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生活在都市之中的我們,
看慣了城市燈紅酒綠的霓虹,
聽慣了車水馬龍的轟鳴聲,
習慣在鋼筋混凝間倉促地奔走東西。
卻在漸漸淡忘生命之初的地平線,
心靈深處那道純凈、自然的風景。
“香格里拉”一詞源于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那是個喜馬拉雅山麓的神秘之境,在那里,人們無需為生活操心,沒有衣食住行的煩惱,只有對智慧的探尋和精神上的富足。
根據書中的描寫,云南、四川多個地區對香格里拉究竟在哪爭論不休。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香格里拉,只要你能感受它的存在。也許,它就在我們口中經常提到的——遠方。
遠方,其實并不遙遠,只需你放下猶豫不決的心,哪怕它隱匿于群山之中,一路要經過大自然的重重阻礙才能到達。此行的初始源于一張照片,那是一汪清澈的海子,如同鏡子一般倒映著遠處的雪山,萬里無云的晴空仿佛觸手可及。
稻城,亞丁,牛奶海,那時候還沒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恰逢影片上映的時候,已經踏上前往稻城亞丁的征途,然而歸來之后再觀影,卻深感它沒有拍出亞丁萬分之一的美。
一波三折的川西之旅
從成都出發,行駛在很多人向往已久的川藏線上,穿越廣袤無垠的草原,翻越幾座高海拔的山峰,環過風光旖旎的湖泊,停歇風景如畫的古村落,經歷了一波三折,才終到達。
映秀
路過映秀時,天上下著連綿的陰雨,聽司機師傅講著512當年去震中救援的故事,一棟棟極具川西藏寨風情的三層小樓映入眼簾。看到災后重建的映秀,人們在這里生活,安居樂業、一片祥和的景象,心中仍難掩對生命逝去的哀悼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一折
從映秀到四姑娘山途中,有些路段因地質條件復雜仍在修建,導致S303映秀至耿達路段長時間單邊限行。排著長隊等了一個小時后,大多車輛都紛紛改道,走壩下坑洼不平的江邊道路繞過限行路段,我們也就這樣晃晃悠悠開了一公里坑洼不平、狹窄難行的路。
?四姑娘山?
一路上,天空始終都是灰蒙蒙的,山間被霧氣籠罩,沒有一絲放晴的跡象,唯有風中飄揚的風馬旗給群山帶來充滿靈氣的色彩。而驚喜的是當駛出漫長的巴郎山隧道,耀眼的亮光照射過來,一掃心底的陰霾,藍天、白云、雪山都如同調高了飽和度一般色彩艷麗。
?小金?
聽聞小金的蘋果很是出名,從巴郎山下來一路都是高山峽谷地貌,沿途瞥見許多農戶和果樹,由于要在天黑時到達丹巴走得匆忙,買了些秋天獨有的青蘋果帶走,對小金的印象也全飽含在這些生長在2000多米高原上,一口咬下去脆甜多汁的蘋果里了。?
?丹巴甲居藏寨?
“甲居”,在藏語里是百戶人家的意思。幾百幢藏式碉樓依著起伏的山勢,散落在綠樹叢中。清晨,大金川的濕氣升騰化作連綿不絕的云霧,使得藏寨周身仙氣繚繞,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溪流一起,繪成一幅田園牧歌式的畫卷。
?八美?
進入八美境內眼前豁然開朗,滿目高原牧場、田園式景觀。站在山頂俯瞰,視野從山谷中拓寬,遼闊的高原牧場上,牦牛、馬匹在悠閑地覓食,藏式民居點綴于山頭、田間。遠處的八美惠遠寺金頂依稀可見。
第二折
在即將達到塔公草原時,S215路面進行大修,早8點到晚6點限行,僅中午放行1小時,趕到木雅大寺門前管制點時,恰巧剛錯過時間。路邊有幾個看似當地人的小伙,司機師傅上去攀談,得知他們知道有條小路可以走,但是...什么?要收“過路費”每輛車500,這還是第一次遇見現實版的買路財...
不一會兒,路邊就停了一排逐漸壯大的“車隊”,好在風景不錯,隨即轉進旁邊的木雅大寺去看看。這是一個由覺母廟、喇嘛寺、佛學院和藏醫院組成的寺廟群,虔誠的人們圍著佛經塔一圈圈轉著,低沉而磁性的誦經聲不絕于耳,震撼人心。走一圈出來,買路財被司機師傅從500砍到50...不想繼續拉扯,交錢、走人。
?塔公?
塔公草原入口處更像是個停車休息的服務區,吃上一杯撒了白糖的牦牛酸奶,轉身望向對面山上,由經幡組成的一個個三角形風馬旗陣,密密麻麻地環繞著六字真言迎風招展,場面十分壯觀,給這里平添了許多神秘色彩。遠處的雪山與塔公寺飛檐翹角的金頂交相輝映,靜靜地宣泄著塵世的原生與真實。
新都橋?
