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56篇影評2018/1/28親哥拜/文《英式英語》
曾經覺得印度人和日本人說的英語很好笑,然而最近培訓才發現自己英語說的不錯,其實是個錯覺。很多習以為常的常用英語竟然都讀錯了,要不是成為培訓機構的老師,我想我應該是沒有機會糾正自己的發音。
當然,日常交流起來,這些都不是問題。沒有哪個陌生人傻到為你糾正英語而讓你尷尬,畢竟都是成年人了。這段時間讓我想到:之前我的普通話也不標準,特別是H和F開頭的分不清,因為地域性的原因,我們那邊的人都是那樣說的。 直到上了高中,鄰鎮的同桌問我“老虎(laohu)怎么讀?”“老虎啊”“那黃飛鴻(huang fei hong)怎么讀?”“嗯,黃飛馮(huang fei feng)”我還沒說完就引來一陣哄堂大笑,那時候正是青春年少,被當眾大笑也是挺沒面子的,但是讓自己暗自下決心改正這些錯誤的發音。 如同這次,糾正自己的發音一樣,并不是想為了證明自己,而是想糾正已經出現的明顯錯誤,改正就好了。
要說用正確的語言來獲得自信或者別人的尊重的話,《印式英語》應該被推薦。女主人沙希不僅僅是利用學英語的機會重新贏得了丈夫和子女的尊重,而且也讓他們懂了愛的首要條件就是尊重對方。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她學會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學會了英語,而是學會了愛自己。也只有學會愛自己后,她才能更加自信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影片中讓人觸動的一幕是,鬧鐘響后沙希第一個起床,料理一家老小的早餐,等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準備妥當后,她拿起了報紙,端起了咖啡準備坐下了休息一下的時候。老公起床了叫她,沙希,報紙,咖啡。她只有把端到嘴邊的咖啡放下,把手里的報紙送給老公。接下來就是伺候婆婆和老公的早餐,以及幫女兒整理書包,讓兒子起床刷牙,一家人吃早餐。但是,等所有的這一切都搞定后,她的那杯咖啡早就冷了。
之后,老公去工作,兒子女兒去上學,她開始在家做拉杜球,然后送給訂貨的客戶。于此對應的是,她先到美國為姐姐的女兒準備婚禮的時候,老公和兒女到了之后,早上起來,老公依然是叫沙希,咖啡,報紙。然而這時候她的表情是有些遲疑的。
如果沒有丈夫有意識無意識的說她生來就是為做拉杜球的話,沒有女兒嫌棄她的英語差不愿意讓他參加自己的家長會,和兒子說要是他考試不及格,就只能在家做拉杜球。如果她沒有到美國為姐姐的女兒準備婚禮,沒有遭受咖啡店店員的言語歧視,她不會下定決心學英語。 對她來說,她不是不愿意為家人做這些事情。而是她為家人付出了,不僅沒有得到家人應有的尊重,反而嘲笑她。她付出了愛,但是沒有收獲,反而要忍受他們的責難。
在外甥女的婚禮上,別人讓他妻子發言的時候,丈夫緊張的站起來說,她不會講英語。但是,他不知道,妻子偷偷的在學英語。 但是沙希站起來準備說的時候,丈夫和女兒有點不自在,他們怕妻子和媽媽在眾人面前丟人吧。沙希說,幸福只會降臨在珍惜幸福的人身上。家庭不會拿你的弱點去取笑你,去貶低你。家庭是愛和尊重的地方。聽完沙希的話,他們的表情看起來都很羞愧和不自在。
沙希借著對新人的祝福,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她能平和的說這些話,說明她這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收獲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一味地為家人付出不一定能收獲他們的尊重和愛,時間長了,他們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學會愛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是做拉杜球還是學英語,那才是最重要的。 關鍵是,無論任何事情,只要自己想做,沒有做不好的。
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她俘虜了一個法國人的心,兩人同樣都是廚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為愛人做美食。沙希為家人做拉杜球,法國人為她做法式點心。甚至,他們都為了對方去學了印地語和法語。法國人,當然能給沙希很多愛,也能和她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電影的主題很明確,她不需要愛,她需要尊重。
最后,盡管法國人一往情深,但是沙希感謝他的是,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讓她學會了愛自己,并且對自己有信心。最后,她還是和家人一起返回印度。在飛機上,乘務員問她要看什么報紙?她很自信的用英語問,有印地語的報紙嗎?沒有,那就算了。
印度電影少不了,大聚會時候的歌舞,這是他們的特色,這部電影也不例外的有這些情節。高興時有歌舞,低落時也有音樂。要說人與人之間是有不同的,但是對于感情來說,又是相同的,高興的時候會大笑,難過的時候會哭泣。
語言不僅僅是交流,而是說出自己的內心,捍衛自己的權利,以及獲得尊重。最開始的我們可能會因為普通話不標準而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可能會覺得自己英語口語不夠好,而不愿意發出自己的聲音。 那都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只有說出來,暴露自己的錯誤和缺點,才有可能改正。那有什么呢,是就是,不會就是不會,但是我可以學,我可以改正,我可以更好的把這些都說出來。有誰能說,自己什么問題都沒有,有誰能說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基本沒有。
《英式英語》這部電影,從女性的角度出發,雖然有些俗套的情節,但是情節設計的還算是巧妙,體現了覺醒的部分。最近這幾年印度電影以女性題材為主的,確實拍的不錯。 最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讓女主學英語,而且在面臨去參加畢業演講和被碰到的拉杜球之間的選擇,她選了重做拉杜球。她說,如果我在最喜歡地事情上都做不好,怎么轉戰其他地方? 這部電影也從側面反映了,家庭主婦,盡管沙希空閑時間還在家做拉杜球出售給別人,依然沒有贏得該有的尊重和理解。
所以,反映出一個問題,女人是該待在家里呢?還是出門工作? 這個問題是個國際性的大難題,無論哪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問題。電影,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是我卻明白了,當你為家庭付出的時候,知道愛自己,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些都不是你該擔心的事。
無論是在家做家庭主婦還是出門工作,你夠愛自己,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著,那才是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