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緯21度的季節
《水滸》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功夫百科全書,我們對其中的很多故事早已經通過電視劇、小人書的傳播耳熟能詳了,什么林沖風雪山神廟啦,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啦,特別是武松的功夫最爆表,打虎、打西門慶、打蔣門神,小時候就有的為民除害、除暴安良思想,估計就源自于這些故事。
自從前幾年《新水滸》電視劇上演后,我偶看幾集發現里面的對話很古典——“娘子相待大官人則個”,電視劇里的臺詞居然也沒按現代人的語調來改編,東一個“則個”,西一個“則個”,我都懷疑原著是不是也這般做作了,于是就找了原著小說出來看(說真的,這書早買了,好象都買了10年了,但沒真正翻過,屬于的集郵性質,很多老板背后的書柜也是一溜的精裝書,估計也從未翻過),一看之下,才發現,被騙了30多年了。以前總以為這是108條好漢的故事,看完,才發現,這簡直就是108條人渣組成的黑惡勢力組織的故事。
看完,才理解為什么金圣嘆老先生說的“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是什么意思,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準確——這就跟一百份高考卷就會有一百種魯迅的解讀一樣。
我來給大家先說說論據。
1、梁山泊上,什么菜肴最好吃?可能大家沒留意,其實梁山泊這些人最愛的就是生吃人的心肝,吃這道“生吃脆人肝”,一般是吃酒吃得興起時,就抓來一個他們認為有仇之人,綁在柱子上,“但凡人心,都是熱血裹著,把這冷水潑散了熱血,取出心肝來時,便脆了好吃”,聽聽,什么叫吃著最脆?如果沒有多吃,會有這個總結?這只是一個吃法,另一個吃法,就是拿人的心肝來煮醒酒湯,類似于我們現在的海王金樽吧,這些人幾乎天天喝酒天天醉,這得喝多少醒酒湯?這得吃多少人?感覺人在他們眼里就是個雞鴨魚,不是能不能殺的問題,完全是如何殺的問題(見第32回)
2、說孫二娘做人肉包子,大家說惡心,但看看李逵是如何吃人肉燒烤的——“李逵拿起尖刀,看著黃文炳……,便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無片時,割了黃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頭領做了醒酒湯。”這一頓“梁山烤肉”,在李逵眼中估計不比巴西烤肉差,區別就是有沒有放孜然。(見第41回)
3、林沖為了不得罪高衙內,被流放后,寧可休妻,好讓高衙內有機會霸王硬上弓,進而換取自己有可能回歸正道的機會,這叫什么好漢?(第8回)
4、矮腳虎王英,每次下山搶劫,目標不是錢財,第一時間搶的是婦女,不管是否良家,還是官家,搶到后一溜煙跑回房間——“王矮虎是個好色之徒,見了,想此轎子必是個婦人,點起三五十小嘍羅……綽了槍馬,敲一棒銅鑼,下山去了”。(見第32回)
5、李逵殺人,不分好人壞人,只分活人、死人。在京城里逛花燈,鬧起事了,哪里人多,就沖哪里殺,老、婦、幼等跑不快,往往就是他的砍殺對象——“這黑大漢直殺到江邊來,身上血濺滿身,兀自在江邊殺人。晁蓋便挺樸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傷人。那漢那里聽叫喚,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所以你說這是什么好漢?前不久上海的協警摔老婦和幼兒,都被全國上下一片討伐呢。其實,其他被逼上山的“好漢”全部都不分青紅皂白地殺過好人,哪怕只是路過的,目的就是為了換取一份投名狀。(見第40回)
6、所謂的下山搶劫,基本上是不分官家、私家的,只要路過,全部是他們的目標,那怕只是幾口結伴出行的普通百姓,不給搶,直接就殺掉。
7、所謂的替天行道,其實是騙人的,以三打祝家莊為例的,其實就是有人搶了梁山泊的馬后,進入祝家莊販賣,結果梁山泊的人,看上人家的糧錢了,就以此為借口攻打祝家莊,類似于9.18事變,我懷疑日本當年就是看了這水滸才學到的一招。(見第60回)
8、為了讓秦明入伙,設計讓官府派人殺了他的妻兒小孩,然后介紹花榮的妹子給他當新妻,于是秦明又歡天喜地洞房花燭夜去,死心塌地入伙了。我去,我都不知該如何罵了。(見第34、35回)
9、時遷沒上梁山時,路過祝家莊,在落腳的旅店里偷了一個雞,被店家發現后“斥責”,結果感覺不爽,同伴的拼命三郎石秀一把火把人家旅店給燒了,這還不算,入伙梁山后,搬兵下來殺入祝家莊,這就是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的由來——一個雞引起的血案。所謂的好漢,有些人干的就是這種偷雞摸狗的勾當。(見第46、47回)
10、為了騙盧俊義上山,故意陷害他造反,凡此種種,太多了,用“令人發指”來形容,簡直是太仁慈了,應該是“慘絕人寰”才合格。
11、成語“逼上梁山”,一開始我也以為這些個好漢們都是被“官逼民反”而上梁山的,誰知看完原著才知,至少很大一部分是被吳用、宋江這兩個賤人設計陷害后,兩人逼上梁山的。那些有官職的被陷害、或妻兒被殺的陰謀都是吳用“如此如此”,然后宋江就“依軍師所言辦”而定的,所以誰最無恥?就這倆貨了,真是應了網絡流行語——人至賤則無敵。
