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研究生錄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很多考研黨都如愿以償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學校。而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有著旁人羨慕的工作,但是出于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希望有機會繼續深造,提升自己,拓展人脈,開闊視野,顯然辭職讀研并不現實,那么在職研究生就是他們的最好選擇。
很多人可能對在職研究生比較陌生,而且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虛假信息,造成大部分人對于在職研究生存在誤解,而且2017年教育部已經開始實行新的在職研究生管理辦法,新政策與以往的政策存在巨大區別,對此,我覺得很有必要針對在職研究生這一話題寫一篇文章,系統客觀的介紹關于在職研究生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夠給予有需要的人一些指導和幫助。
以下是干貨(注意:本文以教育部2017年出臺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規定為準,網上目前流傳的所謂在職研的知識全部已經過時,如果準備在2017年報考在職研,請大家認真閱讀本文,切莫聽信網絡謠言,否則可能會耽誤時間,錯過報考機會)
在職研究生是什么?
在職研究生是研究生的一種,不用脫產,利用周末時間去上課,并最終獲得研究生學歷和學位。
在職研究生能夠拿到哪些證書?證書含金量如何?
在職研究生能夠獲得研究生學歷和學位兩本證書,也就是傳說中的“雙證”,與全日制研究生完全一樣,不過,在研究生畢業證書上,會注明“非全日制”字樣,對此,教育部明確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區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從這次教育部的改革措施來看,未來對于非全日制學歷的認可度會越來越高,畢竟從生源的選拔和培養,都是參照全日制研究生一樣的模式,確保了人才輸出與全日制保持相同的質量。不過對于已經混亂良久的非全日制的培養模式(特別是非全日制本科教育),社會對于“非全日制”的接受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對“非全日”比較介意的童鞋,目前只有辭職考研一條路,才能拿到全日制雙證。
在職研究生到底有啥用?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關鍵是看你對于“用”這個字的定義,要看你到底想獲得什么。在職研究生,其實就是利用周末時間去大學校園回爐重造,和讀研類似,但是又不用放棄本職工作,從時間上來看,你可能會有兩年半的周末要用于往返兩地上課,可能會為了研究生課程而放棄很多其他事情,這里面的機會成本有多大,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在職研究生,在我看來,能夠收以下幾大收獲:
首先,拓展人脈。人脈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功利,但是在中國現目前的國情之下,結識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各行各業都有認識的人,指不定在以后的人生中,會有幫助呢。我個人便是在這里,結識了我的創業伙伴,如今我們在自己的城市已經成功創辦了一家教育機構,今后可能會拓展在線教育業務。
其次,拓寬視野。局限在自己的單位,每天的生活機械而單調,事業也就隨之變窄,看問題的角度逐漸定式,人生的可能性也漸漸變少了。而通過在職研究生,你可以進入一個新的環境,結識新的朋友,聽聽其他領域的同齡人正在想什么,做什么,這種啟發式的學習,勝過通讀所有的成功學書籍。作為公務員的我,看到各種遴選進入省直甚至中央的大神,看到各種高大上部門的年輕領導,看著他們依然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努力著,對我的觸動非常大,而相比之下,很多體制內的人已經過上了得過且過的日子,你會深深感受到,人們的差距就是這樣被拉開的。
再次,擴充知識。在職研究生,本質上是一個受教育的過程,通過各種研究生課程的學習,你可以在該專業領域獲得比較專業和系統的培訓,而強大的知識體系的建立,也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也更容易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和方向。
最后,提升學歷。這個主要是針對那些對工作中對學歷有硬性要求的朋友,或者認為自己的本科學歷在面對日益殘酷的競爭中毫無優勢想要再提升一下自我的人,這個收獲可能會非常重要。
在職研究生有哪些專業?
目前國內的在職研究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專業:
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管理碩士(MEM);法律碩士(J.M);會計碩士(MPACC);公共衛生碩士(MPH);還有農業、獸醫、教育、園林、藝術、體育等碩士學位。
大家可以根據需要報考。
報考在職研究生有哪些條件?
只需要本科畢業且參加工作滿三年的人,都可以報考。
如何報考?
【重要】:根據2017年教育部在職研究生招考制度的改革,目前報考在職研究生只有一種方式,就是報名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也就是傳說中的考研。
考研報名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份,實行網上報名。在報名過程中,會有報考專業和院校的選擇,你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相應的學校和在職研專業即可。
考試難度如何?
據我周邊的同學的情況,并結合我自身的體會,可以比較負責任的說,在職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英語成績所占比重達三分之一,可以直接影響考試成敗。而在職研的英語考試,是傳說中的考研英語II,難度媲美英語六級(2016年難度直線下降,只有大學英語四級的難度,但不保證以后的難度還是這么低),所以如果英語成績不理想的童鞋,這可能是你面臨的最大困難。
2、除了英語,還有專業聯考,難度參考國考行測,特點是題量巨大,時間很緊。對于考生的答題速度有一定要求,考試著重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大量的邏輯判斷題、邏輯推理題以及論證有效性分析寫作等,都是考察邏輯的)、數學運算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如果高中底子不好、邏輯能力不強的考生,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3、備考時間難以保證,在職備考困難重重。一邊工作,一邊備考,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同時也是對一個人身體素質的考驗。你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時間,用于備考,這需要你放棄很多,比如無用的社交、過度的娛樂等,但能堅持到最后的人往往都成功了。
4、復試有大量的英語面試內容,同時非常強調獨立思維能力。比如浙江大學的復試題,首先是一段英文自我介紹,隨后老師會隨機給話題,讓你們小組討論,并考察每個組員的發言,最后推選一名做總結陳詞,然后老師分別提問,甚至會有壓力面試的可能, 即不斷根據你回答中的漏洞向你發難。同時在復試的筆試中,有中譯英和英譯中的內容,文章難度很大,需要比較強的英文翻譯能力。
看完上面的重重難關,你是否猶豫不前呢?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害怕,因為本次的在職研究生錄取的改革中,對于錄取名額有了大幅度增加,意味著錄取分數線的下降:一般只需要通過國家線(英語50-55,專業120-125即可,211大學略微高一點,比如今年北大和復旦錄取分數線在190分以上)就能進復試。
而且只要是考試,總有復習方法可循,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備考方法和節奏,通過系統的復習,加上持之以恒的刷題,上國家線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如何備考?
關于備考,我會另外專門寫一篇文章進行經驗分享,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后續更新。
費用如何?
在職研的花費主要是兩部分:1、學費;2、開銷
不同大學有不同的學費標準,不同專業也相差很遠,比如浙大的MPA,學費6萬,而復旦是8.8萬,浙大的MBA,學費則高達16萬。各專業的學費情況可以去各大院校的研究生網站自行查詢。
學費相對于全日制研究生來講,還是非常高的,而且單位基本不能報銷。
另外一筆則是日常開銷:比如來回路費,餐費、住宿費,每月基本上要上三次課,那么一年的開銷也會相當大。
總而言之,在職研的就讀費用還是相當巨大的,對于這筆投資是否值得,請各位同學理性分析后再做決定。
干貨分享完畢,如果你已經做好準備參加2017年的在職研究生,那么你已經坐上了一條孤獨而艱辛的路,我想在這里和各位勇士分享一句話: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在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私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