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 ? 7歲的主旋律是孤獨與退卻,盡管他也有快樂的、生氣勃勃的時刻。他不再像6歲時那樣和你頂嘴,卻也不那么喜歡與人交往,而更喜歡自己獨處。
他往往記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來磨磨蹭蹭。對幫忙做家務不感興趣。別人要他做什么事時,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動。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園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著你說話,他其實都并沒有注意到你說的是什么,他可以對外界充耳不聞。他的生活充滿了感傷的基調(diào)。他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他,有意找他麻煩,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會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達理解外,不必將7歲娃抱怨家人虧待他看得太重。
父母和7歲娃相處的主要技巧
1,因為7歲娃悶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時,提前預報、指示明確、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贊美對6歲和8歲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對7歲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請注意這一點。
2,如果孩子回來告訴你同學老師如何討厭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簡單地當“錄放機”:“哦,你覺得同學們討厭你了。”你也可以試試追問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達你的傾聽與關注。
共情式的討論是最有幫助的。不過,注意避免過度的說法,比如說“老師是個小氣鬼”。因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覺,你應該接受他們的感覺,然后引導他們轉向積極、健康的一面”
3,假如你有非常簡單的家務讓孩子幫忙,他卻埋怨你“你總是叫我做這做那”,你可以這么回答:“哦,這些似乎是你份內(nèi)的工作,我們是不是能計劃一下,以便做起來得心應手些?”使他不致斷然拒絕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導的機會。
4,孩子對你充耳不聞時,你需要前確認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說什么,“你聽見媽媽說什么了嗎?”
5,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項規(guī)則,那么請你一定堅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脅而不見行動。那樣等于培養(yǎng)你的7歲娃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因為7歲娃的心思總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會覺得你的娃反應很慢,很磨磨蹭蹭。這會很考驗我們的耐心。也很需要我們有充分的耐心。發(fā)脾氣啦,教訓啦,都不會見效,因為,并不因為你脾氣發(fā)得足夠大,孩子就能從7歲年齡的特點里跳出來。這很違反孩子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歲了的媽媽們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備的第一條黃金律是“耐心”。你首先需要確認你的7歲娃的確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完了請他重復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萬別光火。假如你實在沒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媽媽需要牢記的第2條黃金律,是“想得開”。這是針對孩子什么都望壞的方面想象的特殊心理和行為。假如你家娃以為你想毒死他,算了吧,你一笑了之,別跟他上火:“你說什么?!你老媽我要毒死你?!你覺得我很后媽嗎?!你太傷我的心了!”云云。假如孩子,哦,不用假如,幾乎很肯定的了,你孩子控訴他的朋友怎么欺負他了,他的老師怎么專門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怎么疼得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之類之類,你當然不必很當真地去找朋友家長、找老師、找醫(yī)生,去說個明白。
還有呢,他和朋友相處時,不那么在乎輸贏了,不那么賴皮了,不那么容易一怒而發(fā)沖冠了。假如有了沖突,他更容易采取的行為是“我惹不起你還躲不起你啊”地退到一邊去。因此打架或者惹事生非是肯定少了很多。對了,最讓我在意的,是據(jù)說,7歲娃很在意上學不遲到,作業(yè)及時完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啊,我向往著7歲的羊羊,早上不用我催他起吃飯,放學不用我提醒他要寫作業(yè),家里的衣物啊玩具啦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滿屋子鋪灑得沒處落腳。
不過呢,假如孩子太擔心上學會不會遲到之類的,你需要幫助孩子減輕他的心理壓力,舒緩他的焦慮。比如和他一起記錄和計算時間,讓他確信只要鬧鐘在幾點響,他就肯定有充足的時間穿衣服吃飯。你還可以頭天晚上和他一起把早上要穿的衣服收拾好,書包收拾好,讓他放心。
大約最讓皮皮媽苦惱的,是據(jù)說,7歲娃有追求完美情節(jié),表現(xiàn)之一是他們寫作業(yè)時會反復擦啊擦啊,一點不滿意就擦掉重來。皮皮6歲時就這么擦啊擦的,到了7歲,也可能走過了“擦擦情結”,阿彌陀佛;但也可能是平常孩子的“擦啊擦”的平方甚至立方。但看皮皮媽的造化了。而我呢,我則向往著7歲的羊羊不再需要我來替他擦掉實在太“鬼畫桃符”的粗糙字跡,讓他重寫整齊些了。
對了,這時他們的字跡會小很多。這是因為,孩子從這時候開始,懂得在意別人怎么評價他了。準確地說,他開始很在意老師怎么看待他,開始有心想做個讓老師滿意的好學生。所以,他在意上學不遲到、作業(yè)要寫好了。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間的時候了。這就是他喜歡把自己的東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夠,這時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屜、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了。喜歡養(yǎng)生保健,育兒,家居,做飯等內(nèi)容的朋友可以加我個人威信:baibaonang3語音溝通更方便!
