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晚上,兒子完成他的所有事務已經晚上11點了,洗完澡上床都11點過了
行為:我看到他這么晚還沒完成所有事情,開始時還比較平靜,但等到11點的鐘聲響起的時候,發現他還在讀IENG,就走到他房間叫他趕快停止學習,馬上去洗澡睡覺,語氣沖滿著責備。
應對姿態:指責
感受:憤怒、著急、失望
感受的感受:焦慮、無力、恐懼、懷疑
觀點:我認為兒子應該按我們事先規定好的時間點完成所有事情,不應該沒有輕重緩急和時間觀念
期待:期待自己能理解支持兒子,讓他按自己的節奏來安排自己的事情。我期待兒子能按我們規定的時間來做所有的事情。兒子期待我不要總是催促他,讓他可以自己安排時間
渴望:渴望兒子能理解我的苦心,尊重我們的約定,做到勞逸結合
自我:對兒子不能掌控時間高效率完成所有事務,我感到很擔心,很無力、很害怕。擔心晚睡會對他的身體發育產生影響。擔心長此以往上初中高中,他還這么沒有時間觀念怎么得了?但同時又很無力,盡管我們之間約定好了做所有事情的時間和步驟,但他還是沒有按時完成。懷疑自己的決定,給他這么多安排是對還是錯,是他自己能力有限完成不了,還是我給他安排得太多?這種復雜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像一個無助的小孩,面對復雜的事物很迷茫。
資源:有責任心,有時間觀念,努力,正能量,充滿愛
覺察和學習:覺察到自己做事沒有原則,沒有嚴格執行與兒子的約定,如果嚴格執行了,對兒子也會有一個鞭策作用。覺察到自己有點悲觀,總是觀注事情不好的一面。學習:需要關注兒子身上足夠多的優點,放下自己的焦慮,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到他支持,嚴格執行我們之間的約定。做一個新的決定:再與兒子重溫一次我們的約定,讓我們都記住嚴格執行約定的重要性,接受不嚴格執行帶來的后果。兒子十歲,面對一大堆事情在安排上還不太會把握好度,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花更多的時間,因此我需要和他一起對所有事情進行一次梳理,合理安排時間,做到開心學習,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