走了財務,還帶來了很多病疫,天棚上的蒼蠅,一蒼蠅拍下去,能滿盤,夸張點說,得有百只,那叫一個“過癮”?。』貞浿@場大水,還讓我想起了87年的那場大火,恰是費翔“冬天里的一把火”大火的那年,漠河大火,燃燒了28天,從5月燒到了6月,那天我還在上課,匆忙中,有人來接我,把我接到塔南。從學校出來,我能看到漫天的黑煙,但好在,那場火沒有真正燒到塔河,我卻在塔南滋潤的呆了挺久。

再說四中的操場和水泡子。四中,是我們小鎮的一個職業高中,但由于后來高中的普及率,職高慢慢的也黃了,空留一個學校在那里。操場上除了籃球架子,幾塊平坦的地面,還有一些木塊、雜草。我們的家,后來,在后面的倉房開了一個門,能通到四中的大操場,慢慢的,這就成了我們家的“后花園”,吃完飯我們會去后面打羽毛球,鄰居的孩子們打口袋,跳皮筋兒。那堆方木塊,讓我們改成了一個小木房。記得,有年夏天,下雨,我們都淋濕了,就進了自己搭的那個拙劣的小木房里,竟然防雨,沒一會兒,身上竟然干了,那時覺得,甚是神奇。還有那個泡子,之所以叫泡子,是因為他是一個巨大的坑,里面的水不算是活水,或者說活的不夠。夏天也不是特別干凈,我們會在泡子邊上撈魚蟲,紅色的細長的,像蚯蚓的親戚,送給家里有魚的小朋友。這個泡子,于我們來說,最幸福的是冬天,因為是個大坑,所以你猜呢?對啊,有滑坡,大坡!坐著爬犁從坡上呼嘯而過的時候,那叫一個過癮,不亞于去亞布力滑雪啊!這些天然的游樂場,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五顏六色的泡泡,我們在泡泡里快樂的玩耍!

我的童年,還有一個成長地,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那就是父母的單位,我呢,是媽媽的醫院-中藥局。從小,我就和這些藥斗子作伴,里面的各味中草藥甚至是我的零食和玩具,比如桂圓肉、枸杞,比如渾身長滿刺的路路通,那是捉摸人的法寶,嘿嘿。小時候,不害臊,在藥局的柜臺上,拿起藥錘當麥克風就開始唱跑調的歌,現在你讓我唱我都不唱;不走門,總是從藥局的窗戶跳到后院去玩兒;從小我人緣就比較好,媽媽醫院的阿姨都很喜歡我,金姥姥、魏姨、張姨...總是給我到大百門前買小零食,都柿、松塔、托么、山丁子、臭李子…金姥姥一直教我練字,像親姥姥一樣,金姥姥家有兩只大狼狗,有外人來,他們也不叫也不咬,就是站起來把兩只大爪子搭在你的肩上,等著主人發話,我卻和它們玩兒得很好。從小,我就閑不住,也算勤快,總是給他們各種跑腿:大力呀,去劃個價;大力呀,去取個藥。再加上小時候身體不好,總是打針,打針的藥是自己拿成瓶的藥粉,去打針室打針,那時候的針也不是一次性的,是消毒重復利用的玻璃針管。時間長了,我就自己養成了習慣,小學,學校離媽媽的醫院很近,中間大課間的時候,我就到媽媽的藥局自己取瓶藥粉,自己去打針室打完針,自己就又去上課了。不用和任何人說,也不用任何人領著,青霉素,很多人都覺得特別疼的藥,在我那里一點事兒也沒有,從小被夸堅強,也成了我性格特征形成的一部分良劑。我就像個誰都認識的野孩子一樣,野蠻的攀爬著、生長著,雖然慢,但很堅韌。放學,我也是回到醫院寫會兒作業,玩一會兒,慢慢的,和醫院的很多大人都熟悉了,以至于,有個同學牙疼,我直接帶著她去找醫院牙科的李姥姥,讓給看病。把我李姥姥笑的啊,和我媽媽說:‘你家大力行啊,以后肯定是把好手,現在就知道走后門了,哈哈哈!’? 還有,就是我小時候長得特別小,媽媽說我:三歲的棉襖八歲還能穿,后來慢慢長個后,才有阿姨和我媽說:大力能長個啊,還以為我是侏儒呢!

時間就這樣一路小跑著,馬上就要到2021年的春節了。過年,曾經是小時候多么盼望的大日子啊,會有一大桌子好吃的,會有新衣服,會有所有親戚的到來,我最愛的日子,年的味道那么深深的刻在骨子里。年,在奶奶的帶領下,是那么的有味道,曾經,我覺得我寫的最好的一篇文章就是那篇“年味”,把自己寫哭,把弟弟、媽媽看哭,把很多朋友拉回小時候的味道。這里,小紀念一下,嘿嘿!

