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小Q,見字如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寫到 從《玫瑰的故事》讀懂婆媳關系 ,方協文打著照顧玫瑰,為玫瑰好的旗號,替玫瑰辭職,并且將自己的媽媽接過來。在第23集開始真正的婆媳相處,我才真正感受到,懷孕才是婚姻的開始。
01 方協文的追求
方協文在追玫瑰的時候,不遺余力地制造各種偶遇。
為了能看到玫瑰,他去餐廳打工;為了幫玫瑰養貓,他火速跑去外面租房;為了和玫瑰同居,他替玫瑰付了大部分房租;......
在他精心策劃的追求下,玫瑰答應了。
除了第一次去方協文家的小插曲外,兩人的生活可以用幸福、美滿來形容了。
這或許是許多人婚姻生活的寫照。
最初兩個人獨自生活,上班累了,不想做飯了,出去吃或者吃外賣;不想打掃衛生了,請個阿姨;周末空閑時間,出去溜達,喝個咖啡、奶茶;......平時就兩個人在家,所有的空間都是屬于自己的。
02 浪漫與現實的碰撞
玫瑰本是美術專業,她的骨子里是浪漫的。
她買了一束花回來,而方協文的媽媽關心的只有“這多少錢啊”。
當玫瑰滿懷喜悅地向方協文媽媽展示剛買回來的花時,卻遭到了冷漠的回應:“就這花呀,那我們老家呀,那山上長的全是這花,這還花錢買呢”,說完這些,她還用朝鮮語說了句:“又亂花錢了。”
轉而就跟兒子挑撥:
“你媳婦,買了那一大把花,花的那錢夠我買一個星期的菜錢,你一個月給她多少錢呢?”
“租房子是不是你花錢,那吃飯是不是你花錢,她那點錢算啥啊”
“別犯傻,兒子,錢不能留著女人手里,你這個養家需不需要錢哪,買房子需不需要錢哪,光你一個人省吃儉用的,那怎么行啊,她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門逛街吃飯,那錢都讓她給瞎造了,不能給她”
方協文的媽媽的言行,成功地在方協文和玫瑰之間播下了不和的種子。以買房為由,方協文從玫瑰那拿走了僅剩了2000元。
03 懷孕后的現實挑戰
懷孕后,玫瑰本以為方協文會照顧好自己,做飯、家務統統都包了,可方協文習慣了被人照顧。
在玫瑰不知情的情況下,打著為玫瑰好的幌子,把自己媽媽接過來,失去了工作的玫瑰獨自和方協文的媽媽待在家里。
“你去哪?小文不是讓你在家待著嗎?”
玫瑰為了出門散散心,她拎著垃圾,出去丟垃圾,卻還是被方協文的媽媽追問。
出門后的玫瑰總算獲得一絲寧靜。
04 玫瑰的孤獨
養花的愛好、丟丟、已經出門都被方協文的媽媽打破后,玫瑰只能待在自己閣樓的小房間里看書、學習。
就這樣,方協文的媽媽還是特意跑到玫瑰的房間,一會花該澆水了,一會要擦地,……最后直接看著玫瑰的屏幕說:“這都寫的什么呀,字太小了。”
當玫瑰坐在客廳電腦前寫郵件的時候,她更是坐在旁邊的沙發上,甚至將電視聲音都開大了。
玫瑰那抹屬于自己的愛好,空間,隱私完全喪失了。
05 結語
玫瑰的經歷,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成長歷程,也是對現代社會中家庭關系的深刻反思。每一對婆媳,每一對夫妻,都可能在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而婆媳關系,則是家庭和諧與否的關鍵。
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責任歸咎于任何一方,因為關系的建立和維護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和理解。
玫瑰的故事提醒我們,溝通和尊重是解決家庭矛盾的鑰匙,而愛與包容則是維系家庭和諧的基石。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里,不忘初心,珍惜身邊人,用智慧和溫情去化解生活中的每一個難題。
作為婆婆,尊重兒媳的個人空間和選擇,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態促進家庭核心。
作為兒媳,尊重和理解婆婆,主動溝通,以開放的心態共同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End.
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在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