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并不孤獨。
據說達·芬奇是著名的拖延狂,由于苛求完美和長時間等待靈感,導致他大量的作品一拖再拖,《蒙娜麗莎》拖了4年,《最后的晚餐》拖了3年,而且因為太拖,有幾幅畫作最終只留下了半成品。
前段時間,我在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看到了達·芬奇著名的未完成的畫作《三博士來朝》。據說當時由于他不按時完成訂單的習慣已經臭名遠揚,甲方爸爸奧古斯丁修道院甚至與他簽訂協議“必須在兩年之內,最多不能超過30個月,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能完成,他已創作完成的部分就會被予以沒收,我們有權隨意處理完成的部分”。即便如此,他仍然未能按時交付。當然這并沒有影響這幅畫成為聞名世界的作品。
《拖延心理學》豆瓣評論第一條,“拖了五年終于讀完”,578人點贊??。
嗯,是的,在拖延這件事上,你并不孤獨。
02.
拖延是保護我們的盾牌。
不管多么拖延的人,總會有些事情從不拖延,比如打游戲,吃飯,睡覺,刷劇,約會等。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吃完土再剁手,剁完手還有腎,不怕苦不怕累,奮戰在買買買第一線。
想想看,為啥做這些事情我們非常主動,樂此不疲呢?是因為我們過去從做這些事情很快樂,甚至一想到做這些事情,我們就會開心,充滿期待。
再來看看我們一直拖延的事情,工作報告、畢業論文、學習英語、運動等等,這些事情僅僅想起來就不那么快樂,甚至想起來心里就會毛毛的,隱約有些害怕。擔心自己做不好,害怕比別人差,擔心自己無法堅持,害怕自己堅持了也不會成功,害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害怕被他人嫌棄。一籮筐的害怕嚇壞了我們內心的小孩,于是我們就躲啊躲,拖啊拖,一直到外界的壓力大到讓無處可逃,才會踩著死線哭著做完。
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所著的《拖延心理學》中提出人們拖延的不良習性是因為害怕。“在所有無序和拖拉的背后,他們其實在害怕他們不被接受,以至于他們不僅躲開這個世界,甚至躲開自己”。“雖然要忍受自責、自輕和對自己的反感是相當痛苦的,但是比起去看清真實的自我所帶來的脆弱和無地自容,這樣的感受或許更能被承受得起”。拖延是保護我們的盾牌。
有時候我們害怕失敗,所以寧愿拖延也不愿意去努力做事,不愿意冒風險被人評價我們的失敗。
有時候我們也害怕成功,所以會通過拖延去保護自己和他人,降低自己把事情做成的概率。因為“如果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應該做得很好”。
我們也會害怕失去掌控權。如果“按照別人的規定做事意味著屈服和失去掌控”。將合作視為屈服,我們就會一直把事情拖著,直到覺得準備好了才去做,以此來奪回自己的掌控感。
03.
改變拖延從停止自責開始。
在泳池邊你看到一個孩子在學游泳,他很害怕,一直在游泳池邊不敢下水。他的爸爸站在一邊大聲呵斥孩子“膽小鬼”“比隔壁王叔叔家孩子差遠了”“連個游泳都學不會,以后能干啥”,最后不耐煩地直接一腳把孩子踹進游泳池,眼睜睜看著孩子在水里撲騰,你感覺如何?
當我們拖延的時候,我們內心就像游泳池邊瑟瑟發抖的孩子,我們渴望的是鼓勵和幫助,甚至是一個巧克力冰淇淋的獎勵,最不需要的就是那個怒吼的爸爸,而這恰恰是我們常常對自己做的又沒什么效果的事情:自責、自輕和自我貶低。
拖延是我們暫時逃避恐懼的一種方式,如果想要減少拖延,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學習應對恐懼的心理。所以,面對拖延癥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自我傷害,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小孩,輕輕地說“沒關系啊,別害怕,讓我們一起看看能做點什么可以幫到你”?
04.
一小步的改變。
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次拖延行為嗎?那是什么樣的環境,是在學業上還是父母叫你做事拖拖拉拉?后來后果如何,你的感受又如何?你可以試著回憶并且寫下來,第一次的拖延經歷很重要,它讓我們從中嘗到了甜頭,即暫時回避恐懼,之后才會不由自主一再重復。
每個人的大腦都有穩定的認知圖式,它們是我們的信念,就像電腦后臺運行的程序,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以下是常見的拖延者常見信條,你可以試著自我檢查,如果其中有一些信條是你內心篤信的,可能要嘗試著與自己對話,嘗試與自己和解:
我必須要做到完美。
我做每件事都應該輕而易舉,不費力氣。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敗的風險更為安全。
沒有什么是我無法做到的。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我必須避開挑戰。
如果我成功,有人就會受到傷害。
如果這一次我做的很好,那么我每次都應該做得很好。
按照別人的規定做事意味著屈服和失去掌控。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事物。
如果我展現真實的自己,人們不會喜歡我的。
總有一個正確答案,我將一直等待直到發現它。
你可以這樣問自己:
有什么證據證明這是符合事實的?
如果我做不到最壞的結果是什么,最好的結果是什么,最可能的結果是如何?
堅持這樣的信念會給我帶來什么好處,以及什么壞處?
如果要做出一小步的改變,我應該做點什么?如果完成了我應該給自己點什么獎勵?
舉個栗子:由于內心相信“我必須要做到完美”的信念,遲遲不能開始寫論文的同學小A。
自我對話:如果這一次畢業論文沒能做到完美,最壞的結果是我沒辦法畢業,最好的結果是得到了優秀畢業生,最可能的結果是完成了一篇普通的畢業論文,正常畢業了。我如果堅持得不到最完美的結果就不動筆寫論文,好處是我可能真的能做出完美的實驗結果,壞處是最后即便做出來結果也沒時間寫論文了。
一小步的改變:今天我可以先把畢業論文的模版下載下來,然后把手里不完美的結果先放上去,等做出來好的結果再替換。完成之后,我要獎勵自己看1小時娛樂節目。
如果你已經看到這里了,可見你想要擺脫拖延的動機真是非常強烈吖。那么請停止自責,理解自己內心的恐懼,給自己一點鼓勵和支持。當內心的小孩害怕少一點的時候,也許最難熬的時刻就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