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吉媽媽)
孩子參加作文課三個月了,我也想寫點文字總結總結,結果每天忙忙碌碌,碎片化的時間中,一篇文章竟然開了十來次頭也沒有一氣呵成,真是切身體會到了孩子平時寫作文憋不出來的難處。我以前還對他寫得疙疙瘩瘩很惱火,想想自己也不過如此,真是慚愧。
九月底在一個家長課程上聽說了有這樣的戶外讀寫課,既可以在戶外玩,又有人指導寫作文,我一聽趕緊要來了范老師的方式,三天后就趕上了國慶的課。第一次上時,一邊賞花,一邊聽講解,孩子興趣濃厚,表現出了十分大的熱情,當堂寫了大半,最關鍵的是我只要搬個小板凳坐在旁邊,偶爾孩子來說幾句話,我只要假裝點點頭就好。幸福來得太突然,我突然覺得那個中秋節很清閑。
不過六年級家長對時間的投入是格外焦慮的。這不,勵志社那次,孩子東看西看,也不知道認真做筆記,眼看著低年級的小朋友和家長們慢慢悠悠賞花賞草,老生們很淡定地高效地記著筆記——這一切在我眼里成了老牛身上的稻草。再趕回家,都一點半了,還一個字沒動,不是聽說當堂完成的嗎?回來寫?輔導孩子寫周末學校作文的情景一想起來就讓人倍感壓力。結果呢,那篇作文寫寫改改,花了近四個小時,氣氛還并不愉快。我心里那個著急啊,估計別的家長都不能理解。可是六年級啦,為了上這個作文課,保證閱讀,我們推掉了團課的橄欖枝,減掉了課外練習,上了好幾次,學校的考場作文似乎也不見什么進步,真的值得花一整天嗎?
?值得。我心中雖然焦慮,對這個答案卻從沒有否定過。
?因為從第一次,我就看到了孩子在戶外的放松,照在陽光下的他眼睛似乎也亮多了,腳步也輕盈了。從小到大,我們用快樂教育放養著孩子,每一個周末都在各個公園、戶外打卡,結果到了四年級,倍感壓力的我們,一會兒輔導班,一會兒又超級不耐煩,兩年無方法地折騰下來,親子關系一度跌到冰點,之前十年的各種玩,他似乎也沒啥記憶和感覺了。終于有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又來到了戶外,學習怎么觀察,還寫作文。
最讓我意外的收獲是孩子去赤山湖觀鳥時的表現。雖然骨折了,他還是想參加,說是寫作文也愿意,我還以為是因為小時候在外面野多了,一心想著玩,誰知道發現了他其實也很有上進心。每一個觀鳥、答題的機會,他都躍躍欲試。特別是和大部隊分開后等待的時候,我們都打算歇著等了,卻沒注意孩子的渴望和追求完美的態度。就像他的作文《遙聽大部隊觀鳥》打動了大家一樣,那一天,我也被深深地感動了。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個家長這么刻薄,長期和孩子相處,特別容易只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的地方,感覺自己是守著一臺機器的土作坊主人,沒什么高精尖的技術,卻總巴望著用最高效的途徑從這臺機器上榨取最大化的利益。如果說他的單純、投入,在林子里的沙沙風聲中讓我感動和欣賞的話,他后來手寫出的那兩篇觀鳥的作文,簡直就讓我淚目了,比任何一次都行云流水,書寫也是史無前例的端正,字里行間,覺得孩子寫作的時候是很幸福的吧。這么多年了,第一次發現竟然不需要我改動,或者說我竟然改不動,心里不免有些意外和驚喜。雖然后來的幾篇文章都需要反復修改,有時還要我幫忙調整語序,指出錯別字,甚至有的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定稿。但是不管如何,他都能很愉快、積極地面對寫作文了,解放了我,更解放了他,回歸到各人應該在的位置,難道這不是比做一套試卷更值得嗎?平時的小練筆嘴上表示煩躁,寫起來卻很專注。我想是因為范老師的材料和指導成功地給孩子搭建了寫作的腳手架,讓他敢往前邁步子了,并且還邁得很愉快。那么只要我們努力堅持,自己獨立行走的那一天,難道不值得期待嗎?
一眨眼一學期都要結束了,在這個班里我見識了很多優秀投入的家長,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有對孩子的規劃,也有對孩子的等待;有對孩子的指導,也有對孩子的鼓勵,加上范老師還不厭其煩地聽我的嘮叨,真誠地給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指導,我的變化并不比孩子小。見識了老師和小朋友們多種高明的寫作方法后,我很自然地閉嘴了——不能再瞎指導了;見識了家長們各顯神通后,我也端個板凳退后了——不能再瞎摻和了。陪讀的過程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雖然有時還是忍不住地焦慮、暴躁,但是通過作文課發現我的孩子原來這么想好,要好,就像給我打了一支長效鎮定劑。而我的孩子,也發現了自己原來也可以做的到,做得好,每周日也就變成了他最期待的一天。
因此,我們都會堅持下去。
赤山湖觀鳥
吳永吉 六年級
云兒一層層在天上玩疊羅漢,把太陽老哥兒一個人晾在天上。和風中的水杉搖擺著身體,湖邊的柳樹在水邊迎風梳理著自己的長發。構樹和烏桕樹也搖起了沙錘,美麗的赤山湖區眾鳥高飛,正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天空湛藍,茂密的樹林里,時不時傳來風鈴般的串串鳥鳴,十分靈動,讓人陶醉。“嘰嗚哇—嘰嗚哇--”這是南京最常見的留鳥八哥在歡迎我們來赤山湖呢!八哥黃色的喙上還有一小嘬毛,全身烏黑,羽毛蓬松。“哇!鳳頭鸊鷉!”我們一陣驚呼。“哪兒呢?”幾個同學四處張望。“在荷葉邊。”有個眼尖的同學大叫。就見這只鳳頭鸊鷉向下一個俯沖,潛入水中,不一會兒,它又從另一片荷葉群里竄上來,嘴里叼著小魚。它要干嘛?原來前面有它的寶寶---兩只小鷿鷈。它們倆慢慢悠悠地晃啊晃,突然,學著媽媽把羽翼一收,像魚兒一樣潛入水中。正當我們舉著望遠鏡尋找的時候,七米開外,一只叼著小魚的腦袋探了出來。這些游泳健將能潛水1分鐘呢!它們本是北方的候鳥,近年靠著自己極強的適應能力,定居在這個美麗的湖畔。據說春天它們還會一起在水上跳“芭蕾”呢!
