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總是慌慌張張。慌慌張張的買著早餐、趕著地鐵去上班,慌慌張張的在無數(shù)個零點敲擊電腦,做著PPT或是分析大量的數(shù)據(jù),然后在工作中迷糊的睡著了。日復一日,很多次我們都疲于這樣的生活,卻不敢有任何的改變。我們害怕別人問你的夢想是什么;你的未來有什么計劃。因為曾經的夢想已遺忘,我們只知道還有大量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下個月的業(yè)績需要我們去沖刺。為了金錢,我們將自己活成了賺錢工具,夢想不過是奢侈品。我們害怕回味年少時的輕狂,這種輕狂讓我們對現(xiàn)在的生活感到萬分的厭惡,然后在厭惡中,繼續(xù)埋頭苦干。
可是,親愛的,為什么你不敢做夢,不敢擁有夢想。你著急的擁有一切,試圖承擔不該在這個歲月里承擔的責任,在年輕的歲月里,你活成了老態(tài)龍鐘、暮氣沉沉的模樣,然后對著鏡子里的自己怨聲載道,哀嘆歲月是把殺豬刀。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這把刀其實是握在了你的手里。你張牙舞爪的想和時間拼命,卻到頭來發(fā)現(xiàn)你一無所有,還丟失了自己。
高曉松曾經說過:年輕的時候每件事你都想明白,每個人你都想仔細把他看透。每個事情你想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兒,甚至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你都特別想去明白。但是你其實明白不了,你連你自己最愛的人坐對面你可能都不能全明白。可是年輕的時候就太想明白,因為老覺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張,后來等老了才發(fā)現(xiàn),那慌張就是青春,你不慌張了,青春就沒了。
我會經常去翻高曉松的訪談,不是因為他的音樂,而是他太看透生活的本質。在四十不惑的人生中回望過去的生活,他笑了,笑著說欲望和理想:“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快樂的。欲望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痛哭的。”其實理想是由理智和情感合二為一的。當你認真的思考,得出某個結論后,再賦予它你的情感,你去實現(xiàn)絕不是天方夜譚。
雖然很多少次我們淚流滿面的憶起了曾經,為了夢想,沖撞的頭破血流;在心中畫了無數(shù)的世界版圖,企圖用背包和詩邁步向前,但至少我們回味是美好的。可惜,現(xiàn)實的冰冷,我們的太過早熟,讓我們變得畏縮不前,然后輕蔑的笑著,“呵呵,理想?那不過是有錢人的游戲”,然后我們在現(xiàn)實面前做縮頭烏龜,巋然不動的承受現(xiàn)狀對自己的不堪,什么也不做,只是繼續(xù)心力憔悴的做著手中的工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我們既沒錢也沒才的時候,我們才更需要不一樣的成功。這種成功不是物質給予的,但能夠讓你自己更加的珍惜生命,過好每一天。
電影《名揚四海》中就解釋了是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成功,不是金錢,地位,權力和名聲。成功是在清晨醒來,對你要做的事情充滿激情,以致你要飛奔出房門。是跟你所愛的人們?yōu)榘椋桥c這個世界相戀,是存在與感知。是一群素不相識去懷揣同樣夢想的人聚在一起,白天盡力工作,夜晚安然入睡。是快樂,自由和友誼,是愛。”
我們感嘆年輕美好,羨慕別人的青春,卻忘了,我們和他們不過是一般大。想起一句話,當你真的全身心追求你的夢想時,整個宇宙都會協(xié)助起來幫助你。而我們卻連想都不敢想,那么還有誰愿意助我們成功呢?
我們渴望優(yōu)秀,卻害怕改變;我們渴望背負更大的責任,卻擔心自己的能力。于是我們一直羨慕別人的年少有為,然后拍拍自己的腦袋,嘆口氣,“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和真正的優(yōu)秀者不過是差一個夢想清單。
曾經感動一部電影,名叫《遺愿清單》。影片很樸實,卻訴盡了感動。講述了兩個得癌癥不久于人世的老伙伴,為自己列了一份遺愿清單,相約環(huán)游世界,找尋生命真諦的故事。
也許我們迫于生計,無法環(huán)游世界,但依然不妨礙我們開始行動改變,慢慢體會生活。我們何其甘心,當生命的最后一天到來時,我們懊惱不曾嘗試做有趣的事,見有趣的人。于是,當我們開始列清單,開始做第一件事情,比如,閱讀幾本壓箱底的書;學一種曾經因為昂貴而不得學的樂器;開始動手寫下每一個你想記錄的文字……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圈子開始打開,你想見到的有趣的人正和你打招呼;你想去往的地方,此刻正在你的足下;你曾經止于大腦的理想,此刻唾手可得。你不再憂慮,成功對你而言,不過是時間的早晚。
那些你不敢做的夢,曾經用年歲來限定,只不過是你一廂情愿的借口。高曉松對青春的態(tài)度便是:20歲時就該覺得生活欠了我的,有縱橫四海改造國家的夢想,或者為了一套房,這樣你才有動力。
因而在有限的生命,做敢做的夢,才不枉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