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跑步時,就在心里計劃好今早也要再跑一次再休息。源于感知到身體的輕盈和對想要跑步的念頭。
今早跑步的時候,我在心里盤算著如何才能達到跑一次全馬的能力?在大概十月份的鄭馬來時,自己能去嘗試嗎?去的話,這幾個月的練習如何制定?對了,我還咨詢針對自己的目前水平該選擇怎樣的專業跑鞋?……
生活真是個有趣的游戲,很多事情環環相扣,而你是那個站在生命中心的主角。
今年的運動目標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要專注讀書了。運動會是融入生活習慣的事情。
把要養成的習慣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直到有一天做著喜歡的事情并賺到錢。賺錢的另一個名字其實是助人。
說回讀書,手頭的《臣服實驗》是買來有一段時間的書了。這兩天才算專心看。它會是一本重要的書,分享幾句喜歡的句子。
無論發生什么,我都是不斷放手,不再抵抗。
我慢慢認識到,生命并不像我頭腦里的那個聲音企圖讓我相信的那么脆弱。人生還要有許多經歷,但首先你得愿意去體驗。最重要的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將生命中展開的事件歸功于生命本身。
生活給了我這些,我只是順其自然。我開始把所有這些看作生命的饋贈。
它讓我不要再把生命控制權交給那個充滿恐懼的自我。
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教給你一些東西,它們能促進你的成長。
人有很多限制,而最大的限制是頭腦中的限制。如何讓頭腦中的雜音平靜下來,出現真正的智慧是需要修習的。
隨心,聽從生命的指引去行動,去生活,去體驗這獨一無二的旅程意義非凡。
當寫下一些文字時,希望我能及時抓住每一個吉光片羽的靈感。因為當它們出現時,就是記錄的最好時刻,錯過就缺少很多那時那刻的溫度與光芒。
關于擁抱
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與別人有任何肢體接觸的人。比如正常的和朋友之間摟抱,牽手之類的肢體觸碰,這曾讓我很反感和抵觸。對自我界限的守護非常嚴格。當有機會體驗牽手或擁抱這樣的事情,我就有了很不一樣的感受。
曾經有幾年上學期間,我和一個性格完全迥異的女生,每次放學都手牽手去吃飯。現在想想,太不可思議了。
上周去奧體中心領馬拉松物料,很巧的是正好遇見了朋友也在。我們倆一起領完東西,一起坐地鐵回家。一路閑聊,在地鐵分開時,她輕輕地擁抱了我一下。坐下來,回想這個擁抱,心底生出很多感動來。這個擁抱很輕,也很暖。
還有一次擁抱是去年底和一位媽媽年齡一樣的老師擁抱。當我勇敢地和她擁抱時,就像透過對方在抱自己的媽媽。
這些少有的擁抱,像一個啟示,一個儀式一樣。我擁抱了對方,更似乎在擁抱過去不勇敢、弱小的自己。對方把她們的溫暖傳遞給我。
長這么大,你被多少人擁抱過?又擁抱過多少人?
平時女兒總會要求我抱抱她,睡前要說晚安。面對孩子的這些需求,小時候我可以很自然地做到,那是女性母愛最盛的時候。待她長大后,我是需要調試自己的狀態在那一刻讓自己變得溫柔、放松下來才能給予她溫柔的擁抱的。放下頭腦,練習感性的覺知,并追隨是我重要的功課。
身體的自然接觸是最能給人撫慰與力量的,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它們簡單卻最與心相通。
和你愛的人相擁,當作最后一次相見;說出你的愛意,當作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