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之所以突然這么處心積慮地“飽嘗”歷史墨汁,其實是有源頭的。
之前,在2016年7月,看過冰與火之歌最后一集(好像是不記得了),里面布蘭通靈來穿越時空,查看異鬼前世今生,通過一幕幕快速回放歷史,瞬間讓人找到了方向,甚至通過這樣的途徑,預知到了異鬼已經即刻追來,不過表情確實異常淡定,也可能是預知有人來救。
據此,我突然意識到,原先的所以經歷,實際上都是在通過“歷史”來找到最佳辦法?!巴ü沤裰?,究天人之際”,的確沒錯。于是乎,立馬如癡如醉的在歷史人物上開始通讀,對那些看似不可一世,彪炳千古的人事,不過就是現在“成功學個人奮斗史”。越這么看,越這么像。
不過,也漸漸意識到有些人,無論是在當時,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不可理喻”,甚至可以說他“絕對是時空穿越者”。
這里,不排除那些的的確確做法迥異的人。簡直就是你根本無法想象,在那樣物質匱乏,交通不便,居然還可以人才輩出,成績斐然,震鑠古今,流芳百世,不乏先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想不到,也想不明白,只能解釋:他們是穿越者。因為,你無法解釋他們的行為。
老子,孔子,墨子,鬼谷子,以及其后的一些軍事家,縱橫家。這些人往往真的做到“四兩撥千斤”,難以理解。
另外,像王莽,諸葛亮,李淳風,袁天罡,劉伯溫等等這些人,更是具備現代人意識。可以想象:你拿著今天的智能手機,對著20年前的人講,是什么反應?更何況,在那個時代做些脫節的事,怎么可以理解?
雖然這類人國內外都有類似記錄,為大家熟知的,可能屈指可數。不過這類事還是層出不窮。
似乎又像,這些“超人”,是存在于我們身邊的。
我們通讀“史”,又到底“圖”個什么?
好比你今天上簡書,看到這篇文章,勾起你些許記憶,這一天就突然意外收獲至寶,喜出望外?
還是滿足自己一覽乾坤巨變前的“鳳鳴龍吟”征兆,那種不可分享的窺視欲?
還是僅僅讓自己變得博學多才,任他風起云涌,花開花落,處變不驚,那樣的安然坦蕩,心懷悲憫?
我實在是想不到,這么孜孜不倦,夜以繼日,一字不漏,力圖大鵬展翅,鴻鵠之志?
也罷,無需追究那么多,這不是重點。
時間,回去檢驗這一切。經得住,留下的,不是文物,就是思想,根深蒂固,不滅不生,反是愈久彌香,沁人心脾,屢試不爽,時來時新,你不必擔心,當然,也更不要去如果。因為“歷史”,尤其是”寫的歷史”,不會因為“如果”而變得“平均主義”起來,所以,我不看古裝劇,不看穿越小說,不看都市情感劇,不看那種你以為有帥哥靚女,結果是“你居然讓我看這個”,但是我鼓勵他們“繼續發揚,造就個個神話,因為有你們,這個世界安靜許多”,所以那類”鉆書蟲”,才有意淫這個現實世界的機會,才讓他們肆無忌憚地“天下文章一大抄”。
讀史,大抵如此!
讀史,不過自我安慰!
我們可以“想(yi)象(yin)”一個現代人,到了古代是如何“權傾天下”,又是如何“耀武揚威”,更是如何“扭轉乾坤”,可是
張無忌不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討人喜歡,你不可以把他抹去!
那么多“如果”,博來的是“回眸一笑百媚生”,讓眾多人成就彼此,更是輝煌騰達,成功轉型!
或許,你此刻心里難受,憤憤然,囿于此,囚于心,不得不去學得“通天徹地,頭頭是道”,不然“書”不是白讀了,錢不是白花了?
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冀望取長補短,避免騎虎難下,隨便功成名就,于是可以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
向往,就是離開現在的處境,趨利避害,不過是人之常情。
所以,歷史,會告訴你這一切:要想出人頭地,就要俯耳傾聽。
你可以認為是危言聳聽,可以視而不見,也可以為所欲為,不過,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自作孽不可活”,咎由自取,或者說是no zuo no die。
史,是在“變”,又在一成不變。
人,是在”變”,卻也紋絲不動。
勢,是在“變”,也再順水推舟。
世事難料,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在說些什么?
不過是在要言不煩,輪番上演,一個個亙古不變的一件件血淋淋的真事!
發生在自己身上叫事故,發生在別人身上叫故事。
那么幾個人的事故,幾家人的故事,漸漸的組成了整個歷史。開始的雄霸天下,變成甲,然后變成家天下,最終變成獨角戲,又成了一個故事。
似乎,輪回,從來沒有止步,或者這只是輪回的體現。
萬法歸一,大道至簡,最后塵歸塵,土歸土,直至變成另一個人的事故,成為你我口中的故事,然后變成別人的背景,不過是在演繹另一個故事。
2017-6-2
好久不寫,感覺生疏了。
歡迎諸位簡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