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不是人生躺平的盡頭,而是人生奮斗的樂趣。
那年中考,她失敗了——我去看望她時,她的母親告訴我:“她整日在家打游戲,也不出門。”說著,她的母親無奈搖頭,邁著步子走進大門,還回頭看了我一眼——那種眼神,如不流動的浪花,在我心中止息:不再生生不息;那樣的時間靜止——仿佛她的人生已經到達快樂的盡頭,只剩下躺平;那種躺平:是一種無奈,一種止步不前。“你想看一下她嗎?她可能還無法面對你。”
“可以。”
門虛掩著,半開著:中間透出一道縫,露著一絲光——那光雖然微弱,卻讓我看清坐在門后面的那個女孩的輪廓:黑色頭發、扎著馬尾辮——還如當年一樣,可她懷里抱著的不是夢想,而是一柄游戲機: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游戲機。“文文,你的朋友來了。”她的母親用一種親切的話語提醒她,她卻只是簡短的回了句:“哦。”然后繼續盯著游戲機,不放過游戲的一分一秒。看我呆站在那里,她母親把我叫到外面,拉著我的手對我說:“謝謝你今天能來,她現在已經頹廢了……”
而此時的游戲少女卻默默站在母親的身后,而她正準備走時,我叫住了她:“別走,我們或許還有機會成為朋友的吧?”她笑了笑,告訴我:“你又何必呢?如今的我被父母視為啃老族,靠著他們賺錢過日子;對我而言,快樂是為了人生躺平,我只是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
那一刻,她笑了——也許在她的世界里,只剩下躺平的快樂……
但我卻清楚的記得她小時候在農村的上學經歷:那時候,我們是同班同學,每次上下課時,其他人都跑出去玩了,只有她一個人在課桌上埋頭學習;每次放學時,她總會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那肩上的壓力她一個人在這小學六年級的路上承載著:不分晝夜;每次她考試掛科一個人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淚的時候——那種孤獨感、挫敗感,又有誰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