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語言能量的三字訣竅“簡、信、序”:用更少的字符傳達同樣的意思,增加信息密度;沒有任何道路通往真誠,因為真誠本身就是道路;改變信息的順序,對方就能聽到不一樣的意思。
在人際交往中,你說的話有人聽。
首先并不在于你說了什么,而是你是怎么樣的一個人。
你要說的話是不是在你的專業范圍內,你在這個專業內是不是得到認可?是否是權威?這些都決定別人是否聽得進你所講的。
還有就是你講的東西是否是真的穿越過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也就是說你講的東西是自己親身實踐過的,并不是你照搬過來的道理。
再者就是你所講的東西是否出自于你內心真實的想法,還是僅僅出于客套,出于敷衍,出于面子。
你是否對你所講的事情深信不疑,講話的這個人是否具有感染力,內心能量足夠強大。
以上的因素,都影響你說的話是否有人聽。
“你能做到的,我相信你”是一樣的。想要把話說到別人心坎里,你就要說出人們最根本、最原始的希望、擔憂和夢想。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都想最大的體現自我價值。
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要緊緊的抓住這一點,首先滿足對方的這份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往往緊緊的抓住孩子做出的結果不放,而忽略了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動機。
孩子成績考得不好了,就會埋怨孩子不努力學習。而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不想好的孩子,他之所以沒有努力也許是心不夠穩定,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或者是自我認知太低,或者是一個意外。
我們要堅定地相信孩子有想好的動機,在努力地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定的環境,或者多跟孩子溝通,讓他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看見被需要。
當我們真正地看到孩子的內心需要,他才有可能靜下心來聽我們所說的。
親子關系如此,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