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次清單排列,優先級調整,銜接迪慶藏族自治州最佳之地甘孜藏族自治州。已經屯了兩年,終于要劃掉這張人生清單了。
從一片晴天的香格里拉落地天府機場,陰天小雨有點涼意,體驗天氣的多種也是一種難得,此后還在途中遇上飄雪,在景區玩雪,這趟行程繼續保持不停見山,只是游覽方式從步行換成了乘車。
D1 1/8 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折多山-格底拉姆-魚子西 4200
7點半出成都,遇到飄雪,一路蜿蜒山路,從瀘定到康定路上看到了特別美的雪景,雪飄在樹上,一點點攢起來就像冰晶,還沒有形成積雪。在康定吃過午飯,1點跑到折多山海拔4298,霧氣仍然特別重,下車感受到了冷氣,這個在橫斷浪途里形容的進山口,遠方山脈被霧氣擋的嚴嚴實實,只看到下方偶爾能吹散霧氣印著康定情歌的低山。向上登木塔,有倆撥本地人在臘月寒天里仍然蹲守在半山及山頂處售賣物品,一對年長的婦女縮在欄桿下,蓋著厚棉襖,問他們冷不冷,笑笑搖頭,并不主動推銷。在山頂接近木塔處買了隆達,灑向天空,在海拔4348留下祝愿,遠遠望去太陽其實一直在,只是躲在云層里,任憑霧氣吹不散,獨自散發著光暈。
3點進入格底拉姆,霧氣在高空集攏,幸運拍到了雅拉雪山,雪山鋒利沒有雪量,守護著山坡下的小村莊。遠處貢嘎雪山很艱難冒出全身來,遙遠不可及,周圍草枯,能俯瞰到綿延不絕的山頂起起伏伏,冬日的蕭瑟凄涼。這里設立了很多適合打卡的裝置,紅色跑車,紅色燈塔,木屋,旋轉木馬,破舊電視機,在這天氣下,游客也只是匆匆一瞥,快速返回車內取暖。司機給的停留時間完全用不完,給出倆小時實際半小時就結束,所以早早就趕到了魚子西。實在可惜是到達時就開始飄起了雪,看天文通云霧量90%以上,與落日無緣了,耐心等待到5點,以為云霧快要吹散了,興沖沖跑下車拍到了一點云霧里的貢嘎,結果1分鐘不到,天氣巨變下起了雪來,路邊的積雪看起來更明顯,日落無望,經新都橋回酒店了。
D2 新都橋-雅江2500-理塘4100-稻城3600
早上出門就發現地上有層薄薄的雪,夜里下過一場雪,是2025遇到的第一場雪,今天一路都有絕美雪景,如果昨天路上的雪還只是薄薄的一層冰晶,今天目之所及已是白雪茫茫,路兩邊都積滿了雪。車窗上也是一層薄冰晶,隔著車窗往外看就是一片冰晶世界,純凈。
經雅江,盤山路一圈又一圈,經過天路十八彎,在觀景臺看到就是U形夾一個連一個,不得不感嘆中國基建太強了,以前書里的318都是泥路,冰雪天更是難通行,現如今道路維護太好了,好開到雖然彎彎繞繞,司機時速都在80+以上在秋名山飆車的爽感。在日照金山觀景臺遙望貢嘎,遠山重疊,山林從近處黑青色到貢嘎是模糊的白青色。翻山,往更高處開,車行至高處的視野開闊處,四周都是山,跟在拉薩時不一樣只在山縫間盤旋,在這里是山在腳下。一路翻到卡子拉山海拔4718,果然是在最高峰,只看到其他山的頂,天氣不錯,視野清晰,目之所及沒啥人,此行一口氧也沒吸,高反不存在。200km后到達理塘,在勒通古鎮,這里是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偶遇三個小師傅們在廟前拿著面具在拍照,被發現時還不好意思,便提出用單反幫他們拍照,也欣然答應了。三個小師傅穿著藏式僧服,跟背后寺廟一樣的血紅色,合照單人照都來一套,只有一位能聽懂中文,作為對話的轉述,笑起來跟丁真一樣純真。后來給他傳去圖片,還特別善良問我的名字說會在寺院為我祈福,轉而表達了祝福家人身體健康,他能廣結善緣就好。加上微信才知道小師傅原來還是歐文的粉絲,然而對于他們佛教類的文化卻知之甚少。在古鎮閑逛,少有門店營業,在本地的步行街兜圈,其實是很短一截的服飾店,是真的只有本地人在買東西,帶上倆件給小朋友的小馬甲,路上再喝杯奶茶,逛著擺攤的小東西。在最后一個攤位聽本地人說這里真實海拔其實已經4200,對外宣傳3900,哈哈,期待我們格桑花開再來,這里才是真的轉世天堂。
