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平臺的開放共享,給了我們更多展示自己的舞臺。如今:只要你想寫,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咪蒙、彪悍一只貓、李叫獸....
從新媒體運營到自由從業者,從網絡寫手到作家,媒體工作者。這些寫作的人,他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呢?
寫作,難嗎?不難,卻又很難。
不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然的作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對于從小接觸文字的我們來說,更是易事。
很難,寫作難的是寫好,難的是堅持下去,難的是寫出自己的風格。
不論是公眾號大咖,還是身邊的人。成功的人,都有這些品格!
1、獨立思考能力
同樣是寫作,不同的人,會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除了自身的經歷、各種因素外,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獨立思考能力,這點也是至關重要。
寫作之前,我們首先就需要確定主題、寫作目的、寫作框架、寫作素材等。
一篇文章的主題,一般也是作者想要展示給讀者的。一旦確定了,就很難再會有所變動,后面的構思都會圍繞寫作主題展開。
從寫文案到寫報告,不同的形式,都會有不一樣的目的。大多數的文案只是為了宣傳,或者是銷售軟文,都會有自己的側重點。例如,同樣是文案,如果只是為了宣傳,就會側重于曝光,怎樣吸引讀者去轉發,形成更大的擴散?對于銷售軟文,就要更深層邏輯。從吸引讀者閱讀,到營造購買環境引起讀者共識,最后告訴讀者為什么下單?簡單的說,寫作目的就是自己的方向。
寫作框架,為讀者呈現了文案的結構。就拿李叫獸的文章來說,為什么總會吸引很多人去閱讀呢?因為他所展現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文案,更是寫作的方法論,告訴讀者怎么去寫作。
寫作素材,整篇文案最大的變量因素。我們每個人都會受所處的環境、事務影響,不同時刻選擇的文案素材也會有些微弱的變化。
......
完整的 寫作過程,包含著我們足夠多的思考。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寫作中,提高了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讓我們的文章更具說服力,更有邏輯性。寫作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僅在于寫作本身,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上也能夠讓我們更加理性、合理地應對。
2、堅持不懈的品質
寫作,其實也是一件苦力活。
在我們日常的理解中,寫作應該是一件費腦子的事情。是的,寫作需要用腦子。
但,寫作業需要體力。
如果只是短期的寫作,只需要我們好好的寫就行了。如果想要長期的堅持下去,就需要自己按部就班的進行,甚至要養成習慣。每周寫、每天寫,這個時候就需要體力做支撐,克服自己的 惰性了。
2016年,在工作之余注冊了頭條號、簡書、微信公眾號、百家號、大魚號、網易號。基本上,幾個主流的自媒體平臺都被自己注冊了一遍。
前后堅持了半年,興趣開始變得不再那么濃厚了,工作更加忙碌起來,每天也就缺少了寫作的素材。盲目地追逐熱點事件,容易讓自己變得急躁,后來意識到了:寫作,是一種輸出。現在的自己,還不適合。需要更多的經驗和積累。
后來,便也停止了寫作,開始閱讀更多的書籍。
不知不覺中,當初認識的那些寫作愛好者,都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其中也有一些知名大咖。
但,我們發現,那些堅持下來的人,都慢慢地成功了。
3、文字運用能力
對于寫作,我一直把他作為一種策略,認為是一種博弈。
任何一位作者,都會將文字作為自己手中的武器,不斷進行著文字組合和排列,表達著自己的 意思,引導著他人。正如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一些先進人士,用文字啟迪他人。
漢字,總共就這么多。
不同的人,卻能夠用這些組合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寫作,很多人都會的。
為什么別人就能夠成功呢?
因為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寫作中不斷積累和收獲,最后擁抱更加優秀的自己。
愿,每個如你我的普通人,都能夠在文字的海洋中綻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