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以魔力改造大腦,壓力、焦慮、抑郁、低效等種種困擾,可以隨著運動云散煙消。運動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讓大腦處于最佳狀態。懷揣著這個理念,堅持運動。打打羽毛球、快步走走、偶爾游游泳、爬爬山~
12月8號我報名了市年末33KM暴走,用雙腳去丈量自己最熟悉的城市。
心懷忐忑,總覺著無法完成全程,事實證明非常艱難的到達終點。
現場900多名參與者一起從感恩廣場出發,途經上古文化館、紅十字廣場、五緣灣大橋、燈塔公園(補給站 到這7㎞);到達橋面時差些被吹倒,當天的風速很強,正逢廈門第一天降溫。
踏著“飄飄”(風大)的腳步經過觀音山度假區、香山游艇(補給站 到這14㎞);一路走來風景優美,城市綠道安全系數極高,輕松完成14㎞是我沒有想過的。補給站的供給有花生湯、谷粒谷力、葡萄糖飲品;沒有中意的東西,工作人員幫忙蓋完媽祖的圖標,持卡繼續向下站移步。
經過椰風寨、音樂廣場(補給站? 22㎞)一路景色美不勝收,是廈門最美海灣風景觀光帶,有世界上最美麗的馬拉松賽道(環島路)。此時我補給了咖啡和水,掏出手機回復了幾通電話,順便等待和自己一塊兒參與的好友。半小時后再次聯系她,當得知距離我還遠著。等不了了,我加快步伐繼續奔赴下個補給站。
途經曾厝垵、書法廣場、龍虎山路、植物園東門、梅海嶺、三官道院、東排山路(補給站? 28㎞)由于沿途風大紫外線強度高,我用隨身攜帶的絲巾包住整個頭行走,收到眾多的回頭目光和點評,有人說:“這人怎么了”,有人說:“她還看得見路嗎”?又有人說:“這人有病吧”。呵呵,一笑置之。隨便下定義,亂貼標簽的人總是隨處存在。到達梅海嶺時我的步伐開始承重,底氣大大下調,怎么還要爬山表示頭暈。好在身后有3位似是教育界人物,談論著各國教育,以及他們在海外考察的結果。談論211和985,說到985的危機意識,華為不聘請985的……他們談論激烈激動,聽著聽著我就拿到了加蓋著三角梅的前行卡。也就是意味著完成了28㎞的行程,登高望遠,我內心感受頗多。
手持前行卡,此時我很想放棄,大腿真的很酸。左腦想著叫個快車吧,車很快就會來的;右腦想著不行,既然參與了就把它完成。腦子里不停地打著架,糾結的過程我又經過了蝴蝶谷、東坪山水庫到達終點東坪山公園入口。這時才發現腿已經不是自己的了,5小時37分走完全程。挑戰成功,沒有激動只有酸楚~為何要如此為難自己,干啥不好……
無論運動有多少益處,無論科研多么有力地證明運動可以改造大腦,如果沒有你的行動,一切都不過是閑談幾則。但不是挑戰極限般的體罰,是做些適合自己的運動。不用探求哪種運動最好,能融入你生活的,被你堅持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