讀書如此,在外面淘氣也如此,不累到他最后忽然精疲力盡,他不知道自己停的,比如跳繩也跳它個幾小時!我忽然想起我婆婆說,我愛人小時候經(jīng)常在外面瘋到“脫力”,回到家整個人都虛脫了的樣子,很久緩不過勁兒來。也許說的就是這個吧。因此,你也需要關注孩子不要跑啊跳啊的一直到他最后“脫力”,而是早些讓孩子停下來,換個活動。
7歲娃凡事往壞處假想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他很在意別人,(尤其是你),對他的評價,擔心別人(或者你)看不起他、討厭他。因此,當你的孩子用一些很負面的話語來“對付”你時,比如“你怎么老是叫我做這做那的”、“你總是嫌我不好”、“我討厭你!你也討厭我!你從來都不喜歡我!”時,你最好不要和他分辨,“我哪里給你很多事情做了?”、“我沒有總是嫌你不好的意思”。不是有個俗語叫“越抹越黑”嘛。
7歲娃的身體狀況比6歲時好很多,不太那么容易生病了,謝天謝地。吃飯也規(guī)矩多了。睡覺呢,則兩極分化。一部分孩子一沾枕頭就呼呼大睡,另一部分孩子卻能在床上“烙餅”似地折騰一個多小時。夢少了很多,孩子睡得很踏實。不過,不少孩子會忽然變“嬌氣”了:怕黑,或者怕這怕那。這很容易理解啊,7歲娃不是很愛幻想,而且很容易往壞處假想嗎?因此,他會把一件衣服的影子想象成一個壞蛋或者鬼怪藏在那里。這時你當然不能譏笑他“你怎么比你小時候還膽小呢”。相反,你要給予更多的體諒,比如已經(jīng)分床了的,入睡前陪陪孩子,或者給孩子留盞燈。
因為7歲娃往往沉浸在自己內(nèi)心世界中,他很容易“忘事”,比如你叮囑他做個什么事情,他明明答應了,到頭來卻忘記了。那就反復多提醒吧。總之,耐心些,寬容些。還有,因為7歲娃追求完美的傾向,他的創(chuàng)造力可能因為追求完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這其間的孩子向你展示“藝術大作”的頻率會低很多。不過,另一方面,恰是因為他的追求完美的傾向,這時的孩子比6歲時容易“受教”多了,他會樂意接受你的指教、批評,從頭再來一遍,而不再像6歲時那么容易生氣、沒有肚量了。
雖然道德觀念的建立要到8歲才開始形成,但7歲娃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開始在意不能去拿別人的東西(雖然偶爾他也還是會拿);不能說謊、騙人,做錯了什么不去抵賴、推委;而且他會很有意愿地遵守規(guī)則,恪守無誤。他也很在意公平,因此他常埋怨的一句話往往是“這不公平”。對了,7歲娃對“性”的興趣減低。6歲娃熱衷于“結婚”,玩“當醫(yī)生檢查身體”游戲,7歲娃則不會這么玩了。甚至他們也很少用“雞雞”“屁”“屎”等的所謂“臟字眼”了。
8歲
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喜歡往外跑,行動敏捷,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也就是說,道德意識的建立,從此開始。能迅速地完成你交代的事情,甚至喜歡飛快地做完,以博得你的稱贊。他還能對自己完成的事加以總結和評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我批評。
他和媽媽的關系很是親密。6歲娃會和媽媽頂嘴,7歲娃會埋怨媽媽,8歲娃則喜歡黏著媽媽,察言觀色地取悅媽媽,甚至可能做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事來討好。因此,這時的他深受媽媽的影響。
只要媽媽能維持舒暢的親子關系,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懷和關注,與8歲娃相處非常容易。往往,媽媽只要看一眼,就足以遏止他的調(diào)皮搗蛋,不再需要任何說教。
因為8歲娃非常在意和媽媽的親密時光,因此你可以利用這一點和孩子好好協(xié)商,比如說好孩子做了某件事以后,你們可以花些時間一起做些孩子想和你一起做的事。孩子想滿足你取悅你,其實是他對你的稱贊、時間、關注、喜愛非常渴望。因此你要多關心他,不要吝惜贊美和鼓勵。
8歲娃對善、惡、是、非已經(jīng)有十分清楚的概念,開始建立起道德意識,開始思考比較抽象的觀念。他向往成為好孩子,努力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努力想達到他們認為的父母的標準。
盡管8歲娃仍然喜歡吹噓、夸大其詞,但是他們已經(jīng)能區(qū)分事實與幻像的不同,而且在重要的事情上,他們確實會說實話。