塔公到新都橋的途中,路過一條不知其名的河,雕刻著五彩經文的山石遍布河水里、河岸上,大大小小、星羅棋布。10月初的新都橋,樹木還沒有完全黃透,但是對于在城市呆久了的人來說,已是美不勝收的存在。
第三折
到達新都橋的第二天早晨,正式踏上向往已久的318國道,行駛了大約20分鐘,再遇前方大批車輛停滯不前,經打探得知是前面拐彎處一輛小巴與SUV相撞,多人受傷等待救援。這個時候唯有耐心等待,望見橋下不遠更為艱險的老318國道,不禁對李白的《蜀道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卡子拉山?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等待,道路正常通行,繼續行駛上崎嶇的盤山公路,去連續翻越即將面臨的三座高山。最讓人暈眩的莫過于4000米的高海拔之上,那些連續曲折的回頭彎,也難怪這里不用山路來形容,而喚它作“天路十八彎”了。
相比之下,通往更高海拔的卡子拉山埡口的道路反而綿延平緩了許多。說它是山,卻更像是使人心曠神怡的牧場,星星點點的牦牛點綴著近在天邊的高山草甸。站在高山之巔,深深吸一口稀薄的空氣,極目遠眺,姿態旖旎的白云、連綿無止境的山峰,曼妙而寂寞,加之近處的草甸、帳篷,柴堆,儼然一幅似真似幻的畫作。
?雅江 一碗雜醬面?
過了卡子拉山埡口不遠,海拔4050米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開著一家名字霸氣的面館——“川藏第一面”,這里的面全部用高壓鍋才能煮熟。在經歷一路波折之后,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雜醬面,看到墻上青年旅社海報的宣傳語:“我向你走來,捧著一顆真心,我向你走來,帶著一路風塵。”眼眶里瞬間爆出無數顆星星在閃爍。說實話,面的味道已經不記得了,但是心頭的溫暖是永生難忘的記憶。
?海子山?
從理塘開始離開318國道南行,帶著些許不舍,也在心中埋下一顆進藏的種子。海子山是此程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夕陽西下,沿路看到大大小小礫石盤成的冰蝕湖泛著粼粼水光,石隙間荒草搖曳,荒蕪得如無人生存的星球,風陣陣吹來海子卻無所動,只見深深的平靜,想必這就是上古冰川億萬年來的力量積累,巋然而神秘。
稻城?
稻城的白塔群好似標志一般結束了一條漫長的征途,但到達不只為到達,而是在一路風塵仆仆之后,給了心中一個答案。這個答案也要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去領悟更深的意義……
亞丁是什么?
亞丁是什么,三神山,三海子,還是內心的徘徊,其實誰也不知道何為執著,而這里有你想象中的一切,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它沉睡在歲月的冰河之中,仿佛被時光遺忘了億萬年,至今還留存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讓人看到大自然最真實的靈魂,這里的每一幀都是純凈的記憶。
?央邁勇?
央邁勇藏語意為“文殊菩薩”,海拔5958米,在佛教中排在“三怙主”雪山之首。站在洛絨牛場上,森林、草甸、溪流相得益彰,冰晶玉潔的央邁勇屹立于遠方寬闊峽谷間,雪山之巔好似文殊菩薩手中的智慧之劍直指蒼穹。
?夏諾多吉?
夏諾多吉藏語意為“金剛手菩薩”是三座神山的東峰,海拔5958米,他勇猛、剛烈,神采奕奕地聳立在天地之間除暴安良。1928年,美國探險家洛克第一次見到夏諾多吉時,就被這座雪山所吸引,把他形容成展開巨翅蓄勢待飛的蝙蝠,亦比喻成西方神話中的雷神。
?仙乃日?
仙乃日藏語意為“觀世音菩薩”,是三座神山的北峰,海拔6032米。渾身浸透高貴氣質的“仙乃日”,如一尊慈善安詳的大佛,她右邊金字塔般的雪峰是白度母,左邊是綠度母飄曳著無數經幡,林立的冰角峰是眾多妙音仙女,她們彈奏著天籟之音,傳到了山背后的地獄谷中,讓地獄谷中的罪人聽到仙律而能循善,早日幡然悔悟,脫離苦海。
?牛奶海?
牛奶海又叫俄絨措,狀如水滴的古冰川湖。從洛絨牛場開始徒步上山,大約上升500米的高度,翻過4700米埡口,三神山完美綻放的時候,遠遠望去,蔚藍的牛奶海靜謐的躺在央邁勇雪峰冰川之下遺世而獨立,此刻,耳邊的世界變得無比安靜,只想深深呼吸這純凈的空氣。
?五色海?
五色海就在牛奶海斜上方100多米的地方,是與羊卓雍措齊名的圣湖。如不想翻越艱險陡峭的山崗,牛奶海旁邊還有一條稍微繞遠的山間小路可以到達。在湖邊堆起一個小小的瑪尼堆,祈愿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吉祥如意。傳說,有緣人還能透過五色海看到自己的前世和今生。
珍珠海?
從沖古寺出發,一路都是修建規整的登山步道,步道盡頭還可以近距離領略仙乃日的壯麗。珍珠海在藏語中稱為“卓瑪拉措”,由仙乃日的積雪融化而成,碧綠的湖面上閃著波光粼粼,如雪山滑落湖中的珍珠,透出無限清麗,令人目眩神迷。
無論是陶朱公筆下難尋蹤跡的“桃花源”,
還是希爾頓筆下消失茫茫山野中的“香格里拉”,
它們在哪,是否真的存在過,
與我而言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只要我們從容不迫地生活,堅守內心最初的信念,
那片凈土就一直存在于內心深處,從未消失…
何時,再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雪域高原上,用心去傾聽佛音的梵唱。
下一站,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