除了這篇回憶,其實年還有那么多那么多有趣的事兒。一年到頭,最盼望的就是這個年了吧。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那是北方的小年兒,從這一天起,就開始進入到過年了,打掃除塵,蒸饅頭,放一掛小鞭,開始說吉祥話。從這一天起,就開始盼著穿新衣服了。到了年三十兒那天,奶奶老早就開始準備了,那時候,還不像現在三十兒當天是放假的,那時候爸爸媽媽三十兒也還是要上班的,頂多會早下班一會兒。白天,就是奶奶先忙活起來,做一些準備,但具體的還是要等媽媽下班回來。我賢良淑德的媽媽,從來都是忙里忙外,沒有一句怨言。最早是晚飯,在晚飯前,爸爸要負責帶著我們貼對聯,放鞭炮,外面的大紅燈籠是要高高掛的。屋內,要擺上貢品,祭祖。我記得有沾著大棗的花樣饅頭,有蘋果、橘子,還有香,香是要不能間斷的續上的。然后就是盼著媽媽的那一大桌飯的,有魚,年年有魚;有黃豆芽、綠豆芽,那是金山銀山;有雞翅,盼著我和弟弟學業有成,早日飛出去;有豬蹄兒,是要刨錢的;還有,是要十個菜的,預示著十全十美。歡歡喜喜的吃完接年飯,我們都要開始忙活了。我和奶奶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弟弟小跟屁蟲, 要跟著爸爸出去在各個地方蓋上福字,媽媽則是重頭戲,要準備包餃子了。這個餃子可是有說道兒,除了要準備兩樣餡兒,還要準備硬幣、糖、花生、大棗,分別預示著第二年財源廣進、甜甜蜜蜜、升官、還有早起的勤勞。每年,像神了一樣,必定是爸爸第一個吃到錢。爸爸不愛吃餃子,一年吃一次,但每年的一次,誰也沒他厲害,像是不變的傳統,爸爸一定是第一個吃到錢的。我們也都跟著高興,爸爸有錢,我們家就有錢。等到12點鐘聲敲響的時候,我和弟弟就開始給奶奶磕頭拜年,是要實打實的磕頭哦,這待遇,可不是一般人享受過的,哈哈!然后期盼著奶奶、爸爸給壓歲錢。吃完飯沒多一會兒,老房親近的鄰居們,其實也是親密的小伙伴就開始拜年了,是要搶早的。第二天一大早,還要比誰起的早,以把別人堵被窩為勝利。嘿嘿,我這個小懶瓜,基本都是被堵的。大年初一,一上午都是要去拜年的,先是鄰居。老房鄰居多,弟弟甚至不知道這些鄰居都該叫什么,楊大娘啊、杜大爺啊,只是跟著我的屁股后,我叫什么他學什么,依賴我習慣了,以至于至今他還不記得都該叫什么。去完鄰居家,要去親戚家了,先要去最長輩的姥姥、姥爺家,姥姥一輩子和我們都是笑瞇瞇的,姥爺總是很嚴肅的樣子,尤其對姥姥,但對我們小輩兒不發火,卻也不太親近,不像現在九十多歲了,反倒親近了。然后分別是七大姑八大姨了,真的是有七大姑八大姨哦,爸爸媽媽家都分別有七個兄弟姐妹,大部分還是在老家的。這一上午像趕場一樣,當然,也是會有很多壓歲錢入賬滴,嘿嘿,小財主,小財主,從小就是個小財主。

