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很多天沒有寫些流水賬似的生活日記了。原因無他,生活忙碌是常態,這也是堂而皇之的借口。主要原因還是懶惰吧,生活里的諸多瑣碎,再懶得動腦去想些什么。
但生活里的有些人和事,還是值得涂幾筆的。
(一)運動會
按計劃,周四周五兩天開運動會。報名工作是在十一放假前布置的。十一回來后連上七天,加上月考,無論學生還是老師,大家一直處于忙碌的狀態。然后為了迎接本周三的教育教學督導,從學生到教室,也是各種準備。對比之下,運動會這件事就輕描淡寫的了。總之,感覺很倉促,還沒什么準備,運動會就開始了。
入場式的班級兩分鐘展示,我也匆忙組織孩子們練習了兩次,是《歌唱祖國》的手舞操,好差不管,主打的是一個全員參與,不留看客。或許因為這一點,我班竟然得了一等獎。(其他班級很多都是個別同學表演,其余的做陪襯看著)。
10人的8字穿花跳繩也沒有練習。體育課上體育老師一直讓學生打籃球、自由活動,沒有組織過運動項目的練習。往年,這些都是體育吳老師組織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的,我們班主任根本不用再去操心。今年,吳老師退休了,新換了體育老師,我們班主任對任課教師,是不好去指揮的。自己組織練習,一是不得要領,可能是瞎指揮;二則,主要是沒時間。除了班級管理各種事務纏身,還有兩個班的教學任務,心有余而力不足。
臨比賽前拿到繩子,我們班和六班算是才開始練習,主要是繞繩和跳繩的同學節奏的一個配合度,技術是全管不上了。好在孩子們配合不錯,男生拿個第一,女生拿了第二,照去年都有進步,雖然總共才四個班級。
孩子們大了,我便將許多事情都安排學生去做,提醒檢錄上場比賽的、寫稿投稿的、負責場地衛生的等等。我負責拍照、維持紀律。孩子們都很爭氣,幾乎各個項目都有獲獎的,金銀銅牌一堆。孩子們揮灑汗水換來收獲,各個喜逐顏開。楊小妞調侃,說我們這些獎牌差不多夠班級人手一塊了。也有孩子為得了銀牌而沒拿到金牌而失落,我安慰他努力就好,總得留一點陽光與人分享才好啊。
其實,說白了,運動是要有點天賦的。幸運的是,我班這樣的孩子多點,我自然就跟著沾光了。這也是其他班主任羨慕不來的。
(二)見到老教師
馬上重陽節了,運動會期間,學校組織老教師返校團聚。
中午散會,剛好遇到了宋老師。笑容滿面,頭發烏黑,除了有些發福的身體,完全和十幾年前退休時一個樣。
握個手,問候一番,許多記憶中的往事如童年閏土在海邊看到的跳魚,連天涌來。
宋老師個子不高,說話做事都慢慢悠悠,極有耐心,是天生的好脾氣好性子。物理老師,動手能力又極強,做個什么東西問他找他準能行。
他的老婆,是學校食堂的職工,我們稱呼她為宋師母,宋師母走路似一陣風,說話像爆豆子,是個手腳麻利性子急躁的人。
剛工作那時住在學校宿舍,我們和宋老師夫妻是鄰居。常聽見宋師母唧唧呱呱的聲音,很久才聽見宋老師慢聲慢語的接一句話。這兩個人的性子簡直九是兩個極端,絕對的互補。
別看宋師母性子急,為人卻特別和善。那時端午節學校工會發黃魚和粽子。粽子吃不了,我們就送給了其他同事,黃魚我們倆不愛吃,更主要的是不會燒,又沒有冰箱存放,我們就都送給了宋老師。可是你知道,有一天宋師母竟端著燒好的黃魚給我們送過來了。她知道,我們這些剛工作的年輕人多半不咋會燒菜。至今,我還記得那魚的味道,糖醋的,酸酸甜甜,蒜瓣似的魚肉,很鮮很美。這也是我迄今為止吃到的最好吃的黃魚了。
此后,宋師母也常給我們送些吃的,有時是新鮮的水果,有時當季的蔬菜。后來,還給楊小妞織過毛衣毛褲。她知道我們這些生活全靠自己的外地教師的難處,總是給予我們很多幫助。
時光流逝,但這些溫暖是我們一直記在心里的。
后來,在書記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老教師們的合影。放大,細細看那一張張曾經熟悉的人容顏,細細點數著曾經的一幕幕往事,許多愉快美好的過往涌上心頭……
歲月,添了滄桑,也記錄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