等到團友回歸,已是4點,繼續在高海拔旋轉,到4696的兔兒山,6點到4612的海子山,太陽西斜拉的人影老長,眼看著太陽一點點掉落到山下。此后就一直走雪路,從落日到晚霞到天黑,司機老哥開這路都說緊張死,在路上捕捉了很多黃昏雪景,夕陽無限好,照耀在路面反射出金色的光,沖破蜿蜒的山坡,繼續占領下一個山頭,少有會車,就像獨行在這無盡頭的山的雪的世界,晚上8點到達稻城有如看到了生命。
D3 稻城亞丁 12km 3900-4200
稻城絕對是此次行程的精華,每一幀都值得收藏,雖然錯過了秋天,冬天也是絕美,這章都恨不得用視頻來表達,實在就是美美美美得不像話。
9點10分到游客中心,大巴1個小時到扎灌崩,去沖古寺的路上偶遇猴子跟路人尖叫,撈了兩只二傻長線短線一起刷。復制李現的路線在圣水湖下車,這條徒步線路一路就咱三,真是拍央邁勇的決絕子路線。走進棧道,湖面都已結冰,在太陽照耀下亮閃閃,兩岸的樹木已是深棕枯色,草地是帶點金黃的枯色,倒是映襯著遠方的雪山和近處的冰面無比光亮。S型的河流,稍往上走也有小部分范圍是流水,大塊的冰面也給我們機會翻過棧道下到冰面上,二傻接水,戳冰,蹲著曬太陽,享受大自然。在這寒風里,瑪尼堆都穩穩當當的站著,也遇到很多小動物,牦牛無處不在,遠遠看去就像一坨坨黑石,有長著紅嘴的黑鳥,藍黑色尾巴的小雞?松鼠就經常遇到,還有在路上尋食的小鹿一家三口,最后在靠近貢嘎措有一大片鹿群,無比祥和。
在驛站補給后繼續前往貢嘎措,這條線被稱為智慧之線因央邁勇代表了智慧。棧道幾乎不怎么費力,對比雨崩那幾條線難度小如紅毛,只最后到達貢嘎措前有些微爬升,進入貢嘎措,措已全部結冰,幫路人情侶拍照得知,男士20年前來過,女士10年前來過,但那時都不認識,這次是倆人第一次一起自駕過來,都是玩戶外的哈哈哈哈總有機會結對。在結冰的貢嘎措剛下去還不太敢往前走,踩了幾步試探試探就奔跑,起跳,躺下打滾,這是其他季節可不能做到的吧。
牛奶海五色海關閉,還是想長線一半加短線能一次性刷完,二傻體力不咋行,前段長線相當悠閑,走到短線爬坡后下撤,剩我匆匆1小時刷完短線。在沖古寺稍作膜拜,這里的佛跟松贊林寺很像,還有很像泉哥的那位,游客很少打擾,這里的寺廟很悠閑,居民在太陽下掛起蓬帳曬太陽聊天。從后山開始攀登,是用一整條木頭做成的一節節臺階,特別好借力,每隔不遠就有一條長木凳供人休息,心想在這修仙也挺不錯,在寺廟誦經累了,可以在后山林子里爬爬山微坐,雖然枯木眾多,有白雪點綴,陽光透過叢林里照過來一些光亮,寺廟的金黃屋頂透過來亮光,林子里也是亮堂堂的別有一番冬日的生息。時間不夠,短線1小時也能走完,只是沒有過多停留,這條路又被稱為慈悲線,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由于太陽一直在山的背后,整條路線只能看到仙乃日的背陰面,看不太真切,心寶湖已結冰,珍珠海藏文是卓瑪拉措,好像趕路錯過了,也可能是水已干涸,分辨不出。下山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遇到小哥拍照,也趕上了機位,依依不舍下山了。
D4 稻城-塔公草原-墨石公園
環線返程,也是這趟旅程有驚無險的一天,出稻城后,返程一路來時雅江方向,今天幾乎都在車上,只有墨石公園一個景點。第四天了,也是gap的10天了,每天7點不到就起床,沒有勞累疲倦,對比雨崩的徒步,體力的勞累停歇了,只用坐車在車內觀賞,行程路上時而爬上山頂視野開闊,俯瞰群山山巔或者沿途各式各樣的石頭,但實在是困到想睜眼也睜不開,中午經停康巴漢子觀景臺,應是放牧區,這里山頂幾乎禿的,1點多到雅江吃完飯繼續趕路。行至雅江一拐彎處,當時埋頭整理相冊,只覺一個急剎,對面車似是劃了一圈控制不住向我車轉來,一瞬間就直接撞了過來。大家都一臉懵圈,轉彎處有暗冰,應是對方車輛轉彎時打滑誤踩急剎導致方向不可控,左側是滑坡,右側是巖壁,大家都沒有受傷,也是萬幸了。好在事故前方有處開闊地,也能安置乘客,交警10來分鐘后就趕到了,拍照后事故車輛也轉移到開闊處,在事故地撒鹽。司機車門都沒法打開,恐撞到了油箱,油箱處,后輪上蓋都有很大凹痕,能否繼續開估摸都是個問題。司機很快召來其他同行司機,不到半小時跟上另外五人團,換了第二個司機,一起載到了塔公草原。終于在塔公再次看到了雅拉雪山,更加清晰了,壯觀聳立直率,青繞神山在旁媲美之。
