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學長在簡書上發表的文章《8條建議,初入職場不怕,老學長帶你躲坑》,收到了很多簡友提問找工作的相關問題,因此老學長決定結合自己的工作接觸和個人經歷推出找工作指導系列,包括“如何制作簡歷”、“如何選擇職位”、“如何無領導面試”、“如何單面”、“多個Offer如何抉擇”等。
有感興趣、馬上開始找工作的同學關注我哦,文章將會陸續推出。
PS:老學長曾經拿過華為、聯想、移動、愛立信、法國液化空氣等公司的Offer,在聯想工作過1年時間,現就職于世一大,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工作。
言歸正傳,本文主要針對現在大三,馬上大四的找工作黨。
暑假剛剛開始,這估計也是你們人生最后一個暑假咯,so…做喜歡的事,陪愛的人,可以有一場酷酷的旅行,或者找一份心儀的實習,都是很不錯的最后暑假紀念。但是,暑假結束,大四開始,找工作就接踵而來了,因此,這個暑假,其實你最終要的事情是做好你個人的簡歷,這是推銷你自己的名片。很多同學不了解簡歷,感覺無從下手,老學長帶你來完整的認識一下:
一、簡歷的作用是什么?
1.讓HR了解你的個人基本情況,專業知識背景,個人能力;
2.讓HR從你的簡歷中發現你與所申請工作崗位要求相符的特質。
說的直白點,簡歷上的你所表現出來的和用人單位需求的基本match,讓HR覺得可以把你安排進下一輪面試深入了解,至此,你的簡歷就是一份合格的簡歷,它最重要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二、HR如何篩選簡歷?
先說一下HR的工作量,尤其是比較熱門的公司,到你們學校里進行宣講會或者通過郵箱、官網等方式投遞簡歷,數量通常是比較大的,幾百上千份是非常正常的,而這么多的簡歷基本上需要在2-3天內篩選完畢,繼而給入選者發出通知,進行二輪筆試Or面試。所以大家可以計算一下,對于每一份簡歷而言,HR瀏覽的時間基本在10s-1min之間,這段時間內決定了你接到的短信是“恭喜你,你的簡歷通過篩選,請于某某時間到某某地點參加面試”,Or “很抱歉,您的簡歷未能通過篩選,我們已經將您加入公司人才庫,敬請關注后續招聘”。
說白了,“人才庫”就是垃圾桶。
在這里各位同學應該首先搞清楚一個原則:篩簡歷只是一個能快速判斷你是不是“不合適”,而無法準確判斷你是不是“合適”的過程,合適度的問題還需要后面的筆試Or面試來補充驗證。
因此,在這個原則之下,HR篩選工作主要分為3步:
1、看基本信息,具體為學校、專業、年齡、籍貫,比如華為公司招聘集成電路工藝工程師,那么即使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高材生投遞簡歷,也不可能會通過,因此在上述四個方面不符合招聘單位要求的基本上會被加入“人才庫”,本階段耗時很少,5s左右足矣;
2、看個人經歷,具體為個人專業成績、所得榮譽、擔任職務、實習經歷等等,這里篩選的依據是你的個人經歷所體現出來你身上的特質(如領導能力、專業能力、性格),是否符合崗位要求,本階段耗時30s左右;
3、其他,具體包括自我評價以及其他,自我評價是很重要的自我推銷環節,在這里HR會看到你表現出來的特質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本階段耗時10s左右。
你的簡歷,HR只會看一次,pass掉的,基本就別想再翻身了。
了解了HR的工作過程,對于簡歷制作是不是就有的放矢了?
三、簡歷制作誤區
打動HR的理由有千千萬,但讓HR感覺到厭煩的,其實就這么幾點:
1、鴻篇巨制
有很多同學生怕HR不能完全了解你的美,因此制作了三五頁的簡歷,內容龐雜,形式混亂,貪多求全,恨不得把自己大學所有的事情都寫上,結果寫成了大雜燴,反倒讓人搞不清楚究竟應聘者究竟想表達什么,只會讓人覺得應聘者思維混亂、主次不分、目標不明,反而讓HR看不出你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HR是來工作選擇match的人才的,真心不想也沒有時間看你的個人傳記。
例如:投非技術崗的簡歷,關于技術的東西就應該少一些;投技術崗的簡歷,學生社團活動的東西就可以省掉很多。
PS:別把內容都寫成一段話,每一項都概括提煉主旨。
2、定性描述
簡歷不像文學創作,詞匯越豐富,就越會贏得HR的青睞,很多同學在簡歷里總結收獲和個人能力,往往喜歡用定性描述的詞語,如:很大,很多。
簡歷更像數學問題,需要理性和邏輯的思維,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論據充分是好簡歷的幾大特征,此時的論據就需要量化的表達了。
把每一項經歷——收獲盡量轉化為數字描述,比如你可能做過兼職發傳單,那應該寫清楚在幾個小時內,發放多少份傳單。
PS:當量化的論據豐富了,簡歷自然也會與眾不同!