他很在乎“自己的”東西,喜歡獲取、交換、處理自己的東西。對錢的喜愛可能驅(qū)使他去拿家里的錢,或者甘愿為父母做事來賺錢。因此錢對于8歲娃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行為誘因。典型的8歲娃通常朝著理性、良善的道德意識去發(fā)展。不過,畢竟是孩子,父母應該接納他們一些小的過失。
8歲娃的第一個“招牌特質(zhì)”,是性格外向而開朗。這和7歲娃的沉郁退縮完全相反。他充滿活力,特別能跑能跳能折騰,喜歡沖上去迎戰(zhàn)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不僅如此,渾身充滿活力的他做起事來爽快多了,這也和7歲娃磨了又磨拖了又拖截然相反。另一個和7歲完全相反的,是忽然變成話匣子了。他變得很能侃,也很能夸張,講他的經(jīng)歷或故事時,語氣啦表情啦用詞啦描繪啦,都很戲劇化。
他什么都快。說話快,讀書快,寫作業(yè)快,穿衣服快,吃飯狼吞虎咽,甚至在鋼琴上也手指翻飛。因為做事情圖快,他可能會做得滿粗糙。可是,他并不樂意自己做得粗糙,這是因為他還的第二“招牌特質(zhì)”:審視。他審視自己,審視別人。他對自己對別人的要求都忽然嚴格起來,甚至可以說是很苛刻。這種“審視”也使得他對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有相當準確的判斷。
這“審視”二字帶給8歲娃的另一個里程碑式的成長,是他們開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觀念,開始白事情與事情之間的因果關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規(guī)矩。他對好與壞的觀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許怎么做,而是根據(jù)他萌芽的因果邏輯關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觀念。在此之前,孩子對“好”與“壞”的判斷來自于父母“準許”或者“不準許”。8歲娃對“對與錯”的看法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好與壞”的兩極,他的思維開始豐滿起來。
他固然能吹能侃,真遇到重要事情,他更傾向于說實話。他這時其實已經(jīng)很知道現(xiàn)實與幻想的不同。他對魔術一方面仍然很著迷,另一方面卻也開始不那么真的相信其“魔法”了。他一方面仍然希望圣誕老人真的存在,另一方面也隱約了解他的父母大約不會把他的“禮物清單”上的玩具全買給他。
他很在意他對自己的感覺,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感覺。他會豎著耳朵聽大人聊天時怎么評價他,或者揣摩他們說話時的臉色,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夸獎。對別人的批評則非常敏感,因為他真的想而且在乎他做得好。于是當他受到指責批評時,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責怪別人的不是,好讓自己容易承受些。不過,一旦真是自己理虧,他又會誠懇地道歉,并承諾“以后不再怎么怎么”。
8歲娃非常黏媽媽,是情感上(而不是生理上)最需要媽媽的年齡。他這時非常需要媽媽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對話、游戲。他總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包括一起勞做、玩耍、聊天、讀書,這他覺得他“全部占有”著媽媽。他不但要求媽媽能按照他的心意滿足他的需求,也要求自己按照媽媽的心意滿足媽媽(而且,是他自己認為的媽媽的心意)。這使得他會察言觀色曲意逢迎,以討媽媽的歡心。媽媽無論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撥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全心全意滿足孩子。
“全部占有媽媽”的心理需求。這會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對媽媽的心理依戀期,為孩子坦然走向9歲的獨立打好基礎。媽媽也不妨利用孩子特別愿意“全部占有”媽媽、也一心討媽媽歡心的心態(tài),和孩子約好,如果他做了什么什么,那么媽媽就和他共享一段全身心投入的“親情時光”。
