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長津湖》首映,影片以近三小時的片長,再現了1950年抗美援朝戰役上志愿軍的英勇和戰爭的無情與慘烈。
觀影,讓人震撼的不僅是激戰的場面還有樸素而鏗鏘有力的語言。
“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有的是作為軍人的榮耀?!笔潜环Q為打不死的英雄的老連長對新兵說的話。
以榮耀和信仰為基石,死生便有了依存,這種大無畏的格局蒼白了世間的營營茍茍。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說的是在對美國侵略朝鮮中國的態度,唇亡齒寒,該出手時必須出手。不主動出擊不僅挨打,還要很多次挨打。
“我們現在出生入死地打仗,是為了下一代不用打仗?!边@是一代人無私無畏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的信念和希望。我們如今的和平安寧生活源于前輩用血肉鑄就的長城。
這樣的言語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背景下,字字敲打觀影者的心,或落淚或振奮。
明天就是國慶節了,《長津湖》作為國慶獻禮影片,以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什么是中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