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島遇見你
1.
珊珊和老公阿健吵架了,吵架原因很簡單:仲秋,到底去誰家過節?
她在電話里一邊哭一邊說:“我覺得他不愛我了。為什么不能留在青島過節?為什么非要回老家?他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說要疼我呵護我,現在這點兒小事兒都不依著我?!?/p>
珊珊的這種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她是家里的獨生女,兩年前父親去世了,現在家里就剩媽媽一個人。團圓的日子里,如果她不在家,阿姨就要一個人過節,想想都覺得落寞,她怎么忍心把媽媽一個人留在家里。
阿健呢?他是臨沂的,平時工作太忙,已經半年沒有回老家了。家里有年過七旬的爺爺和姥爺,有盼著見他一面的父母和姐姐。而且據說,在農村,如果兒子沒有回老家過仲秋,會被街坊鄰居嘲笑:娶了媳婦兒,忘了爹媽。
珊珊想和阿健回臨沂嗎?
她也想,想回去看看婆婆公公,想去地里摘花生掰玉米??墒菋寢屧趺崔k?爸爸已經不在了,如果她不留在媽媽身邊,媽媽多孤單。
阿健想和珊珊留在青島嗎?
他也想,想陪在妻子身邊,想不用勞累奔波。可是年邁的父母怎么辦?他們盼著他回家已經盼了半年。如果他不回去,他怕辜負了父母殷切的眼神。
所以,兩難全。
2.
傳統理念里,媳婦兒回婆家過節是天經地義,不可違背。稍有不是,就會被指指點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獨生子女的不斷增多,大家對過節回婆家還是娘家,也有了更加寬容和開放的態度。無論男女,誰家的孩子都是含辛茹苦養大的,要公平對待雙方父母。
其實,珊珊委屈的主要原因在于,她認為在她的男人心里,他的爸爸媽媽比她重要得多。所以,他選擇了回老家過節。
剛結婚的時候,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雖然每次都跟著老公回婆家,但是心里總會有淡淡的哀傷,想起在家孤零零的父母,就更不是滋味。那時候,我也覺得老公可能愛他的爸爸、媽媽和姐姐,比愛我更多一點。要不然,他怎么不敢主動提一下要陪我和我的父母在這邊過節呢?
可是,慢慢我懂得了:身邊的這個男人,除了是老公,他還有兒子的身份!
我對珊珊說:“今年仲秋,我和老公準備——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她驚奇得問:“那8月16號的結婚紀念日,你們也不能一起過了?”
“對啊,但是我覺得坦然又淡定。你想啊,我每天都可以見到他,可以和他吃飯、聊天、散步,他對我噓寒問暖,體貼有加。可是父母呢,盼啊盼啊,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將心比心,等我們做了爸爸媽媽,也會牽掛和思念,也會盼著孩子回家。為什么不能大方一點,抽出幾天來,讓老公和他的父母聊聊天談談心呢?我想他一定會覺得我很體貼,更加疼我的。與其用爭吵把他留在身邊,不如讓他回家,而且這幾天我還可以享受一下久違的單身時光?!蔽姨拱椎谜f。
“也是......阿健其實對我挺好的。我們兩個也可以這樣,還可以今年去他家,明年在我家?!鄙荷撼了?。
“這就對了。別瞎想,互相體諒。就算是過節沒有陪著你,但并不說明他不愛你啊。”我說道。
其實,在每一天平凡的小日子里,那個人也一直一直的在陪著你,逗你笑,陪你哭。
又何必糾結于那一天兩天的過節時間?
3.
如果仲秋,你的老公想老家過節,就大方的讓他回家吧。
因為:
第一.婚姻讓我們多了一個爸爸和媽媽,多了一份疼愛,同時也就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對待雙方父母,我們都該懷有感恩之心。
第二.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是一個兩個節日就能全部給予的,最重要的是那個男人在平常日子里對你的照顧和疼愛。
第三.《圣經》里說了:“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夫妻雙方,要相互寬容,相互忍讓,相互體貼,相互給予。
第四.作為一個女人,要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要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光。
事實上,適當的距離感和短暫的分開會為愛情保鮮。
第五.不要用愛去綁架一個人?;丶疫^節,并不是像找小三一樣的原則性問題,大可不必興師動眾,也不需要嘮叨和爭吵,兩個人商量著來就好。
第六.理解萬歲!
過節,如果你的妻子想要讓你留在她的身邊陪著她,作為一個男人,千萬不要抱怨和不滿,你要知道,那是因為她愛你,她需要你。好好和她溝通,你娶的并不是蠻不講理的女人,其實,她只是希望你可以多愛她一些而已。
4.
每個想回家過節的孩子,都是孝順的孩子。
不管是男方女方,如果他/她愿意不辭辛苦的,陪著你回家,一定是很愛很愛你;
如果沒有,也并不能說明他/她不愛你,因為我們除了是老公、妻子之外,我們還是兒子和女兒。
講真,其實他/她愛你的每一天,都是過節。
(原創文章,轉載請簡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