8歲娃的“時間觀念”比過去大有進步,再加上8歲娃特有的“快捷”,他做事情利索多了,而且很在乎按照時間表完成任務。比如早上不用你催促就知道準時去上學,甚至知道利用學校公告欄中的每日計劃來安排他的學習和活動。不過,晚上睡覺則仍然要你敦促,也許他覺得遵守睡覺時間遠沒有上學不遲到來得重要吧。
他開始對“過去”感興趣,喜歡了解歷史,并且能夠理解那是發(fā)生在很久遠以前的事情。盡管,對這個“很久遠以前”的概念仍然有些懵懂,很有些“關公戰(zhàn)秦瓊”的感覺。
他這時充滿了探索與探險的興趣。空間感覺也擴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徑上搭乘公車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區(qū)內(nèi)的探索范圍越來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別人的私院里。他喜歡地理,喜歡研讀甚至利用地圖。
8歲娃對錢越來越感興趣。盡管他大都很誠實,卻也仍然會出現(xiàn)偷偷拿媽媽的錢去應酬朋友的事情。如果給他機會,他很愿意掙錢,比如幫家里做事情。他很在乎“自己的”東西,很需要有“自己的”地方來收藏他的東西。不過,這并不等于他會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得整整齊齊。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房間,你可以肯定那一定是亂糟糟的。
8歲娃的健康狀況比7歲更進一步強壯了很多,這時的孩子因為生病而缺課的狀況已經(jīng)很少了。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8歲娃太勇往直前,也太著迷于探索探險,孩子受傷的比例,(包被大街上的汽車撞傷,以及從房檐上跳下來摔傷),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媽媽們需要對孩子的安全予以足夠的關注。對于死亡,8歲娃從過去對這一現(xiàn)象的恐懼,變得對探索死后會怎樣感興趣。他甚至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將來有一天也會死的概念。
父子關系這時比母子關系要輕松些,因為8歲娃對爸爸沒有什么“占有欲”。他很喜歡和爸爸一起玩,而且很崇拜他。在孩子7歲到8歲的這兩年間,父子關系應該是黃金階段,爸爸應該盡情享受這美好的時光。當孩子對媽媽“索要過度”而讓媽媽精疲力竭的時候,爸爸的介入可以讓大家都好好透一口氣。
8歲娃對父母之間的關系很敏感。父母有矛盾,他會焦慮;父母很親熱,他又會吃醋。他對家里發(fā)生的事業(yè)開始關注起來,包括關注大人的電話、信件、閑聊。他試圖找到他在家庭中的位置。和兄弟姐妹的關系滿復雜。簡單地說,他和比他小好幾歲或者大好幾歲的孩子能相處得很好(11歲的孩子除外,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跟誰都過不去),愛惜小的,仰慕大的。
可是,跟他年齡相近的(尤其是2歲上下)的孩子則有很多沖突。他會嫉妒哥哥姐姐能得到比他更多的權益(比如,可以比他更晚睡覺);他會很自私;他會跟小的拌嘴,嘲笑他們。別忘了,他對別人的預期和要求是很高的,比他小的弟弟妹妹怎么能達到他苛刻的行為標準呢。因此和弟妹之間的沖突尤其突出。還有,他要是受了“鳥氣”,真會回家拿弟弟妹妹撒氣。和朋友相處又不一樣。他很喜歡和同齡的孩子玩,喜歡和同性別的孩子玩。盡管他和跟他年齡相近的兄弟姐妹處不好,但是他很有意愿和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因為他的開朗與外向,他不難有大把的朋友(這又和7歲娃完全相反)。而且,這時的友情是真正的雙向友情,因為他不再單純以自我為中心,開始留意別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為別人效勞,也希望別人能像他一樣愿意回報他。他喜歡和街坊的一大群孩子玩,也喜歡足球、藏貓等一大堆孩子一起參與的游戲。飲食方面,他不但風卷殘云,而且胃口特好,什么都喜歡,挑食的毛病很少見了。餐桌禮儀比以前講究多了,尤其是在餐廳吃飯時,他會很在乎自己的良好表現(xiàn)。不過因為孩子的個體差異,有些孩子的確櫻桃小口,做父母的其實不必焦慮,只要醫(yī)生認為孩子健康就足夠。還有,當孩子太貪吃時,父母要有意限制,注意孩子不要過胖。
