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真實的,是持久的,
是我們所知道的最甜也是最苦的東西。
——夏洛蒂·勃朗特
我曾努力地去理解那個久遠的年代里的愛情故事,就像小城午后慵懶的陽光一樣美好的故事。可我至今沒有讀透過。
戰火紛飛之后,抗日戰爭勝利,土地改革,資本主義在中國成了過街老鼠,共產主義的在這片沉寂許久的土地上散發著新生的力量。曾祖母的地主身份遭到了打壓,土地歸農民所有,房屋產業被均分,那是一個貧寒年代里的落魄的地主的下場。
曾祖父是鄉里的教書先生,舞文弄墨,跟隨時代的潮流卻也淹沒在這潮流之中。他人云亦云的性格并沒能為這個沒落的家帶來些許真正意義上的幫助,入不敷出的現況和養育三個子女的重擔讓這個曾經光鮮的家庭成了他人眼中的笑談。
于是,曾祖母,那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大家閨秀走上了養家糊口的道路,她帶著十幾歲的外婆在路邊支起了賣菜攤,每天走十幾里路上街叫賣賺取家用,也是在這樣饑寒交迫的日子里,外婆和外公相識了。
他們的相遇并沒有什么可取的浪漫之處,有的只是“這菜多少一斤”的最樸素的開場白。外公曾經這樣跟我說,“我當時真的不知道,一個賣菜的鄉下丫頭會是我以后的妻子。”我想那時他也一定不知道,他的這份愛會歷久彌新,在歲月的洪流里變成一段佳話。
外公常去外婆的攤位上買菜,因為他說,外婆家的菜不僅新鮮而且便宜,不會糊弄人。我想,比起現在灑滿農藥的蔬菜,那時,青菜一定更綠,豆角一定更飽滿。
外公說,有一次,他去買菜的時候,正巧遇到外婆正在卸貨,她費力地把籃筐搬了下來,可是也許是太重也許是不留神,砸到了自己的腳,外婆也沒叫疼,安置好籃筐之后,自個兒做到臺階上揉了揉,這時碰巧有人來買菜,她二話沒說,拐著腿又開始做買賣。外公告訴我說,那時候他就覺得,這個姑娘的身板還真硬朗。
外公就這么喜歡上了一個賣菜的姑娘。
其實,外婆很漂亮,她從來不會保養自己,可是皮膚卻出奇的好,不像我,二十幾歲的人,臉一吹風一遇熱就紅彤彤的,像是熟透了的番茄一樣。而外公呢,年輕時候的他在銀行工作,愛穿干凈的外套,走起路來也要挺直腰板,比起現在的小鮮肉可沒差到哪里去。
外公和外婆的交往和相互愛慕就在這一來二去的買菜和買菜里延伸出來的,他們沒有浪漫的燭光晚餐,只有街角五分錢一碗的咸豆花配一根油條,他們沒有手牽手一起漫步風情的海灘,只有牛背上外婆清亮的山歌,他們更沒有鉆石戒指的相互許諾,只有狗尾巴草扎起來的花環。他脫下干凈的外套,掄起袖子幫外婆賣菜,他從羞于開口到大聲叫嚷,為了站在身邊的這個人,他好像脫胎換骨了一般,變得和從前大不一樣。
而這些零零碎碎的記憶都成了外公記憶里最浪漫的場景。
好的年華里,兩情相悅,結婚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想法。外公決定娶外婆的決定在他的腦海里也一天比一天更加堅定。
外婆是家里的長女,不能外嫁,需要入贅。而外公,又恰恰是家里的長子。他們的婚姻成了兩家人家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放在現在的背景下,這樣的故事往往是以分手收場較多,可是那個年代不一樣。
外公的母親對他說,如果要娶外婆,那么就此斷絕與家里的關系,以后的日子,生也好死也罷,都兩不相干。長子入贅,勢必成為他人的笑柄。這樣的事實是一個傳統老婦人怎么也不能接受的。
外公知道,他的母親是以此相逼,不想讓他入贅。在這樣兩難的抉擇里,外公進退維谷。每次向我訴說那段日子的時候,外公總說,那是他人生中做過的最煎熬的決定。
外公的母親原本盤算著這樣嚴厲的威脅應該可以挽回外公的心,結果,卻什么也沒有改變。
外公收拾行李離家的時候,他的母親沒有來送他。從此一去,多年也再也沒有回過那個家,直到我母親出生。
也許你們會說他不孝,可是,在我眼里,這是最真的愛情。在這樣的感情面前,一切都可以被原諒。
外公和外婆結婚了,一碗清酒,兩根紅燭。
有了外公的陪伴和收入,外婆一家的生活變得寬裕許多。他們一起扶持著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家庭,構筑著屬于他們的愛情。
外婆幫人洗過衣服,納過鞋底,做過保姆,外公也從一個銀行職員,變成也能上山砍柴磨刀霍霍的鄉野漢子。幾十年的歲月里,他們歷過災荒,有過病痛,從黑絲熬成白發,可是再也多的變數,唯一不變的是兩顆彼此羈絆的心。
后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兒女也都成家,幸福像花兒一樣開在他們心上。
但是,有些故事就跌宕在不可預料之中。外婆病了,巨大子宮肌瘤伴大出血。
外公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好像失去生命的支撐一樣。我知道,那時候的他一定是害怕了。
外婆最終也沒有能保住子宮。
自那次大病之后,外公對外婆就變了,變得患得患失,變得更加溫柔體貼,一有小病小痛就帶著外婆往醫院跑,絲毫不敢馬虎。外婆再也沒有干過重活,儼然成了一個大小姐,粗苯的外公還為了外婆學習烹飪,練就了一手好廚藝讓外婆都自嘆不如。
人性是很脆弱的東西,尤其是在經歷過生死的考驗之后。因為對這份愛情無比珍重,所以害怕失去,所以選擇加倍努力去呵護。
木心寫過這樣一句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外公和外婆愛了快六十年了,那曾經萌動的暖暖愛情,如今早已變成至死不渝的守望。他們在漫漫的愛情路上,慢慢扶持,慢慢鐫刻成永遠。那是我第一次相信在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愛情,抵過世間的阻礙,跨越滿路荊棘,只為獲得一個真實的懷抱。
家門口那顆石榴樹也是外公外婆一起栽下的,多年之后的現在,已經長得很高了,結了無數遍果實,就好像他們的情感,四季輪回,卻依然屹立著。
我的拙筆是寫不出他們愛情的千分之一的,我只能寫下,我看到的最動人的愛情故事,比起小城溫暖的陽光更讓我喜歡的故事。
你們聽,外婆又在嘮叨外公的酒喝多了,心臟病藥忘吃了,昨天懶惰腳沒洗就上床睡覺,還有,那句最甜蜜的稱呼“老頭子啊。”
大四實習護生,在職場中與生活周旋,偶爾寫文敘事筆下半真半假,常常夢游發呆到處癡癡蕩蕩。
勵志做最懶公眾號:余一。不過幸好,還有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