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愛情就如那首詩中的句子一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這個社會,在網絡上也看見許多視頻、例子。在一些評論區里找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話,“從前的老人們啊,一結婚那就是一輩子,像什么鐘表、凳子、椅子、鞋這些東西爛了,都會努力修,修好后再接著用。但是現在的人啊,東西爛了就換新的,就好比那愛情一樣,老一輩的愛情長長久久,現在有些少數年輕人將戀愛談成了快餐式戀愛,一有不合就分”。
在自己身邊有一個朋友,他的經歷讓我產生了很多的思考。
初中那位男生和我一個班,他一直喜歡的那位女生是我很好很好的朋友,現在也是我的閨蜜。有句話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我們外人看來,這位男生(小時)很明顯喜歡我閨蜜(小希),但是很多次我問小希對小時的看法,小希只覺得就是普通朋友吧。那時我們都會說,可能真的是局中人,所以看不清吧,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后來的后來我才明白,有些時候說清楚或許就不會有遺憾了。
很幸運,中考后和我兩個閨蜜考上了同一所高中,但是那男生去讀了職高。在我的印象里,高一那年他倆聯系還是很密切的,每周末那男生會來找我閨蜜,一起出去逛逛,那時我們都懷疑他倆現在是不是在一起了,又或者之前是不是就已經在一起了。但是每次問她,她只是說,就朋友一起聊聊天,又說,“他又沒說喜歡我,我總不能自作多情吧”。但是我們外人都看得出來,這男生真的很喜歡她。記得初中時,早上小希忘記吃早飯,他總會跑去小賣部給她買牛奶喝面包,在她不開心時,想盡辦法逗她。而且每次我們都問她對他啥感覺,她也只是說“能有啥感覺,沒啥感覺”,但我們都清楚,或許只是那扇窗戶紙還沒捅破罷了。
高中有個男生在追小希,但是小希當時心里是不想談戀愛,在她看來,高中沒必要談這些東西。那時小希和小時因為一些小問題吵架,直到高中畢業我和小林才知道他倆高中兩年都沒有聯系。后來有一天,小希突然和我們說她談戀愛了,和同班追她那位男生,其實我們也并不意外,現在這個社會對于這種很常見,但是在我這不推廣(有些時候,不喜歡不代表不能在一起)。但是這場戀愛一開始我和小林就知道不會太久,果不其然,兩個月左右就分了。小希沒有任何傷感,這也在我們意料之中,說是小孩子玩過家家,但是大家也都懂,十七八歲的人,該懂的都懂,不喜歡就是真的不喜歡。
后來的后來啊,直到高中畢業,小希也沒在談過戀愛。直到大一上期的寒假,突然官宣了,是的,官宣的對象是那位我們認識的人——小時。在小希的口中得知,小時高中也有女孩子追,但是因為心里有人,就沒有同意,而且這次也是小時主動告的白,他認為大學了,他可以和小希坦白自己的想法。因為在初中小希就說過“初中、高中我可不會談戀愛,畢竟學習才是重中之重”。也就是因為這一句,小時錯過了她五年。
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段很甜的戀愛,在我看來甚至可能會成為未來我給別人吹牛的故事,但是兩年后,他們分手了。是的,原因最大在于異地。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談異地戀,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且現在的人對愛情真的很少有愿意一直堅持走下去的人。
我身邊有很多異地戀,有最后走到一起的,但中途分手的也不在少數。都說異地很難熬,但是熬過之后便是幸福,可是沒談過異地的人,誰又知道異地的苦呢?所以他們分手,我們也不會過多問,或許他們心中都有說不完的遺憾,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遺憾可能會減少,但也可能成為以后抹不去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