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唱、唱歌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利于消除疲勞,利于氣血暢通。
中醫認為,氣為血帥,氣有推動血液運行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哼唱,正是聲帶以及體內各肌肉組織、各器官疏導協調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氣的運動。
放聲歌唱不但可以增加面部肌肉運動,改善頸部、面部血液循環,還能增加人體的肺活量,減慢心肺功能衰退,被譽為“增氧健身法”。
唱歌還能使人的血液成分發生變化,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專家對職業歌手進行研究后發現,唱歌可以提高^體免疫系統中的蛋白質----免疫球蛋白A的濃度,進而提高人體免疫力。日本有個兒科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唱歌可以治療氣喘病。他和音樂家共同努力,創作了一套專門治療氣喘病的歌曲,通過大約兩周的唱歌訓練,讓氣喘病患兒的胸式呼吸自然轉為腹式呼吸,并很快恢復了健康。
患有"老慢支"以及老年性肺氣腫的人,若經常唱唱歌,咳嗽癥狀會明顯好轉,氣喘也會得到緩解。
這是因為人在引吭高歌或低聲吟唱時,總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不能換氣或喘氣,這時人體會自動用腹式呼吸代替胸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會增大肺活量,并減輕胸部壓力,達到治病效果。同時,唱歌能使人振奮,激發人體內的潛能,使之從靜止狀態轉入活動狀態,心跳加速,肌肉緊張,這些均有利于控制咳嗽、寬胸利氣。所以,我們平時不妨經常放聲高歌或低聲哼唱,從而達到凈化頭腦和調節神經及解除疲勞的目的,同時有利于氣血的流通,促進代謝。
醫學研究表明,打鼾與軟腭肌肉的孱弱無力有一定關系。國外醫學家通過研究證明,打鼾的人如果有選擇地唱一些能鍛煉嘴后部和咽喉部肌肉的歌曲,以增強軟腭肌肉的運動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打鼾的癥狀。
另外,日本川崎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唱歌可增加人體內免疫細胞數量,有助于老年人對抗癌癥。該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6名66歲~80歲經常參加合唱團及出席音樂會的女士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女士血液內含有免疫細胞的數量較一般健康成年人高出18%~25%。研究也發現在合唱練習,后半數接受研究的合唱團成員血液內含有免疫細胞數目更增加了14%。為此,專家提議,中老年人以每天堅持練習3次哼唱健康歌曲為佳。
百病生于氣,止于音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在中醫心理學中,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達到動蕩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 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
用樂如用藥
音樂可以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藥物治療一樣,對人體有調治的能力。
音樂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藥的各種特性。而且音樂需要炮制,同樣的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藥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
用音樂治療,也有正治、反治。讓情緒興奮者聽平和憂傷的樂曲,是最常用的方法,還可以使樂曲與情緒同步,幫聽者宣泄過多的不良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悲傷、以快節奏的音樂發泄過度興奮的情緒。
一、心:五臟中的君主
心臟通常不會偷懶,它一刻不停的搏動完全符合屬于火的特性。心臟掌控著精神和血液的循環,然而,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在減少的睡眠、很少運動的身體……無一不在傷害我們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臟系統的不適。
心常見不適:失眠、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舌尖部潰瘍。
屬心的音階:徵音,相當于簡譜中的“5”。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調》。心氣需要平和,這首曲子中,運用屬于火的徵音和屬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獨特,補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過旺,補火又可使水氣不至于過涼,利于心臟的功能運轉。
最佳欣賞時間:21:00-23:00。中醫最講究睡子午覺,所以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就要讓心氣平和下來。
伴茶:準備一杯紅茶,略加少量綠茶,可以補益心臟。
二、肝:五臟中的將軍
肝比較喜歡爽朗、豁達。我們如果長期被一些煩惱的事情所困擾,肝就會使我們體內的本該流動的氣處于停滯狀態,時間稍久,就會逐漸消耗肝的能量,產生種種不適。
肝常見不適:抑郁、易怒、乳房脹痛、口苦、痛經、舌邊部潰瘍、眼部干澀、膽小、容易受驚嚇。
屬肝的音階:角音,相當于簡譜中的“3”。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剛好可以克制體內過多的木氣,同時曲中婉轉地配上了較為合適的屬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養木氣,使之柔軟、順暢。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這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一來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準備一杯綠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順肝氣的作用。
三、脾:五臟中的后勤部長
脾是我們身體里的重要能量來源,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都來自脾胃,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能量供應給各個臟器。暴飲暴食、五味過重、思慮過度等都會讓我們的脾胃承擔過重的負擔,而停產。
脾常見不適:腹脹、便稀、肥胖、口唇潰瘍、面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宮下垂。
屬脾的音階:宮音,相當于簡譜中的“1”。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進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賞時間:在進餐時,以及餐后一小時內欣賞,效果比較好。
伴茶:準備一杯黃茶,略加少量紅茶,可以溫和的調節脾胃功能。
四、肺:五臟中的宰相
肺在身體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攜帶的氧氣都要通過肺對外進行氣體交換,然后再輸送到全身各處。也正因為肺和外界接觸頻繁,所以污染的空氣、各種灰塵、致病細菌,會在你身體抵抗力稍低的一剎那,占領你的肺。
肺常見不適:咽部潰瘍疼痛、咳嗽、鼻塞、氣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屬肺的音階:商音,相當于簡譜中的“2”。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于土的宮音和屬于火的徵音,一個助長肺氣,一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于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你的肺從里到外徹底梳理一遍。敬請各位愛好國學的朋友搜索公眾號"國學知音"品讀更多國學經典。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太陽在這個時間段里開始西下,歸于西方金氣最重的地方,體內的肺氣在這個時段是比較旺盛的,隨著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間,里應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準備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紅茶和黃茶,以起到生補肺氣,同時清除肺中雜質的效果。
五、腎:五臟中的作強之官
腎在身體的五臟之中,被認為是人體的儲蓄機構,我們身體里所有其他臟器產生的能量,在滿足日常消耗后,都會把多余的能量轉存到腎中,將來身體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夠的能量時,通常會從腎中抽調。長此以往,腎中的能量總的來講還是處于一種匱乏狀態。
腎常見不適:面色暗、尿頻、腰酸、性欲低、黎明時分腹瀉。
屬肺的音階:羽音,相當于簡譜中的“6”。羽調式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腎氣需要蘊藏,這首曲子中舒緩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經意間運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復的、逐一的將產生的能量源源不斷輸送到腎中。一曲聽罷,神清氣爽,倍感輕松。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這段時間在一天里是氣溫持續走高的一個過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響的,在這個時間段,太陽在逐漸高升,體內的腎氣也蠢蠢欲動地受著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時能夠用屬于金性質的商音和屬于水性質的羽音搭配比較融洽的曲子來促使腎中精氣的隆盛。
伴茶:準備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附加:音樂處方
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
欲解抑郁:請聽《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
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
促進食欲: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
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