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剛上映的時候,我有兩位女同事要去看,我打趣地說:“這種電影你們小姑娘去看看還可以,對于我這個馬上要奔三的人就不適合了。”因為我知道它是根據郭敬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覺得電影的主題無非就是圍繞著青春這個主題講一個悲傷的故事,說不定劇情還很狗血。也就只能賺取年輕小姑娘們的眼淚了,不會有多大深度。
近日,愛奇藝上線了這部電影,我看完之后,發現自己徹底錯了,因為它深深地打動了我。這部電影不僅能觸動觀眾的情感,也引發了大家關于校園暴力話題的思考,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
電影里的演員大部分都是新人,一張張陌生面孔上洋溢著青春(光線拍攝青春題材的電影,大多都是找的新人演員),所以他們不是在演繹青春,他們本身就是正青春。易遙:成長在一個環境極其惡劣的單親家庭,每日遭受母親的打罵,甚至連一套新校服都不肯買給她,她感受不到一點母愛。整條街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待這對母女,帶著嫌棄和鄙視。她在學校也被同學看不起,經常遭受欺凌。她的青春是疼痛的,臉上寫滿了悲傷。
齊銘: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衣食無憂。長相帥氣,不僅是校草,學習成績也是全校第一,深受女孩子們的喜愛。從小沒有嘗過吃苦的滋味,最不如意的事情就是沒有考全校第一。
顧森西:不愛學習,玩世不恭,和品學兼優的同胞姐姐顧森湘形成鮮明對比。但是他有著一顆善良、溫柔的心,有自己的判斷和思想。他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很快樂、自在。
唐小米:有著和年齡極不相稱的心機和壞心腸,校園暴力的制造者,典型的反面教材,也是殺害顧森湘的劊子手。
易遙在醫院檢查出自己不幸染上性病的時候,內心感到絕望和無助。對一個還在上中學的少女來說,這無疑是種沉重的打擊。當她想要將病情告訴媽媽,要拿錢治病的時候,媽媽極其惡劣的態度和言辭,讓她感到心灰意冷,最終沒有說不口。
她默默承受著疾病折磨和無錢治病的雙重痛苦下,雪上加霜的是,她得病的事情,在唐小米的惡意擴散下,最后學校人盡皆知,所有人都唾棄她,嘲諷她,一點尊嚴也不留給她。
連從小和她一起長大,關心她、愛護她的齊銘,也懷疑她,對她感到失望,開始與她保持距離。
除了顧森西,那個她在醫院電梯里遇見的那個男孩。當易遙在感到絕望、痛苦,最需要理解和依靠的時候,只有他在身邊。
顧森西無所顧忌地靠近易遙,他用純凈、善良的眼光,看待易遙的病,以及她這個人。他很直接地表達了對她的喜歡,一直陪伴在她身邊,鼓勵她,給予她勇氣。所以當同學們再次欺辱她的時候,她終于勇敢地選擇了反擊。她拿起水龍頭噴向那個男生,所以人都驚詫地佇立在那里,齊銘卻憤憤地跑過去說她瘋了,失去了理智。
她只是不想再忍受和壓抑心中的憤怒,不想自己任憑他們欺負而無動于衷。但是齊銘卻完全不理解她,一點也不理解。不理解她的痛苦、無助和絕望,或許是因為他自己不懂得這樣的感受,又或許是從未想過要嘗試著去理解。
他對易遙的這份感情沒有經受住現實的考驗,也許他仍然喜歡她,但是不會為了她去放棄自己現在所有擁有的,包括別人對他的看法。
但是顧森西不一樣,他義無反顧地為她做一切事情,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怎么想。他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對易遙的喜歡也很真誠。
有著“奶茶妹妹”氣質的范森湘是這部電影里最無辜的犧牲品,讓人扼腕痛惜。當她的死被嫁禍給易遙,所有人把易遙逼上了絕路。
易遙跑到海邊,說出那些肺腑之言的時候,心里一定暢快和輕松了許多。但是她已經不再對生活抱有一絲希望,所以帶著眼淚快速地向前跑向大海,顧森西不停地在后面追,她還是跳下去了,他也跟著跳下去了,他把易遙救起來了。
看著這幅畫面,耳邊響起任素汐翻唱的《青春》,我瞬間淚如泉涌,哭地歇斯底里。他們兩個人既讓我感動,又令我心疼。
易遙的那段話真的特別扎心,卻又十分現實,似乎敲醒了站在海山上的那些想要“殺死她的人”。但是當易遙跳下去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嚇壞了,拼命地擺脫責任,沒有一點自責。我內心的憤怒再一次被點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殘酷的校園暴力,原本單純的環境里,為何會有如此猖狂的欺凌事件,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為何年紀輕輕的學生們,會如此的麻木不仁、愚昧無知?連最起碼的同情心、判斷力都沒有!面對邪惡,為何沒有人勇敢地站出來,大聲呵責?這到底是教育的缺失,還是人性的卑劣?一系列問題引發了我的很多思考。除此之外,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觸動和感受是:
當周圍所有人都誤解你、唾棄你、嘲諷你的時候,如果有那么一個人愿意相信你、鼓勵你、愛護你,站在你的身旁,給你希望、溫暖和安全感,和你一起勇敢地與傷害你的人對抗,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又或許,你不會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和想法,因為你和他就是全世界。
真希望遇見如你一般溫暖的人,驅散我青春里陰霾,趕走我心靈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