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化的高度發展,加速了謠言的傳播速度和力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都遭遇過極度無視證據、語言草率、錯把聲高當有理的情況。并且新的意見和建議一多,哪些需要牢牢把握,哪些可以不予考慮,取舍也就變得越來越難。
“我知道做個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會問很多恰當好處的問題也很不錯,可我就是不知道該問哪些問題,怎么個問法。”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惑,那么你就應該好好學習批判性思維,學會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評價問題,理性思考,找出最佳判斷。
提問題,體現一個人的思考力,洞察力,反映一個人快速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果你不明白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那么你就要好好學習一下《學會提問》這本書,它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 ,很出色的完成了傳授批判性提問的技能目標,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
《學會提問》這本書的作者是經濟學教授尼爾·布朗和心理學教授斯圖爾特·基利。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批判性的提問技能,批判性的提問是檢索信息和搜尋答案的最好方法。通過學習可以切實有效地提出一些關鍵問題,在重大社會問題和個人問題方面做出理性抉擇。
目前這本書已經是第10版了,新版本既能保持這本書的主要特色,同時又能適應新的重點和讀者不斷發展的新需求。新版本的特色主要有以下5點:
1、繼續在練習的前幾篇文章里采取設問的方式來自問自答。即對所讀的文章邊進行批判性思考邊加以解答;
2、強調讓對話能進行下去的重要性。例如,很多讀者在與人交往時躍躍欲試的要練習自己批判性提問的能力,卻發現并不是每個人都樂于接受批判性的探尋。所以建議讀者采取不同的詢問和聆聽策略,以便對話順利進行,而不是迫使對方關閉對話渠道;
3、新版本添加了很多新的例子和練習文章,更頻繁地涉及當前的熱點問題,體現批判性思維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
4、新版本更注重使用批判性思維的技能來提高讀者自身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換句話說,批判性思維的技能并不僅僅用來評價他人的論證,還能在形成我們自己論證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每一章節的結尾都會專門提醒讀者,輪到你自己寫作時(不論是說明文、議論文、畢業論文、還是朋友圈、留言發帖)應當避免的種種問題,簡單點說就是語言要嚴謹。
5、新版本在關鍵地方增加了更多的圖表,有更強的視覺效果,更利于閱讀。
學會提出好問題,一切從批判性思維開始
兩種思維方式: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
有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因為類似于海綿放到水中的反應—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稱為海綿式思維
我們把帶著一定的態度去讀書,即帶著問題去讀書,愿意自己掌握主動權,選擇該相信什么忽略什么并隨時準備與作者辯駁的互動方式稱為淘金式思維。
采取海綿式思維的讀者單純的強調找出作者的觀點并充分加以理解,淘金式思維則要求讀者問自己一系列既定的問題,旨在找出最佳判斷或最合理的看法。
淘金式思維的讀者閱讀時腦海里都存著這樣一份清單:1、我有沒有問“為什么”別人要我相信他的觀點;2、在我想到別人的說法可能有問題時有沒有把它記錄下來;3、我對別人說過的話有沒有進行客觀評價;4、針對某一特定主題我有沒有在別人合理說法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結論。
所以在思考問題時,可以將兩種思維方式互補,用足夠的知識儲備,在提問后得出最合理的答案。為了讓兩者更好的融合,就需要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的觀點,評價和修正自己的初始觀點。
批判性思維是本書使用的一個術語,其內容主要涵蓋以下方面:1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3、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意識。
批判性思維又可以分為弱勢批判性思維和強勢批判性思維。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當前的看法,你就在使用弱勢批判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目的就是抵制和駁倒那些與你意見不一樣的觀點和論述。相反,強勢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用關鍵性問題一視同仁地質疑一切主張,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
強迫自己辯證地看待我們的初始看法,我們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變的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當我們抱著自己的初始觀點死死不放時,就要警醒自己是否在使用弱勢批判性思維,避免犯下原本不該犯的錯誤。
作為一個批判性思考問題的人,你的主要目標是尋求更好的結論,尋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決定。有些價值觀能加快你實現這些目標的步伐,而另一些價值觀則沒有這種效果。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有這些主要的價值觀:1、自主性;2、好奇心;3、謙恭有禮;4、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通過了解和欣賞批判性思考的人所擁有的這些價值觀,你也就擁有了一些心智力量,用來提醒自己去重點關注那些和你的價值觀取向不一致的人。
列舉批判性思考的人應具有的主要價值觀并對之條分縷析相對容易,但身體力行起來卻難上加難。我們每做一個決定時都攜帶有太多的個人包袱—經歷、夢想、價值觀、所受訓練、文化習俗等。很多時候,當別人提出相反的結論時,我們都將其當做針對我們自己的人身攻擊。對于一個論題過于感情投入,不僅使你考慮不到其他立場潛在的正當理由,也會讓對話進行不下去。
接受還是拒絕一個立場,感情上的依戀絕不應該成為最重要的基礎。而為了讓對話進行下去你需要一些策略營造交流會話的友好氛圍:
1、盡量闡明你對別人言論的理解,不防問一句:我好像聽你說過這個;
2、問一下別人,有沒有證據能讓他改變他的觀點;
3、提議暫停一段時間,你們可以盡量找到支撐自己結論的最佳證據;
4、問一問別人,為什么他認為你據以形成結論的那些證據顯得不堪一擊;
5、盡量彌合分歧。如果你接受對方的最好理由,并將這些理由和你的最好理由放到一起,有沒有發現一個你們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結論;
6、尋找一些共同的價值觀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結論,以此為基礎,找出對話中分歧產生的原點;
7、好奇心在強,也要表現得體貼關心和不溫不火,一旦討論的語氣升溫,就要不斷提醒自己,你是來虛心學習的,不是來舌戰群英的;
8、確保你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表現出謙恭的樣子,而不是擺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勢。
學習批判性思維旨在于多用批判性提問思考別人的觀點,不斷提問并思考問題的答案。一個好問題不僅可以引導討論的方向,提高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
一有什么問題浮現在腦海里就馬上不加辨別地提出來,這并非是件對我們有幫助的事情,我們得有所選擇,通過學習下面列舉的一些關鍵的問題,你就會明白什么時間,怎樣有效地提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