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參與項目設計過程中,交互所扮演的角色總是各式各樣,輸出線稿是作為一名交互設計師最基本的能力,而當你只是一名畫線稿的執行者時,其實你創造的價值點時極低的,你也很容易在接手各類項目中走向設計瓶頸。你會發現其實會畫線稿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隨便學習兩天就能上手,如果想畫的更專業,可能就一兩周吧。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一個不會被輕易替代的交互呢?怎樣才算是交互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如果不想被輕易取代,那么必須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與眾不同,就是要做到打動對方的心。就好比在出國的時候,過關時,工作人員查看了你的護照,工作人員明明可以看完之后就直接還給你,但是當他看到今天是你生日的時候,他還你的時候順便跟你說了一聲生日快樂,那么你的心情如何,你會發現你更愛這個國家。因為他打動了你。同樣的,在溝通過程中,要有一個同理心。要找到問題的本質,并且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嘗試看待問題,這會讓你有不一樣的發現。為什么有的時候你拿著交互細節去問產品經理的時候,他們并不感冒,甚至覺得這不是問題。而你卻耿耿于懷?原因是產品經理往往是掌控大方向,他們會認為只要不影響我的大方向,這些細節都是可以忽略的。而我們則是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希望能做到極致的體驗。然后這個交互原則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于這個細節的修改,需要花的時間和成本是否與最終的價值是對等的。如果我們能自動獲取到對方的心聲,自然就讓對方印象深刻,覺得你是一個無法取代的設計師。
任何問題,都得從本質出來,曾經有用戶反饋,視頻會議界面的靜音和揚聲器這兩個圖標讓我感覺不出來當前狀態,不知道當前靜音和揚聲器是打開還是關閉的。當時我們第一反應是從視覺上去優化圖標,但是仔細一想,為什么用戶在使用微信或者是QQ視頻時沒有這種反饋,我們的視覺是參照業界樣式去設計的。后面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在點擊揚聲器的過程中視頻性能上沒有給予相應的反饋,使得用戶不得不通過圖標去獲得信息。
總而言之,交互設計并沒有很明確的界定,但是本質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