睡覺嘛,一則他們對睡眠的需要比以前更少些了(10小時足夠),一則他們也不喜歡上床去睡覺,往往討價還價要求“再玩一局”或者“再讀一章”。有些孩子仍然喜歡和父母聊聊天,有些孩子則自己直接去睡了。夢比以前更少。有些孩子很容易入睡,有些孩子則需要“烙餅”。這些“烙餅”的孩子早上往往賴床,需要父母多操些心。
典型的感受自我的方式,7歲娃喜歡退出外在世界而進入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困擾大多來自他對自我的感受和評價。8歲娃相反,他喜歡把這個“自我”放到外部世界中去,熱切地感受其中的一切。因此他的困擾則多來自與他的自我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碰撞。他不再以自我感受評價己,而是以他認為的成人的要求來評判自己。因此他會刻意要求自己滿足成人的要求,甚至曲意討好。
他之所以喜歡吹噓、申辯,可能就是因為他希望把自己放到這個外部世界中某個恰當?shù)奈恢蒙希@對于8歲的孩子來說顯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通過與外部世界的交往,通過更廣泛地與成人和朋友打交到,也通過電視等對這個世界的進一步擴展,8歲娃越來越清晰的意識到自己他人之間在行為以及感受上的相同與不同。尤其是越來越多地發(fā)現(xiàn)他與別人之間相同之處,這使得他從社會關系、情感、種族、宗教等各方面對自我的鑒別越來越明了。
這使他很自然地傾向與喜歡和他相同的人,排斥與他不相同的人。父母需要幫助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這種相同與不同的價值,接納他人的不同。因為8歲娃實在太勇于沖向一切挑戰(zhàn),他往往給自己設定過高的要求,以至于他自己最終達不到目的而顯得虎頭蛇尾。面對這樣的失敗,父母應該保護孩子不要因為這些挫敗而過于傷心,過于苛責自己。比如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設定合理的目標和要求。這對幫助孩子鞏固他的自信和自尊很重要。孩子大多從小愛收集各種小東西,比如小石子啦瓶子蓋啦什么的。到了8歲,他一如既往的保持他的“收集癖”;不過現(xiàn)在他開始關注質(zhì)量與類別,也開始和朋友儀器按照一定的類別以物易物,比如用他的小人書換朋友的小人書。不過有時這種交換會很“吃虧”,尤其會使父母在一旁扼腕。
8歲娃的身體姿勢比以前“中正”不少。比如寫字時頭雖然會偏左或者偏右(左撇子),但大都是挺直的。行走的姿勢越來越像成年人,還會有意識的挺直腰板,甚至會批評別人沒有挺直。和7歲娃相比,絕大多數(shù)的8歲娃變得喜歡上學,哪怕他的課業(yè)不怎么樣,哪怕他和老師的相處不那么和諧,因為他喜歡接受新的東西,喜歡接受挑戰(zhàn)。
放學回家,也和不愛說話的7歲娃相反,他喜歡事無巨細而且很生動地向你描繪學校發(fā)生里的事情。他現(xiàn)在變得很注意其他孩子在成績,也喜歡上課時能抓住老師的什么錯漏。他不但知道自己的長處,也能洞悉同學的優(yōu)缺點。他不再似以前那么依賴老師,變得越來越獨立自主,甚至還會去干涉其他孩子的行為。他上課的專著注力大大提高。不過,也正因為他很愛侃,很需要融入社會,他會花不少時間和他的臨桌“開小會”。要讓這個年齡的孩子等到下課再說他想說的話,那可是太難受了。
9歲
9歲娃可不好寫。他們的行為太變幻莫測,今天是一個樣兒,明天很可能徹底反過來。一分鐘以前還敏感纖細的要命,一分鐘以后卻可以膽大包天。剛才還心潮洶涌澎湃,轉眼就已經(jīng)靜如止水。你說哪個是真的他?都是。
也許,最招牌的9歲娃特征,是他進一步的獨立。
和8歲娃喜歡“占有”媽媽相反,9歲娃要“推開”媽媽,巴不得把她推得遠遠的,最好看不見她,更不想聽她啰嗦。他要自己當“司機”,一旦決定做什么事,那么他要按照他自己的方向,以他自己的方式,在他自己喜歡的時間,去做。一旦他要去做,他多半非常投入,而且很在乎自己做到最好。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給予孩子恰當?shù)莫毩⒖臻g,給予孩子恰當?shù)呢熑慰臻g,他們會很值得信賴和放手,而且往往愿意表現(xiàn)得最好。
再換句話說,如果他不想做什么,或者不想按照你的要求,不想跟隨你的思路,那么,你一定會覺得他很討厭,很倔強,很不講理。
再換句話說,如果你覺得9歲娃很跟你過不去,那么你要趕緊嬸嬸一下,“我給了他恰當?shù)莫毩⒖臻g了嗎?我給了他恰當?shù)呢熑慰臻g了嗎?