12、招安后,打方臘時,這108人死傷無數,每死一人,宋江都哭,結果每次吳用都在說“生死人皆分定,主將何必自傷玉體?且請料理國家大事”。對吳用,我真的是很無言的,果然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啊,什么兄弟手足,只不過是墊腳的罷了。當然,也可以說在梁山上是兄弟,下了山就是為國效力的同事、上下級而已,這樣一說,好象吳用也不這么可恨了。(見第118回)
13、除了一些人渣以外,還有一些是好漢的智商我覺得都是欠費了,比如那個徐寧,為什么被逼上梁山的?被誰逼的?就是宋江叫時遷偷了徐寧的一件什么軟甲,結果在路上遇到一個似曾相識的人,哄這個徐寧去追,一追就是十幾天,還能有更欠揍的嗎?不要說當時了,就按現在的考勤制度,曠工15天都被開除了。(見第56回)
14、小霸王周通看上人家山下一美女,就硬是逼人家老頭把唯一閨女嫁給他,結果遇到花和尚,才得解圍。這還是“逼上梁山”后才干的,我覺得他們是把梁山當避風港而已,根本沒有被逼的愁苦。(見第5回)
15、在我看來,武松算是水滸里污點最少的人了,但他也是個殺人如麻的家伙。原著里說,施恩本來就是一個欺行霸市、專收保護費的家伙,后來,他的地盤被張團練請來的蔣門神占了,結果見到武松打架狠,于是央他幫自己出頭,來了一把黑吃黑,于是武松在殺了潘美媚、西門帥哥、王婆后,又連殺蔣門神、張都監等三人,殺罷后,感覺不過癮,“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是一死”,干脆把人家張都監家里的使女、丫環、唱曲的等無辜人士十幾口一并報銷,然后道“我方才心滿意足,走了罷休”。(見第29、30、31回)
16、知府很看重朱仝,特意把自己的4歲的小兒子交給朱仝看護,結果宋江為了逼朱仝上山(之前朱仝可是私放宋江等人好幾次的,這真是恩將仇報啊,絕對毀三觀),把那小衙內,被李逵活生生砍成兩段。根據書中描述,那個知府本來也還是一個好知府,就算是大人的事,怎就把第三方的小孩給害了呢?還有半丁點人性嗎?。(見第51回)
17、如果說起親人有病,我估計沒人能笑得起來,但在梁山泊上,管你什么親人病、老娘死,一概是浮云——“李逵拜了宋江,給還了兩把板斧,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因此殺了四虎。又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眾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得兩個活虎,正宜作慶。眾多好漢大喜,便教殺羊宰馬,做筵席慶賀”,你說這叫什么事,敢情老娘是你的,死了也就死了,并且死得還挺可笑,不礙咱其他兄弟尋歡作樂。(見第44回)
18、招安后,宋江被高俅等人設計喝了毒酒后,怕人壞他忠義之名,就叫李逵這個二百五過來一起喝,結果死作一塊。死了也就死了,結果吳用、花榮兩人又來陪葬,吳用是個王老五,死也只是一個人,問題是花榮是有嬌妻幼子的人,吳用都不忍他陪死,結果花榮這娘炮說“此事不妨,自有囊篋足以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意思是咱留有錢了,夠她娘倆吃喝的,不然改嫁也會有人要的。一個沒有親情的人,懂得什么叫義氣?反正我從整部書上沒找出花榮對宋頭領如何重情的原因,據說目前這是一個迷,不懂施耐庵、羅貫中為什么要創作這么一個人?(見第120回)
19、想想湊夠20條吧。宋江這家伙老婆都沒娶,但先養了一個二奶閻婆惜,結果被二奶一逼就殺人滅口,反上梁山。都說小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難道宋朝時都有這慣例?難不成是今天的試婚在宋朝就已流行?(見第21、22回)
20、說吳用是個智多星,其實論陰謀,也就是出些濫主意,搞得別人家破人亡逼上梁山落草而已,若論陽謀、行軍打仗,跟那個神機軍師朱武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比如打遼國時,人家擺出一個大陣來,結果宋、吳都在場,但就是看不出這是什么架式,結果朱武一看就認得“此乃是太乙混天象陣也”,吳用問“急切不知他陣內虛實,如何便去打得?”,結果朱武說“今日屬金,天盤左動,必有兵來”。但這不妨礙吳用坐第三把交椅啊,這跟現實中,領導的秘書易升遷的狀況是一樣一樣的。我可次是說秘書都無能,只是想說明,領導對秘書的信任超過其他人。(見第88回)
細細看完后,真應了一位朋友清歡說的:真相都是殘酷的。
前面說到的“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我個人的感受是除了小說本身描寫得過于血淋淋以外,還有極其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真實,這種真實不是那種現實主義的簡單寫實,而是把這個世界扒了一層皮的真實,進行了刻骨描寫的真實,讓人不忍在孩子的少年時代就讓他去看,避免對這社會產生悲觀的印象,或者人倫扭曲、三觀不正。
這個真實到什么地步了?可以說,它是寫盡了人性中的丑惡,而且是一針見血的那種,比如,潘金蓮與武松單獨喝酒時,說的那句“叔叔心里想喝,卻又不敢喝”。最關鍵的是,這本書還給出了解決問題的黑科技方法,如果有人把水滸看通透了,那在現實中混 ,絕對會如魚得水。
本文寫于2011年,曾使用其他網名在網上有少量發表,全文在企業內刊發表過,現在是第二次修改發表。
——END——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注明出處與作者,如果覺得有意思,不妨關注一下本微信公眾號:北緯21度漁人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