水邊有一只穿著黃色“膠鞋”的小白鷺,立在灌木叢中思考。蘆竹叢后的電線桿上還有一只小斑鳩在好奇地打量我們。“嘰嘰”,小麻雀也來湊熱鬧了。就見圓滾滾的它晃動著棕色的身體,扇動著白色條紋的翅膀,在重瓣棣棠花叢中一蹦一跳,就像個小毛球,十分可愛。在稀稀疏疏的睡蓮旁,我們又發現了一只水雉---這可不是吸血的那個水雉,人家金脖子,細長尾巴,被稱為“水中鳳凰”呢!不過我覺得配色有點俗氣。不過左邊有高大的米黃色蘆葦,右邊有低矮的黃色月見草花,藍色牽牛花點綴其中,倒也有種和諧的美。突然,一只松雀鷹猛地出現!它一滑翔,所有的小鳥都嚇得飛走了。這只猛禽真是太霸氣了!
在一棵光桿樹上,兩只大喜鵲窩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你知道嗎?鳥兒們只在繁殖的時候才住進自己的“住宅”,平時都是在茂密的樹枝上擠在一起取暖,躲避貓頭鷹。赤山湖真是鳥兒的天堂啊。“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當我戀戀不舍地離開時,不僅想起:“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快來赤山湖觀鳥吧!
遙聽大部隊觀鳥進行時
赤山湖觀鳥是我期待已久的國慶假期活動,可惜前幾天我骨折了,我感到非常失落。幸好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爸爸媽媽同意推著我坐著輪椅來。
雖然濕地公園的路面坑坑洼洼,非常顛簸,但是仍然影響不了我愉悅的心情。我還看到了許多可愛的鳥兒。但是當老師用專業的高倍望遠鏡對準某種特殊的鳥兒,其他同學都一窩蜂擠上去,圍了個水泄不通,而我只能干巴巴的瞎猜。真是又羨慕又嫉妒,我眼紅得快成小兔子了。后來他們大部隊去上廁所,爸爸認為活動快結束了,就讓我呆在拱橋邊等。我想跟過去,可又沒辦法自己走。
等了好久也不見人回來,難道他們從別的路走了?突然耳機里傳來一絲聲響,“爸爸快過來!”我著急地大喊。誰知爸爸還在打那個漫長的電話。“媽媽,媽媽!他們在橋對岸的亭子那里看鳥!”我急嚷著。媽媽推著我,可是我們也不知往哪里走,像只沒頭蒼蠅一樣找不到路。沿著蒲葦叢,我發現他們與我只隔著一條河,于是讓媽媽帶著我飛快地跑進沿河的小路。
“停!有聲音了,我聽到了!”只聽他們在耳機里大喊:“哇,翠鳥!翠鳥!”我拿著望遠鏡四處張望,在哪兒在哪兒?一想到自己錯過了那么多可愛的鳥兒,我更加失落了。“媽媽,聲音變得不清晰了,快往左轉、停、就在這里!”剛沒聽幾句,耳機里的聲音又變得微弱了,我立刻讓媽媽調整方向,一會兒往前幾米,一會又往南歪。這時我又聽見耳機里的人在大喊:“松雀鷹松雀鷹!”哎,錯過了一只猛禽,那是多么不值得呀!可惜我無法飛到河對岸,媽媽又抱不動我,無法過橋。我只能聽著他們的聲音構思著這些鳥長什么樣。
突然耳機里的信號又差了,“媽媽快往右轉,回到原來的位置!就是這個位置,非常清晰。媽媽老師正在講句型呢。” 我一邊聽一邊指揮。小路是一塊塊凹凸不平的石頭鋪成,有時候輪胎嘎吱嘎吱直響,有時候輪胎又卡進石縫里,需要費很大的勁才能拔出來。媽媽一句話也沒說,生怕打擾到我。
我豎起耳朵,聽他們在石橋另一頭的廊亭里,一會兒指著那兒大聲呼喊,一會兒指著這兒大聲尖叫,每當看到可愛的鳥兒,他們都會發出一聲驚嘆,但是這些我都看不到!我多么羨慕他們、多么眼紅啊。我拿起望遠鏡,沒有目標地瞎看,卻只看到小路兩旁的蒲葦和一枝黃花,沙沙作響地陪著我。
當老師說課堂結束的時候,我非常失望,心想自己錯過了那么多的鳥,坐輪椅來真不方便。但我轉念又想,自己已經認識很多可愛的鳥兒了,還認識了好幾種植物,收獲也挺多。然后我便伴隨著嘎吱吱的輪子響,愉快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