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岡倉天心所著的《茶之書》中有云:
“蓋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著美好——對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茁壯的緣由。
在純粹潔凈中有著和諧融洽,以及主人與賓客禮尚往來的微妙交流,
還有依循社會規(guī)范行止進(jìn)退,而油然出的浪漫主義情懷,這些都是茶道的無言教誨。
本質(zhì)上,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
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jìn)行的溫柔試探。”
02
在冷漠僵硬的世俗中,一種溫柔的試探,對于生命的延展,對于美的感受。
泡茶時以茶為基點(diǎn),然后感受到水,然后感受到山川河流,是美的連鎖反應(yīng)。
剛開始你會享受此刻泡的茶,然后是茶席,然后是茶器,然后再到茶空間。
你會側(cè)耳傾聽,你的直覺會讓你感受、沉浸到這個氣氛中,然后其它的東西也順其自然的察覺。
這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一個審美的沉淀,一個對審美的積累。
現(xiàn)在的文盲越來越少,美盲卻越來越多,而美盲卻在錯失生活。
03
《死亡詩舍》有一句話:
“我們讀詩、寫詩并不是因?yàn)樗鼈兒猛妫?/p>
而是因?yàn)槲覀兪侨祟惖囊环肿樱祟愂浅錆M激情的。
沒錯,醫(yī)學(xué)、法律、商業(yè)、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
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這是對美的追求,對人生意義的探索,也是對生命的捍衛(wèi)。
魯西西在《失而復(fù)得》說
“我最愛吃青春,愛情,和詩歌。
我就是靠吃這些東西長大的。”
也是這個意思,詩、電影、歌、茶,都是因美而生。
向美而生是人的本性,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唐時的繁華、宋代的清麗、明朝的張揚(yáng),都是美的見證。
04
當(dāng)然承認(rèn)生活的不完美是需要勇氣的。
然后在殘缺美中感愛生活,追尋美好。
有人不愿承認(rèn)生活的殘缺,有人因?yàn)闅埲北从^。
而殘缺和不完美,是真實(shí)的,具有質(zhì)感的觸碰。
你感受到它們的時候,是你的靈魂觸碰到粗糙的墻壁。
不要試圖去填補(bǔ)它們,去觀察它們的圖案和規(guī)律,
然后像一個藝術(shù)家一樣去臨摹、去添置成自己的畫作。
不愿承認(rèn)的人,始終在偽裝,偽裝得歲月靜好。
05
《我的前半生》里賀涵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
有錢、有才、有貌、還有格調(diào),他是理所當(dāng)然的男神。
他是萬眾矚目的焦點(diǎn),他永遠(yuǎn)可以不費(fèi)吹灰之力完成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情。
他可以讓所有女性傾倒,他有一個也近乎完美的女朋友唐晶,
他們是眾人眼中的金童玉女,但是后來他愛上了羅子君。
一個離異帶著孩子,雖然保養(yǎng)的不錯,但是三十多歲的女人。
他說因?yàn)樗退谝黄鹩X得放松,感覺到真實(shí)。
真實(shí)是什么,真實(shí)就是不完美,真實(shí)就是殘缺。
他醉酒后感慨自己裝了這么多年,連感情都是裝的,
因?yàn)椴辉赋姓J(rèn)不完美,因?yàn)楹ε潞ε職埲薄?/p>
生活絕對不是歲月靜好,只會是苦中作樂。
去承認(rèn)它,正視它,不是件容易的事。
06
而美的產(chǎn)生,正是因?yàn)檫@些殘缺。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而生活給了我們殘缺,我們卻從中尋找到美好。
在一次又一次對美的溫柔試探,我們感受生活。
美的感受是靠知覺和認(rèn)知一同構(gòu)建的。
就像一泡茶,從剛沖水,你就可以感覺到。
你的鼻子可以聞到茶香,你的眼睛可以看到茶湯的顏色變化,
你的舌頭可以感受到茶的甘澀,口齒生津,
而你的身體其它部分也會自然而然感受到美好,然后深深記住這樣感覺。
美的記憶是依靠身體來記錄的,自然而然。
07
喝茶是一種休閑愜意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需要有儀式感的文化活動。
倘若失去了具有文化內(nèi)涵的儀式感,便缺少了很多美感。
這種美感也造就成了古人的詩詞歌賦,還有禪意通幽的意境。
在這種美的熏陶下有了古人所寫的“山間茶熟,石上酒醒”的妙語。
“或會于泉石之間,或處于松竹之下,或?qū)︷┰虑屣L(fēng),或坐明窗凈牖。
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的意境和心境。
在美的文化里從來不缺少元素,
它們來源于生活里的儀式感和細(xì)微的觀察,
來源于一次又一次對美溫柔的試探。
欲達(dá)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泡茶,是一種對美溫柔的試探。
喜歡點(diǎn)擊關(guān)注易安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