喜歡過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里會不停的來人,為啥?因為奶奶在我家啊,整個老李家必定都來個遍。我這種愛熱鬧的,最喜歡家里來人,每次都堵著門不讓姐姐們走,央求著在這兒住一天。但其實一年當中,還有一次比這更盛大的聚會,那天,老李家的男女老少,孫男娣女同一時間熟悉到場。那天,就是奶奶的生日,至少三大桌,男人們一桌,妯娌們一桌,孩子們一桌,滿滿當當的三大桌,怎么這么多人?因為爸爸是最小的兒子,而大爺二大爺家的幾個哥哥姐姐輩的都已經結婚生子了,他們的孩子,比我弟弟還大。小時候有個畫面:我的侄女(大哥家的孩子),對著比她小,卻同是幼兒園小朋友的我的弟弟說:小叔啊,姐姐幫你整!? 這個場景,至今還是談資。每年的這個時候,妯娌們會在廚房忙進忙出,拿出拿手絕活;男人們會抽煙的抽煙,嘮嗑的嘮嗑,打麻將的打麻將,我的麻將就是靠著這樣看著他們打無師自通的;孩子們那自然是歡天喜地的各種游戲,還有吃零食。因為有著這樣固定的相聚和儀式感,所以,從小我就和爸爸這面的親戚特別親,因為我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他們,原來,從小我就變相經歷著“愛出者愛返”,我覺得他們也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我。 記得小時候二大爺、三大爺總是叫我小人精、哭吧精。那時不懂,現在和聰聰在一起,我才理解了這兩個小外號的含義!大爺們還會逗我說,我掉到煤堆里都找不到,必須呲牙。說起三大爺,還有點傷心,三大爺是年紀不算太大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去世的,走的比奶奶還早。后來爸爸就承擔了供兩個姐姐上大學的任務,那是九二年啊,每年給姐姐2000元的學費,不小的數字呢。爸爸會把很珍惜的8開的大白紙給學建筑專業的四姐,我是撈不著的。家里有好吃的,媽媽也會留著,等兩個姐姐假期回來做,我記得有一年我還吃醋呢,和媽媽說:為什么這些好吃的你都不給我吃,留著姐姐們來吃!現在想想,我也知道了為什么我這個柔柔弱弱的媽媽在老李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位,備受尊敬!那是因為媽媽對奶奶的孝順,因為媽媽對老李家從不計較的無私的付出,因為媽媽的大愛。有著這樣的爸爸媽媽,我和弟弟的為人從小就很被人待見,我比弟弟還愛溝通,所以,和各位親戚真就是親人啊,大爺、大娘、二大爺、二大娘、三大爺、三大娘、二姑、二姑夫、小姑、大姐、大姐夫、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霞姐、霞姐夫、萍姐、萍姐夫、琴姐、五姐、玉姐、佟丹、佟媛媛、毛毛、李爽、趙炎,原諒我占用了這么多字數挨個寫了一遍,每寫一個,就在我的心里浮現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身形,都是年輕時的樣子,都不曾變老。她們都是我童年的見證,這些我愛的、愛我的人兒啊!

再后來,94年1月4日,一個寒冷的冬天,奶奶走了,輕輕的走了。伴隨著奶奶的離開,不久,我們也離開了老房子,搬到了樓房。因為樓房是5樓,奶奶腿腳不方便,孝順的爸媽就一直也沒搬。隨著奶奶和老房子都走出了我的生命,于我,好像這是個儀式,我的童年也在我14歲那年結束了,我長大了,就那么一點點,接下來就是我的青蔥歲月了。有人會說,都14了,還童年,抱歉,心理年齡比較小,現在人家也還是青年!

昨天,去做手工,我說:小時候,媽媽在單位人緣兒很好,因為除了性格好,她還特別愛幫助別人,因為手巧會做衣服,單位的人總是找媽媽幫忙。那時候,媽媽時不時的會剪裁、縫紉,奶奶還會給我絮棉褲??墒沁@么優良的基因,我竟然也沒變成賢妻良母,也沒愛做針線活兒。但,現在突然想,這篇小文兒最開頭所說的一塊布引發的文章不就是媽媽給我留下的引線么?我可能沒有那么熱愛,但是媽媽的一針一線,爸爸做活時的水木瓦工,刻鑿鋸磨,這些都深深地刻在腦海里,留在血液里,需要時,隨手可拾,就像爸爸媽媽的愛,時刻就在那里!

好多人說我本自具足,其實也有缺的,缺什么?缺書。我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是靠眼、耳、口、鼻、手實際經驗得來的,少了看書這個環節。不管是生活的貧乏導致也好,還是那個時代家庭環境的產物也好,小時候,的確沒有書的陪伴。頂多是初中有條件了,開始買一些故事會、青年文摘,媽媽還特別高興,說什么都不白讀,多么有先見之明的媽媽。雖然小時候有缺失,但,只要開始就不晚,放心,我會用我的余生來彌補,因為,已深愛!

這篇文章,確切的說不算文章,只是一個小姑娘的回憶錄,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就任他隨意的流淌,謹以此文,留作紀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83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47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9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8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68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17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06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39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51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62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88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07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6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55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3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縱所周知,老上海人普遍存在“排外心態”,叫來上海打工的人“阿地尼”“小赤佬”“鄉毋寧”…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從小就在...
    小魚兒666閱讀 942評論 7 10
  • 序言 記得和老公的第一次情人節,老公為了討我歡心送了我一束花,我記得有紅玫瑰和白玫瑰,他站在校園門口,我遠遠的望著...
    江湖七爺閱讀 415評論 1 0
  • 這可能是這一年我寫的最痛苦的一些字。有點長,望您多多擔待。 小時候喜歡喝汽水,搶著喝,偷著喝,喝的齁兒心還舍不得丟...
    嘿_PANDA閱讀 883評論 3 3
  • 我12歲那年弟弟死了 我猜是媽媽殺的 因為在那天半夜,弟弟總是不住地嚎哭,而媽媽在半睡半醒間不耐煩地恐嚇他,說如果...
    畫一只綿羊閱讀 319評論 0 4
  • 推薦指數: 6.0 書籍主旨關鍵詞:特權、焦點、注意力、語言聯想、情景聯想 觀點: 1.統計學現在叫數據分析,社會...
    Jenaral閱讀 5,734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