第2招牌特征,是他變得更“深沉”了。
當然,這是因為他更成熟了。和8歲娃相反,他不再滿天飛,不再什么都風風火火而且信心滿滿。他的顧慮多了起來,速度慢了下來,信心度也保守起來。
他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更細致,更細膩,更細微。感情方面也一樣,9歲娃對別人對自己的情緒與感情的感知更纖細,更準確。所以,假如你想掩飾你的某種情緒,比如表面上平靜溫和心里卻很不以為然,或者肚子里盤算著什么小九九,呵呵,我勸你不要太自信。
因為他的能力更加細致入微,加之他又很在乎自己做到最好,所以這也許是提高孩子分數(shù)的大好時光。哪怕做個除法練習,他也會因為內(nèi)心的驅(qū)動力而反反復復再三練習(而8歲的孩子往往為了讓媽媽開心而樂意表現(xiàn)得好些)。他心里真的有了一個目標,不論是去爬山,還是限時聽寫測試,事后他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問自己,“我達到目標了嗎?”
他很愿意接受新任務的挑戰(zhàn),而且喜歡“進入”之前先弄明白這次的行動有什么新的內(nèi)容。他不再像8歲時憑著一腔熱情“砰”地一頭栽進去,而是先思考,先做計劃。哪怕遇到相當難度的、或者要吃些苦頭的事情,只要他自己認定了他愿意接受某個新任務新挑戰(zhàn)或者新想法,他甚至能有本事發(fā)掘出自己更大的潛力來完成任務。
不過,不要以為9歲娃就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勞模。他一樣會因為“太難了!”而不肯接受任務;他一樣會因為失敗而埋怨別人做得不好。好在9歲娃這時對因果的判斷更加合乎邏輯,追求公平合理的意念也更加明確,所以,他對別人的責怪多半有道理,而且他也公平地責怪他自己,“這肯定是我干的”,只要他認為責任在他。
他的成熟程度已經(jīng)可以使他不那么在乎他正在做的什么被“打斷”,比如,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去轉一圈,回來以后又投入到剛才的工作中去。他不但有本事很快回到他剛才的思路中去,而且實際上他有這個心理驅(qū)動,敦促他把剛才作了一半的事情接著做下去。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對自己的性別意識當然越來越清晰。他們這時都很欣賞自己,也都同時很不欣賞異性,男孩嫌女孩陰陽怪氣,女孩嫌男孩邋遢惡心,比方說。總之,遠還不到“異性相吸”的階段。
時間觀念成熟到可以自己有意識地用時間表和鬧鐘來幫忙做計劃、做事情了,他們會把自己一整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這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等著他們。于是乎,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娃把鬧鐘擰得格外早,一大早就自己爬起來忙這忙那,你可不要感到奇怪喲。
空間概念成熟到可以自己搭乘公共汽車,去自己常去的地方,比如繪畫課,甚至是去診所做常規(guī)檢查。這時候你已經(jīng)可以放心給他一把鑰匙,讓他自己照顧自己一小段時間了。不過,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9歲娃畢竟還是小娃娃,沒有足夠的成熟度自己照顧自己太久。
孩子和爸爸的關系,哦,當爸爸們的可要聽仔細了,尤其是男孩子的爸爸們。這是孩子長到這么大以來和爸爸最和睦的黃金時光。爸爸在9歲娃心目中的形象這時非常的高大,受到孩子的日益敬重。娃們會為爸爸的工作、職業(yè)感到驕傲,甚至為自己是這個爸爸的娃而感到驕傲。他們對爸爸的置評或者欣賞越來越在意,也越來越愿意和爸爸混在一起,跟爸爸一起做事情,一起玩耍。盡管這時的孩子對來自父母雙方的指令都有抗拒傾向,不過相對而言爸爸的話似乎比媽媽的話要更中聽一些。南孩子和爸爸的關系尤其親密,不少家庭這時的組合應該是“父子”和“母女”。
9歲娃的行為差異,也是孩子們長到這么大以來最多不同的時段。比方說,
有的孩子很關注家里發(fā)生的事情,比如很在意父母在電話上聊寫什么。
有的孩子則好像根本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事情進行著。
有的孩子很在乎錢,有的很不在乎;
有些孩子巴不得花掉手上的每一分錢,有的則舍不得花一分錢;
