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一直是象征著勤勞樸實的動物,是人類的好伙伴,它吃的是草,賣的卻是力氣。黃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似水牛濕漉漉,只剩賣碳皮包骨。時至今日,時過境遷,有那么一幫人卻早已把黃牛的良好形象玷污,可我卻不想談起,只是仍然講一講那些真黃牛的故事。可能有點繞,但且聽我慢慢道來。
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有人活潑,有人開朗,有人神經(jīng),有人…黃牛,really?是的,就是話不多但干活。這些“黃牛”的存在,為一個單位,集體的發(fā)展,做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沒了他們的單位,工作轉的不怎么開,有他們的單位,卻在或多或少間有種有沒有他們都一樣的錯覺。
當一個單位,攤子一定的時候,人一多,就會難免有愿意干活的,以及不愿意干活的。那些愿意干活的,就是黃牛。不愿意的,就是耍滑頭的。
黃牛們,優(yōu)點有那么幾個:
一是干活積極。交代的工作,他們都能任勞任怨的干起來,勤勤懇懇的做好交給的那部分工作,可能出不了什么亮點,但絕不會給你添亂。俗話說,出錯很難,出彩更難。
二是悶頭悶腦。什么時候見過黃牛一天天的嗷嗷叫?一般沒有吧,但也有例外,就是餓的時候。因為他們要么是在吃草,就是在吃草后的反芻,根本沒空余時間去叫喚。
三是廢話不多。安排了任務,基本上不會討價還價,可以立馬去干,不會磨那么多嘴皮子,嘰里呱啦的,有時候也會默默承受著額外的任務。
但是缺點也有,第一,靈活不夠。牛嘛,自從被人類馴化以來,就是聽皮鞭子的,不被挨打就是正確的,挨打了就是做錯了得糾正,不然皮鞭子會一直落下來直到疼的改正為止。人群里的黃牛也是這樣,交代的任務需要時時刻刻清楚明白,有什么變動也要及時交代,不然很容易干活干出紕漏來。
第二,點子不多。在一個集體,能不能走上領導崗位,進行管理工作,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有出點子的能力。如果只能做些交代的工作,或者是在工作前后都不能有好點子出現(xiàn),那么就很難有出頭之日。
最后,就怕心有不甘。有些人,就是適合當領導,做管理者,但有些人就不是很適合。這些不適合的,做個黃牛就比較妥當,把事做好,也是自己能力的體現(xiàn)。但是,就怕眼紅別人,蹭蹭蹭的往上走,卻不反思自己能力水平如何,一味強上,可能會對集體的發(fā)展,個人的進步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黃牛有著這樣那樣的優(yōu)缺點,但是黃牛確是不可或缺的。沒了黃牛,談何建設和發(fā)展?全是偷奸撒滑之人,在沒了黃牛的情況下能秒變黃牛嗎?玄之又玄吧。所以啊,集體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虧待了黃牛們,卻又能發(fā)揮好個別有著“小聰明”的人的作用,這就是能干者有位,能干者優(yōu)先,能干者多勞。
如果你是黃牛,那就請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做好工作的基礎上還不能得到應有的報酬和重視,那就請離開,換一家。如果你是管理者,那就請善待單位的黃牛們,在發(fā)揮他們作用能力的基礎上,把他們的報酬和重視保障好,不能一味的揮鞭子,而傷了他們的心,讓他們心生去意。
黃牛,決不能被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