3、華而不實
很多同學喜歡制作華麗的簡歷,如設計炫酷的頁面紋路圖案,彩打簡歷,附個人創意照片等等,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博取HR好感,但其實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HR的工作就是經常與簡歷打交道,一定是見多識廣,你的簡歷即使頁面再漂亮,也不可能一下子讓HR驚嘆折服,況且有一個隱患是每個人審美不同,你自認為炫酷的可能在別人看來很傻很天真,反而引起不好的印象,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啊,不是應聘視覺設計、藝術設計等職位的,真心沒有太大必要在這里show一把。
PS:能讓你得到工作的是自身特質和崗位的匹配,不要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4、一稿投天下
有同學會犯這個錯誤的主要原因是他認為已經把自己所有能拿上臺面的經歷大集合到了簡歷中,總想讓HR和面試官完完整整的看到自己閃光的每一個點,從而增加自己被hire的可能性。
但大家一定要清楚一個邏輯:并不是你所有的經歷和崗位要求都match,也不是你所有的精彩都讓HR interested。
因此,基于這個邏輯之上,你的簡歷一定要根據所投公司崗位要求不同,進行修改,這里所說的修改不一定是大修,個人基本信息是不需要修改的,主要是個人經歷需要修改,但你能拿出手的經歷說白了可能就那么兩三項,修改的含義在于根據崗位要求不同,從你的這幾次經歷里提煉出符合崗位要求的個人特質。
例如:某年暑假你可能參與過社會實踐,做某個課題的調研。那么如果你投“管理培訓生”一類的管理職位,你應該提煉出的關鍵詞是“團隊管理”、“任務分配”,描述重點應該突出你帶了幾人的團隊,如何給他們分配任務,制定調研計劃,如何考慮突發狀況制定應對策略,如何在推進過程中把握推進時間點,建立諸如例會制度等溝通機制;如果你投“市場營銷”一類的營銷推廣職位,那么你應該提煉出的關鍵詞是“如何調研”、“溝通能力”,描述應該側重于如何根據調研區域現狀制定調研策略,問卷如何設計,在face to face調研中應用了什么策略,使你的溝通更加順暢,最終達成調研目標。
PS:一定要針對崗位要求修改簡歷,哪怕只是個人經歷順序的調整,要把最適合崗位要求的經歷放在前面。
四、如何制作簡歷
一份好的簡歷定義其實很簡單:能讓你得到面試機會的簡歷。
因此在這個邏輯上,簡歷并沒有固定格式,也不可能有,制作簡歷其實是更好的迎合HR心理。老學長認為一份可以讓HR感到滿意的簡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制作:
1.頁面簡潔,一頁搞定
①標題,直接用你的名字就可以了,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標題,沒必要“簡歷”、“個人簡歷”等字樣;
②頁面布局簡潔,不同區域間盡量用分割線隔開;
③正文字號可以用11號,小標題用12號加粗,凸顯層次;
④字體建議微軟雅黑或者宋體,二選一,個人在聯想工作官方字體為微軟雅黑;
⑤頁面內容控制在一頁以內,各位同學可以拿一張A4紙盯著感覺一下,你的眼球只需要上下轉動一下,整個頁面盡收眼底;
⑥沒必要彩色打印,沒必要頁面底紋印花等新奇設計,除非你是應聘視覺設計、藝術設計等崗位;
2.內容簡練,邏輯性強
①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手機、郵箱、專業背景;
②應聘職位,這一項盡量寫上,原因有二,其一招聘公司到你們學校宣講會一般招聘職位很多,因此需要寫明,其二寫上應聘職位能夠顯現出你事先了解過崗位,給HR良好印象;
③不建議簡歷上附個人照片,除非你長得特別帥或者特別漂亮,讓人看一眼就心動,可以附1寸正裝照;
④校園經歷,如果你沒有特別多的實習、實踐經歷,那么校園經歷將是你最重要的陣地,一定要寫好這一部分,你引以為傲的專業課成績、學生干部、社團干部經歷,以及其他在校期間的出彩經歷,都需要好好梳理寫在這一部分;
⑤社會經歷,包括公司實習、社會實踐,HR其實是特別關注這一部分的,因為你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適應性、工作能力對于入職工作是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因此有這些經歷的小伙伴一定要認真去寫,沒有這部分的也不是特別致命,你的身份畢竟是學生,在校園里好好讀書,活動多也是情理之中的;
⑥自我評價,對于這一部分老學長個人觀點:如果你的個人經歷特別多,獲得獎項特別多,那就沒有必要寫自我評價,首先占用篇幅,其次個人評價HR肯定看過很多,你寫的天花亂墜還不如你之前某項具體經歷打動人心;如果你大學里是個老實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那么這部分你必須要寫,寫出你身上的某些特質,是你沒有通過經歷折射出來的,在自我評價里呈現給HR;
⑦其他部分,你所獲得的計算機、英語類的證書,這部分做一下排版羅列即可。
3.量化指標,定量描述
①少用形容詞,如良好的、不錯的、很多等,用數字指標描述,如50%、100人等;
②描述經歷事件直接描述,少用人稱代詞你我他;
③多用短句描述,盡量拆分長句;
④適當使用小標題歸納總結事件經歷。
一份好的簡歷一定是一遍一遍修改出來的,如果自認為可以下筆如有神,行云流水般寫完你的簡歷,那么一定是不夠完美的簡歷。下面老學長PO出自己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兩版個人簡歷,對比之下可以看出,本科簡歷的稚嫩,儼然就是車禍現場,歡迎學弟學妹拍磚!
老學長講了這么多,只希望能夠幫助暑假后開始找工作的學弟學妹們,有簡歷制作大神覺得遺漏或者不合適內容的可以留言補充。
另外送一個福利:有需要幫助修改簡歷的學弟學妹可以聯系我,我的微信號個人簡介里有,把你的簡歷發給我,老學長傾盡全力幫你修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