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先生,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圣,讀完稻盛和夫先生的作品,你會被他兼具儒家和佛家思想的哲學智慧所吸引。他對人生的看法,尤其是對成功的思考更是發人深思。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在65歲人生鼎盛時,選擇剃度皈依佛門,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要“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為迎接死亡做好準備。”他用畢生的智慧去探索活著的意義,探索生命的價值。
01 ?成功的理由就是追求做人的正確準則
在《活法》這本書中,稻盛和夫先生說:“如果要問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這一點。我的才能或許有限,但我擁有雖然單純卻非常有力的指針——追求做人的正確準則”。
作為人,何為正確?將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就是稻盛先生一切成功的原點。“追求做人的正確準則”就是成功的理由。稻盛先生將成功簡單的和做人聯系在一起,尤其強調做人的正確準則。‘’
何為“做人的正確準則”?在稻盛先生看來,所謂“做人的正確準則”,就是一個人要擁有正直、勤奮、謙虛、堅強、節制、自利利他等等的品質,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虛偽、懶惰,傲慢、卑怯、貪婪,不能騙人,不能損人利己徇公肥私等等。
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發揮自己的天賦的才能,傾注自己全部的熱情,這就是人生獲得巨大成功的秘訣,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這種人生態度也符合天道,符合宇宙的法則。
02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更美好、更幸福,稻盛先生用一個方程式作了說明: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也就是說,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三個要素相乘得來的。能力,也可以說是才能智商,多半是先天的資質,包括健康以及擁有運動神經等。熱情,指工作的干勁和努力的程度,這是后天的要素,可由自己的意志來掌控。思維方式,指人的心態,人對于人生的態度,包括哲學、理念和思想等等。
這個方程式的關鍵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頭腦聰明有能力可得90分,但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熱情只發揮到30分,兩項相乘2700分。相反,另一個人才能平庸只夠60分,但因意識到自己不足而發憤努力,以90分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結果乘積為5400分,遙遙領先那位有才能卻無干勁的人。
在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三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能力強、熱情高,但“思維方式”方向錯了,結果就是負值。比如,那些智能型罪犯把滿腔熱情用在欺詐、盜竊之類的工作上,因為思維方式是負數,下場一定不妙,可見“思維方式”決定人生的結果。
那么正面的思維方式是什么呢?
總是積極向上;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調性、善于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欲;等等。
具備正面的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后,怎樣去豐富自己的人生呢?
成為一個“自燃型”的人,有效的辦法就是喜歡自己的工作。無論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會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產生向新目標挑戰的渴望。只要喜歡、熱愛,熱情自然涌出,努力也不在話下,就會進步神速。旁人看來你很辛苦,但你自己根本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03 人生的意義在于磨煉靈魂
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對于這個人生最基本的問題,稻盛先生給出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我們為何來到這個世上?稻盛先生毫不含糊的告訴我們:那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只要我們今天比昨天做的好,明天又比今天做的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可以自己經歷的苦難,當成考驗,當成是上天賦于我們提升心性,磨練靈魂的場所。
稻盛先生用他畢生的經驗歸納出磨礪心智的“六項精進”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嘗試。
第一,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鉆研,比誰都刻苦。而且鍥而不舍,持續不斷,精益求精。有閑功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第二,謙虛戒驕。“謙受益”是中國的古話,意思是謙虛之心喚來幸福,還能凈化靈魂。
第三,天天反省。每天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沒有卑怯的舉止,自我反省,有錯即改。
第四,活著就要感謝。活著就已經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報。
第五,積善行、思利他。“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行善利他,言行之間留意關愛別人。行善積德有好報。
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后悔。
六項精進雖然字面上平凡之極,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關鍵是必須一點一滴地去實踐,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磨練心志、提升心性,要點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精進。在佛法中釋迦歸納的修行法則“六波羅蜜”,也是磨煉心志、凈化靈魂不可缺少的修行。
布施。先人后己,關愛別人,心中始終充滿關愛他人的善念,人就能提升自己的心性。
持戒。人要時刻抑制煩惱,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不要貪心,不要猜忌,不要嫉妒,不要憎恨……
精進。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做到“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程度。
忍辱。不屈服于苦難,忍得住痛楚,遭遇各種艱難困苦絕不逃避,硬著頭皮頂住,努力做好該做的事。
禪定。至少每天一次靜下心來,集中精神,直視自我,騰出片刻功夫,靜心養性。
智慧。堅持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項修煉,就可以理解宇宙中的智慧,就是達到開悟的境界。
【結語】人活著的意義在于提升心性,磨煉靈魂,與其追求開悟,不如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礪心志。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地做到:勤奮工作、滿懷感謝之心、思善行善、真摯地反省、嚴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煉心志、提升人格,用這種活法去生活,我們的一定能向好的、正確的方向前進,一定能獲得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