有些孩子手很靈巧,做的東西非常細致;有的孩子則完全相反;
有些孩子喜歡各種運動,有些則盡可能避免任何大運動量的活動;
有些孩子喜歡看打斗激烈的電影,有些則不喜歡任何嚇人的場景;
有些孩子胃口特別好,有些則特別沒胃口;
有些孩子睡眠特別好,有些則睡不著、睡不香;
有些孩子做什么都手腳特別麻利,有些則顯然慢慢吞吞……
父母這時需要一定的“定位調(diào)整”,以適應不同與以往的新的親子關系模式。在此之前,父母與孩子的定位主要是“上下”的定位,父母關照(罩)著孩子的一切。但是,從現(xiàn)在開始,孩子對父母的仰視越來越少,對自我的看重越來越多。父母如果不能把自己“插手孩子事務”的水平線往下調(diào)整到與孩子“自己當司機”的成熟水平相一致的地方,那么親子關系的緊張一定不可避免。
在父母眼里,9歲娃仍然是小娃娃;可是在他們自己眼里,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孩子特別不樂意父母還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不樂意“我的小寶貝”這樣把他們當小娃娃看的語氣,尤其討厭父母以尊長自居倚老賣老。公眾場合孩子已經(jīng)忌諱“認親”,你如果想當眾抱抱他親親他,唉,你還不如殺了他吧。
這種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會隨著青春期的腳步,越走越遠。請做父母的記住,孩子向往成熟,孩子需要成熟,需要一步一步走向獨立,一步一步遠離母親的裙裾。對孩子的這份成長需要和渴望,做父母的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
當然,父母們也不需要擔心是否9歲娃和父母之間就一定充滿了硝煙。別忘了前面說過的,他們在乎自己做得最好,而且他們的邏輯思維、是非觀念、公平信念、心思縝密等等的發(fā)育都越來越成熟,所以,假如你發(fā)現(xiàn)餐桌上的孩子變得彬彬有禮,你也不要感到意外。如果你能對父母角色把握得足夠恰當,親子之間可以是很融洽和諧的。
還有,這時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于對自立的追求同時存在。讓你做好角色調(diào)整,并不等于讓你一下子徹底放手。孩子仍然需要你的愛,你的關注,包括你關注他在離開你的渴望與依戀你的關愛之間的掙扎。
9歲娃和兄弟姐妹的相處,總體上來說,更和諧。他會為自己的兄姐感到自豪,對自己的弟妹更多關照。年齡相差越大,這樣的表現(xiàn)就越清晰。9歲娃可以為了遇到麻煩的手足兩肋插刀。假如讓他照顧年齡很小的弟妹,你可以相當?shù)胤判模帽M職盡責,而且會很有耐心,很溫柔。
年齡貼近的孩子之間,爭吵攀比等等仍然是家常便飯。不過,程度上要輕得多。一則因為9歲娃對事理的公平心相當強烈了;再則因為后面要講到的與朋友的關系格外密切,使得他也沒有多少時間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處。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正是因為這份強烈的公平心,假如父母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是讓9歲娃覺得不公平,那可就真戳到了他的短筋上。
如果說8歲娃的生活中心是媽媽的話,那么9歲娃的生活中心就很有可能是某個特別的朋友了。8歲娃為了強調(diào)他的論調(diào)的權威性,往往說,“我媽媽怎么怎么說”,或者權威人物“張老師怎么怎么說”。現(xiàn)在長到了9歲,他變得認為某個朋友的話更具權威性,“石頭怎么怎么說”。毫無懸念,這個時候,從這個時候開始,朋友的話比父母的話更有份量,而且越來越更有份量。
他開始越來越在意朋友怎么做、做什么。朋友看什么電視;幾點鐘上床睡覺;幫家里做多少家務;等等。他們對朋友開始講“義氣”,會為朋友遭到父母或者老師的不公平對待而站出來打抱不平,也會在朋友遇到麻煩時出拳相助。正是因為朋友是他的生活中心,所以同齡人,尤其是他所屬的小團體,對他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9歲孩子兩點需要父母特別注意
1,雖然9歲娃離不了朋友,哪怕你把他扔到沙漠里他也有本事挖掘出一個朋友來,可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孩子會找不到朋友。這時,父母固然可以也應該幫助孩子,但,一味地推孩子出去,強迫他去交往,絕對是傷害孩子的好辦法。
