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微信小程序上申請了一個小店,迫不及待地想給好朋友分享。于是我在姐妹群里發了我準備開店的事情并推送了我的店鋪小程序。想讓大家幫我看看,然后提一點意見。隨后,我在群里發了一個紅包,表示感謝。
幾分鐘之后,微信提示有新消息。我趕緊打開,是兩個動畫表情:謝謝!盯著電腦屏幕,看著紅包陸陸續續的被領完卻沒有人說話。我心想是不是我的話沒有表達清楚。于是我又重新發了一遍:姐妹們,我開了一家小店。大家幫我看看怎么樣?提點意見唄。
群里鴉雀無聲,過了半天,終于有一個朋友說話了:晚上回去幫你看。可是幾天過去了,群消息依然還停留在這一句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為別人特別是自己在意的人無視自己的消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他們很忙,沒有看到我的消息;他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們一時忘記了……可是當發紅包的時候,這些人搶得比誰都快,明明沒有回你的消息,卻發現他們的朋友圈已更新了好幾條信息。
曾經信誓旦旦地說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如今即使都在一座城市也不曾有過交集。成年人的世界,找人幫忙發個紅包似乎就很容易解決,卻暴露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漠和疏離。
平時一起工作的的同事,找他們幫忙,如果只是發微信很容易就被人忽略,不理。打電話求助也是小心翼翼的,害怕被拒絕。但如果隨后附上一個紅包表示感謝,辦事效率和熱情程度絕對會提高很多。
為什么會這樣,是人情冷漠嗎?不,是關系不夠好。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發紅包給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人。有的人收到紅包,一言不發;有的閑聊幾句表示感謝;有的記在心里,有機會或請吃飯或在下一個節日又給發回來;還有的會發一個比之更大更有意義的紅包,只因為這份情意他們看得更重要。
每一個紅包的背后都有其特別的含義,而唯有懂它的人會抓住每一次機會加深朋友、親人之間的感情。
鄰居小婷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兒,家境也特別不好。從小到大,她的朋友就不多,但幾乎每一個都對她特別的照顧,而這一切還要來源于她的高情商。
有一次她打電話找朋友幫忙,電話接通被掛,朋友打了過來,結果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考慮到當時朋友還在讀研,沒有收入來源。事后,小婷給朋友發了個紅包并騙他說“公司群里搶的,分你一點”。
朋友沒有懷疑也沒有顧慮的收下了,但從此以后每次只要小婷有任何事情需要幫忙,他都會隨時相助,不計回報。他們的關系也相比之前更好了。
可見,紅包真的是一個好東西,它幫我們快速的解決問題,也幫我們認清彼此的關系。所以關系怎么樣,發個紅包試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