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總結的時刻呢,我會有回顧時間軸的習慣;回顧時間軸的方法一般就是在AHA路透社的朋友圈里“翻尸”,企圖尋找開始節點與結束節點,嗯,這個“企圖”失敗了~~;
AHA宣發節點的頻率之高簡直喪心病狂到令人發指;
從2016年的11月份開始,幾乎每兩天就有一篇觸發物產生~~不要懷疑,就是有人這么無聊會去數.......
4月13號,早班航班;跟在買機票,訂酒店美滋滋心情不同,時間越臨近,就越忐忑......
啊?為什么忐忑?如果你被“玩過”就知道了~~~
王熙同學在同路的時候,就不斷地問我,組織者會呈現什么樣的AHA給到參會的小伙伴......
關于,這個問題,我已經放棄思考了;雖然參加過,但總也摸不清他們的套路,反正也猜不到不如就平常心接受~~~
這次大會的場地在“四舍”,老實說,這個場地總給我一種是來度假的感覺~
四舍的草坪,看看照片,好像聞得道陽光的味道;
進入四舍的門口,主辦方為每個參會的同學都做了入場卡,除此之外還只做了照片墻;
每個與會的小伙伴的卡片設計很貼心,有微信二維碼,有簡短的個人介紹,這張卡片幫助每個參會者與他人快速建立聯結的橋梁~~~
下圖是俺的卡片,不小心暴露自己了~~
AHA 在13號下午4點正式開始,老實說,那個下午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組織者們設計了一個“轉一轉,手拉手,抱一抱”的破冰游戲......
我一年多沒有那么沒羞沒躁地跟陌生人牽牽手,抱一抱了~~
上一次,好像也是在AHA~~~哈哈哈~
總而言之,被不知道是誰的人拉著跑一陣子,驚慌失措過后發現自己和另外一位陌生的姑娘莫名其妙地站在一個被4個人圍起來圈子中間......
昂昂~,這6個人,就是接下來,我在aha的小組;
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進入一個團隊了~~~
13號下午,大家完成了第一天的Newspaper, 挑中了7號數字~~;果然,不會沒有意義的給小組編個號碼,原來7號就是我們小組的基地~~~
我們的基地是個有獨立衛生間,有“仙女床”,有辦公桌的小天地~這兩天半的時間里,小組的工作時間,我們幾乎都是在7號屋子里聚集~~
第一天晚上大家站立式自助餐,我跟冰冰兒與團隊失聯,闖入其他小組一起晚餐,糟糕的是,這個小組有好幾個“瘋子”,我在他們的慫恿下,嘗試了一小杯“圣水”~~~
哇塞,那個滋味簡直了~~
之后冷眼旁觀,視頻直播啃兔頭~~~
AHAKA
我們在Daniel的csm和cspo的課程上都會看到HAKA舞蹈視頻,HAKA是新西蘭毛利人的傳統舞蹈,HAKA舞是動作、拍打配以叫嚷和哼聲的團體舞蹈;
氣勢驚悚,哈哈哈~,但很鼓舞人心,就是下圖這樣~
與之對應的,產生了AHAKA~~聽說AHAKA的團隊成員晚上在“不二”的KTV進行練習,誤闖“不二”KTV有驚喜哦~~
天知道,第二天這么大規模的人數的小伙伴一起跳是不是都是誤闖“不二”KTV的驚喜~
系統思維
這一次參加的session跟上次aha連續兩場Ruff有異曲同工之效;這次連續兩個session都與系統思維相關,冥冥之中自由安排~~~;
- 《組織輔導中的系統模式》- 呂毅
- 《在與世界的互動中增長》- 張林
系統思維就是把認識對象作為系統,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
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綜合地考察認識對象的一種思維方法。
系統思維是以系統論為思維基本模式的思維形態,它不同于創造思維或形象思維
等本能思維形態。系統思維能極大地簡化人們對事物的認知,給我們帶來整體觀。
在《組織輔導中的系統模式》中,呂毅老師帶領我們認識了“飲鴆止渴”,“成長上限”,“舍本逐末”,“意外之敵”,“公共悲劇”這些基模;基于這些基模,展現并分析了很多經典場景;
特別是在研發團隊的協作過程中,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自己;
在《在與世界的互動中增長》,張林老師帶我們認知了什么是一個系統,如何分辨一個系統;并讓我們著手畫出自己所處的系統;
利用12角色原型,看穿品牌背后靈
符敦國老師采用歸納法,將好的品牌塑造歸納到12個角色原型中去;其中也不乏“品牌是共識不斷達成的經過”,“同理心讓我們敞開心胸,不要再捅一刀”諸如此類的“點睛之語”,讓我aha了~~
題外話一句,符敦國老師真的太可愛啦,session全程充滿笑聲~~
美好的回憶
最后一天老楊提前走了,缺了老楊,我們小組的“結業作業”現場“放空自我”的表演順利完成;好感動,當曉良倡導大家一起坐下來冥想的時候,好多小伙伴都一起做了;每當如此,又會感慨,aha是個神奇大會,在這個場合里,總是莫名其妙的放松,莫名其妙的沒有戒備~
最珍貴的照片來啦,至于為什么,了解的人都知道,不解釋啦~~~
你們是最好的AHA~~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