2,既然你已經(jīng)知道你的話遠沒有朋友的話中聽,知道孩子的交往圈對他的影響很大,你就不能硬性阻止孩子和你不欣賞的人交往。你需要更多的寬容,更多的智慧。果說8歲娃的生活中心是媽媽的話,那么9歲娃的生活中心就很有可能是某個特別的朋友了。8歲娃為了強調(diào)他的論調(diào)的權威性,往往說,“我媽媽怎么怎么說”,或者權威人物“張老師怎么怎么說”。現(xiàn)在長到了9歲,他變得認為某個朋友的話更具權威性,“石頭怎么怎么說”。毫無懸念,這個時候,從這個時候開始,朋友的話,比父母的話更有分量,而且越來越更有分量。
在學校,9歲娃應該上四年級。四年級的功課是個飛躍,需要死記硬背得更少了,需要動腦筋思考的更多了。有些孩子會不太適應這一變化,而造成成績下降。
9歲娃不但在家里追求獨立,在學校里也一樣,因此,老師們也會覺得9歲娃“刺頭”很多。
9歲娃既然在乎自己做得最好,那么,當然,他們在乎分數(shù),在乎知道別人的分數(shù),在乎和別人攀比,和別人競爭。
9歲娃的另一個變化,是從喜歡一個老師而對某堂課感興趣,變?yōu)橐驗閷δ稠棇W科感興趣而喜歡上那老師的課了。
10歲
10歲娃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道德觀。這道德觀的標準不但來源于父母師長的教誨,也來自于孩子自我內(nèi)心的判斷。他在乎誠實,在乎公平。他認為偷竊和說謊是很讓人不屑的事情。
不過,雖然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實際做起來卻不一定能達到自己說的標準。比如,雖然他大體上是誠實的,但常常會隱藏部分事實。他也懂得了用善意的謊言來避免某些傷害,保存某些人的顏面。如果母子關系融洽,孩子容易自己和媽媽說他已經(jīng)做過的壞事。
他的最大特點是善解人意、友好親善。他們不但對父母敬愛和佩服,對朋友也和睦相處。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對事物的感受多半是平和而美好的。
通常,他是快樂的,因為他對自己抱持肯定的心態(tài)。他已經(jīng)十分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愿意表現(xiàn)出自己的最好。
他不但愛父母,也愛家中的一切,愛和家人一起活動,覺得自己的家是最好的。他愿意順從父母的管教,因為他認為他仍然需要依賴父母對事情曲直是非的判斷。
從10歲開始,“家庭”對孩子有了真正的意義。這時的媽媽的地位,又回到了5歲光景,成為孩子世界的中心。他不但依賴媽媽,而且尊敬甚至崇拜媽媽。他特別希望媽媽隨時在身邊,愿意和媽媽聊聊他學校和朋友之間的事情。他很能接受媽媽對他的期望,也樂意表達對媽媽的感情。
爸爸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爸爸的地位甚至會超過媽媽。媽媽是朋友,爸爸是偶像。由爸爸帶著一起打球、旅游,甚至隨意逛逛,都是他最喜歡的家庭活動。
和兄弟姐妹的沖突,通常是弟妹惹事生非,知道他忍無可忍時出手。父母處理這類糾紛是一定要查明事實秉公處理,給孩子一個“公平”,也讓孩子通過這些糾紛學得做人的道理。
“重要他們保持公平”,“不要管得太緊,也不要管得太松”,是他最喜歡的管教方式。
朋友也是10歲娃的最愛。他們幾乎每天都想帶同學回家玩。交友時他看重的是對方是否值得信賴。朋友圈還局限于附近鄰居或班上同學。男孩愿意表現(xiàn)得和同性朋友相似,和朋友保持一致;女孩間則多些糾紛與和好。與朋友相處時,公平是個重要的尺碼,他不但盡力做到對朋友公平,也要求朋友公平對待他。
“其他人會怎么想”,是10歲娃很在意的事情。
雖然他比過去平和、合作很多,不過生氣的時候,還是很有爆發(fā)力的。在學校里,10歲娃大都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甚至不愿意請假以免耽誤功課。他特別喜歡背誦,而較少進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歡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論。如果這時他背誦大量的詞匯,對他以后的思考會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