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最高人民檢察院連續(xù)三年發(fā)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顯示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在連續(xù)多年下降趨于平穩(wěn)后有所回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呈上升態(tài)勢。持續(xù)關注并切實解決“少年的你”的問題,刻不容緩。于是,再次想起當初觀看《少年的你》這部影片的種種。
猶豫了好久,還是去看了這部片子。并且唯一一次,二刷一部影片。
校園欺凌,是一個我不愿意看到更不愿面對的詞,本能地排斥。
觀影過程無疑是壓抑難過的――一個經歷最難熬的高中生活的女生的苦,有種令人窒息的痛。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你如同一直在穿越一條黑暗漫長的隧道,唯一的希望是從壓抑不安的沉悶中走出來,看到曙光和未來”。
一、那些來自家庭的痛,曾如何壓抑著我們的青春
女主角陳念是一名備戰(zhàn)高考的高三優(yōu)等生,每天拼命學習,目標是上中國最好的大學。但她卻因同桌胡小蝶被欺凌不堪重負墜樓而死,莫名也被卷進一場復雜的校園欺凌中--課堂上椅子被潑墨,課間被推下樓梯,食堂打飯被羞辱,體育課上被欺負,放學路上被毆打凌辱,她,無時不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身心之苦,向誰傾訴?如何排解?
――事實是,無人可訴,無可排解。
作為一個城市留守學生,她的父親從未出現(xiàn)過,母親長年不在身邊,沒有可以談心說話的人,本身即是無盡的壓抑與孤獨。加之遭受校園欺凌,更加痛苦不堪。母親因賣假面膜,家中被人追債,家門外被人張貼討債廣告,微信群中被人廣發(fā)她是騙子的貼子--作為一個高三生,陳念是處在多么難的處境!而作為一個有著曾經歷過高三孩子煎熬的家長,我觀影過程中無時不在為她的處境而淚流――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但她尤其令人心痛。
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也是有著較為深刻社會背景的故事。
家,本應該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但反觀影片中的這些少年,無不缺少來自家庭和家人的陪伴與關心。陳念自不必說,小北的媽媽在他年幼時拋棄他改嫁,那個墜樓自殺的胡小蝶,那個看似優(yōu)等生卻時時實施欺凌的魏萊,無不是一個個問題家庭的犧牲品。
父母或缺失孩子的成長,或精神暴力或家庭暴力,令孩子身心痛楚。近日,網絡上熱搜的15歲女生殺母案,令大家在譴責女孩的同時,也不禁深思,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經歷,才會作出如此殘忍有悖人倫之舉?當本應是最溫馨港灣的家成為孩子心中的牢籠桎梏,孩子的成長又會經歷怎樣的痛?
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曾如何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小北出現(xiàn)在陳念的生活里,是那么偶然,卻也必然。
他是一個世人眼中的小混混――媽媽在他年幼時拋棄他改嫁,他年紀輕輕便過著混亂無序的生活,用頹廢來掩蓋內心深處的苦與痛。他在被人暴打時被陳念“親吻式”拯救,這使得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雖然從小缺少愛,但小北始終保留了一份純真和一顆善良倔強的心。所以在陳念遭遇校園欺凌后,他承擔起了護送她上下學的任務。
我最喜歡的是影片中上學放學路上,兩人一前一后行走的影子,這是小北那句“我保護你”的具體體現(xiàn)。兩人若即若離,沒有言語,但彼此心照不宣。正如小北所說,“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這是一種說不出的踏實感,令人心安,令人無所畏懼。
高考那天,小北在陳念所經過的路上綁滿蘊含希望的小雛菊,那是一個單純的男孩子能為女孩做的最浪漫的事了。
他是她灰暗緊張壓抑的高三生活的一束光,那束光,溫暖著她的心,照亮她前行的路。可想而知,那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光,使得兩個人互相支撐和幫助,成為對方的勇氣和希望。如果生活中沒有這束光,前路將是多么地黑暗。
雖然,不是每一個陳念都能遇到自己的“小北”,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前行路上,何嘗不是因為曾被那些溫柔的光照耀過而堅定?有時,可能是最艱難時刻的一句勵志的話語,有時,可能是最苦悶時刻的一個善意的微笑,有時,可能僅僅是無言的陪伴,就足以令你感覺安穩(wěn)踏實,重燃希望――一如小北的一路陪伴,一如那永遠不能忘懷的年少時光。
三、社會、環(huán)境,如何幫助避免那些欺凌
觀影中最令我難過的,是在那所貌似正規(guī)有序的校園里,暗生的那些欺凌的畫面,像是一條平靜大江大河下的暗流涌動,令人心生無盡的無力感。
影片的后半部分,陳念失手將欺凌她的魏萊推下樓梯致其死亡,小北為了她的前程,包庇下了所有罪行。因為他覺得,“只有你贏了,我才不會輸” ——兩個不懂法的少年,作出了如此荒唐的決定,令人難過也發(fā)人深思。
為什么不報警?為什么不求助大人?
事實是,在最初遭遇欺凌時,陳念也曾多次求助,報告老師,報告警察――事實上,老師也給了幫助,警察,尤其是那個叫鄭毅的警察,也一直在努力幫助她。但是,老師、警察、大人們不可能24小時伴你左右,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上學、放學路上,餐廳打飯時,甚至體育課上,無數黑暗時刻,仍然無人幫助她,這是那些欺凌能夠發(fā)生的最重要因素。這也是整個觀影過程中感覺最至暗最壓抑的時刻,甚至超出他們走上犯罪道路時刻的令人惋惜。
正如影片所說,校園暴力被定罪很難,預防難、發(fā)現(xiàn)難、取證難等問題亟待破解。這也令人想到很多家庭暴力事件、未成年人被侵害事件,直到發(fā)生極其嚴重后果,才會被介入。而這之前,她們到底經歷了什么,不得而知。這也是胡小蝶曾追問陳念的一句話,“她們都在欺負我,你們?yōu)槭裁床粠臀???br>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就是如此,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只是表象,像深流的靜水,像平靜的海面,那底下的暗流涌動,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時候的情況我們看不到,有時甚至根本沒辦法看到。
所以,我們又如何責怪他們?她在一次次無奈和迷茫之下,不計后果鋌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更需要我們深思的是,到底如何能夠建立一個更快發(fā)現(xiàn)、更快處置欺凌的機制?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九部門印發(fā)《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到強制報告制度被寫入未成年人保護法,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也僅僅是一個開始。
如何能夠建立起“不敢、不能、不想”欺凌的機制,懲治震懾、制度約束和提高青少年素質一體發(fā)力,實現(xiàn)標本兼治的疊加效應,才是最重要的。惟愿全社會都來好好保護——少年的你。
也希望如影片的結尾,少年的他們始終都能肩并肩,開心地走在陽光下。
PS:太喜歡易烊千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