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 ? ? ? ? ? ? ? ? ? ——龍應臺
每個人給別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有人像一杯淡淡的茶,清新芬芳;有人像濃濃的酒,醇香厚重。
所以就有了戴望舒筆下那個“像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的姑娘。
在我心底里,母親,就是那一抹暖暖的秋陽……
年輕時候的母親是個瘦高個兒,梳著兩個又粗又長大辮子的姑娘。有點像那首歌里唱的:
“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
長得好看又善良
一雙美麗的大眼睛
辮子粗又長”
早年的母親命苦,九歲上就沒有了娘,剛跟父親結婚不久,她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姥爺也去世了。
開始父親當兵,倆人過了五年多牛郎織女的生活。父親退伍后一年我呱呱落地。
母親勤勞善良正直,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她上過高小,那個時候可是村里有文化的人,喜歡看書,擅長給我們講睡前故事。
想來我們姐弟四人喜歡讀書,善于表達多是源自于母親的熏陶。
記憶中最清晰的一次是七六年唐山大地震,那時候弟弟妹妹都小,我已經記事了。
那個晚上,突然轟轟隆隆像過拖拉機一樣的聲音把我從夢中吵醒,大地在振動,窗戶紙嘩嘩響。
爸爸不停地說:“別動別動,別害怕別害怕”,母親翻身爬起來,跪俯在炕上,把最小妹妹護在身子底下。不停呼喚著我和二妹的乳名。
后來她跟嬸子大娘們說:“要是房子塌了,就砸我吧,一定讓身子底下的孩子安全。”
后來看到書上報紙上那感人的一幕,救援人員從廢墟中挖出來一位年輕的母親已經去世,也是半跪在那里,可護在她懷里的嬰兒安然無恙。我就想到了媽媽說的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啊。
母愛太偉大了!
有父有母的日子里,感人的事情有很多。
我最忘不了的瞬間是每次離開老家的時候,母親送我的身影和眼神。
我從二十四歲考上師范開始脫職離家學習,之后結婚,畢業后參加工作在我們縣城,無數次的回家,每次母親都早早就在離村有一段距離的公路邊等候了,遠遠就能看到她一個人孤獨的身影,那是溫暖,是牽掛,是關懷……
等我離開的時候,母親會幫我拎著送我的大包小包,抱著娃,一直送我上車,車漸行漸遠,直到母親的身影消失在淚目里。
那些年我們上班,還兼職創業,晝夜忙。偶爾擠時間回家,記得有一次母親握著我的手邊流淚邊說:“我想你,好想,好想……”被生活所迫,疲于奔波,忙于上班,忙于開會,忙于做客戶,風里雨里,嚴寒酷暑。陪伴父母的日子真的是屈指可數。愧對母親。
到后來,母親腰間盤脫出,腰腿疼得不能走遠路,就早早等候在村頭,送我們離家到村頭。怎么勸說也阻擋不了她堅定的腳步。
再后來,母親兩只眼睛眼底栓塞逐漸失明,又摔壞了腿,手術后行走很艱難,只能扶著墻摸索著走,還是每次都堅持要送兒女到家門口。每次我們都眼含著淚,卻不敢回頭……
再后來,母親不能下炕了,眼睛完全看不見了,腿也走不了路了。我們每周給她送吃送喝,協助老父親照顧她的衣食起居。回家越來越頻繁,但是村旁邊的馬路旁邊,村口,門口再也不見了母親的身影……
但是我知道,母親的心一直在那里等著我們,盼著我們,她一直沒有離開……
轉眼,母親已經走了快一周年了。我想抱抱媽媽,我想說:“媽,你在天堂一定還好吧?”
天堂沒有病痛,沒有生老病死,沒有苦沒有累,沒有難。天堂只有幸福喜悅寧靜。天堂里幸福永恒。
我知道,您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你的愛就像陽光,空氣,清風一直擁抱著我們…
媽媽,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