4點到了墨石公園,前一晚看跳地重疊了此段行程,了解到是一種特殊礦物質,墨石配火星服出圈,走到實地,火星服出租也關門了,整個景點看起來像是人工打造的又不像,說是墨石其實是偏灰白的石頭,需人為的想象石頭的形狀并為之命名,以便來人留下一些印象,比如萬劍穿林,五位圣人。不一個小時就轉出來出口,司機大哥載前車剩下的團友開進景區了,擱冷風中苦苦等,此時夕陽西下,陽光照在山頂上泛出黃光,是有日照金山那味了,上山登頂快爬上去時同伴說車來了就速速下山毫無高反,這是第三位司機了,載進景區的司機迷路了,這位司機的客人都已經到酒店了,又來援助我們。把我們一行人從寒冬里拯救出來,載回了八美酒店。時間正好是落日的時段,路上有看到雅拉雪山,不能錯過,為了找角度,一路瞎沖,終于找到一個地勢稍高處,不是正西面,也算是追到一點點。雖是小鎮,八美的信仰并不缺,拍照時就有僧人成群結隊路過,往回走時,在白塔前有個很大的轉經筒圍起來的房子,他們默念著什么,走在前頭的人費勁力氣轉起轉經筒,遠處山頂上近處拐彎處好像都有寺廟,但已無法確認了。
D5 1/12 八美-四姑娘山雙橋溝-貓鼻梁-成都
最后一天,心念的四姑娘山,也不近呀,7點半天還沒亮就出車,今天換了第四位司機專門把我們這團接回成都。一路幾乎沒停,如果坐第一位司機的副駕還是很享受的,速度又快又穩,這位司機那更是飆車般,急轉彎也不太減速,一路睡,11點到了景區,告知四小時時間。結果坐大巴往返就倆小時了,在山下轉悠還想說怎么沒雪,結果上山了之后除了雪山,山脊上,近處草地上都是雪,哇哈哈玩雪啦。一路坐到紅杉林海拔3840m,下車好冷,是最近這些天里涼到腿發抖的冷,太陽還沒照進來。道路邊是小吃店,咱可不敢坐在室外吃,端出來就涼了的感覺。往紅杉林走進去,人也不少,是由一片杉樹組成的小森林,林子里積雪看起來有點厚了,有深深的腳印,但樹身上幾乎沒雪,在一棵樹的枝頭立著一個鴨子模具做出的雪鴨,特別俏皮站著穩穩的,還在垃圾桶上也站著一只。還得是出太陽暖和了很多,在小吃店撈根腸,到紅杉林大石頭合影留念,此行每站每個石頭都留了影下來。到下一站布達拉峰3700,這里更好玩雪,原想繞回去一小節,路上全是游客坐在馬路中間拍照,車輛過來滴滴滴才能慢慢散開,就在附近的山坡上踩雪,撒雪,躺在雪上,嘗試堆雪人,但雪太松了,堆完身子,頭實在是捏不起來,放棄啦。 順著白塔下到上車點,一路拍拍拍,抄機位,也找到反向公路機位可惜背光。下一站四姑娜措沒有拍到石頭,措里基本都是冰,繞措一圈想下冰被叫住。接下來隆珠措3490,難得看到部分流水的措,只兩邊結滿了冰,原來下方有個小瀑布讓水就流動了起來。再下一站銀瀑雍措3360,風景跟上一個措接近,但措里幾乎都是流水了,離山漸行漸遠,在打卡點學熊貓pose,人生第一個雪山打卡,在文創店留言Passion,還以為會有時間在最后一站人參果坪停留,但沒時間了,匆匆下山帶個烤玉米回程啦。
3點半在貓鼻梁打卡四姑娘全景,就直奔成都了,7點半到了市區。
雨崩之行是讓身體的勞累蓋住過去的辛累,川西之行則是洗滌心理和靈魂。雨崩與卡瓦格博,巴烏八蒙,明永冰川,冰湖近距離接觸,川西與雅拉雪山,貢嘎,四姑娘山,稻城亞丁不斷相遇離散又重逢,總覺得以后有時間也會換一種方式親自走進。
此后又在成都多留了倆天,在三星堆遇到古老沉睡的文明,與上千年前的古人對話,他們如何看待這世人對他們的揣摩,每個文明都有興衰,更何況一個人的一生沉浮,常有之,安視之。就像在熊貓基地遇到的貓貓們,餓了就咔咔吃,吃飽了就窟窟睡,就算有無數不相干人經過吼叫指點,愛意與恨意都不會影響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