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看到一個話題,它是這么說的:“一個女人,如果她不生孩子,人生是不完整的。”
有許多人都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當然包括很多女性在內,也都是這么認為的。
似乎女人到了一定年齡,結婚生子,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如果一個女人不生孩子,總是會被外界diss有缺陷,好像人生因此就不完整了。
可是人生怎樣才算完整?
沒有體驗過遺憾的人生是完整的嗎?
有遺憾的人生是完整的嗎?
人生的完整分為幾項?
按部就班都完成了就是完整的人生嗎?
不生孩子的人這一輩子是不是就得斑駁一生?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為什么非要固化的認定,女人就必須得生孩子才叫完整的一生呢?
靠另一個生命才能證明自己完整的,這本來就不是完整的人。
我就是我,我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或是生育工具,我不是一個器官,更不是一個容器。
要不要生孩子,這本來就是女性的一種自我選擇,我們孕育生命應該是我們自身的意愿。
同樣的不愿意生孩子,并不意味著就不可饒恕了,好像女人來這個世界走一遭,不生孩子就欠了全世界一樣。
現在21世紀,大多數女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經濟獨立,人格獨立。
對于她們來說,“母親”這個角色不是必選項,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愿意生孩子,究其原因,無外乎下面幾項。
02
一、不想生孩子,因為怕失去人生自由。
沒有孩子之前,生活既充實又精彩,想干啥就干啥。有了孩子以后,以前的各種人生規劃一概被打破。
如果徹底放棄自己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家庭,你又要擔心與外界脫軌,以及丈夫的忠誠。意味著你放棄了主動權,要把所有的幸福都寄托在別人身上。
你要指望著你的另一半在你年老色衰的時候還能一直對你如初,指望著你的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可在這漫長的煙火歲月里,一切不可能都按照你既定的理想軌道走,到頭來總會糾結這樣值不值得。
如果事業家庭兼顧,相信我,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如果沒有全身心投入家庭,又總是會被說自私。
客觀地講,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人,包括你的另一半,都認為孩子的一切問題就應該孩子他媽負責,似乎有了孩子之后就應該理所當然地圍著孩子轉,就應該暫時割舍你在事業上的抱負。
可是我們都知道,如今的社會是呈加速甚至超速發展的,那么等有一天,孩子離開你去追尋他的人生和理想時,你的人生和抱負,還在原地等你嗎?你覺得可能嗎,現實嗎?
二、不想生孩子,因為怕疼!
你不要覺得女的矯情,理所當然地以為,這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覺得每個女人都應該經歷。現在有很多地方,有分娩鎮痛模擬儀,男士可以體驗分娩的陣痛。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女性承受的艱辛是男人無法想象的。
分娩痛感模擬器可根據不同孕程時的痛感設置電流強度,模擬分娩鎮痛,最高可達12級疼痛點。3到4級就像有很多針在扎,5到6級就像有一團火在燒,7級以后就已經痛的麻木,只會覺得越來越痛,而具體無法描述。
而事實上,女性分娩疼痛可達12級,就像同時斷了20根肋骨,所以毫不夸張地說,這絕對是大多數女人生孩子恐懼排行榜上的No.1。產房里的撕心裂肺的喊叫聲,真的會讓人恐懼,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忍受痛苦的叫聲,而是產婦徘徊在生死線之間的吶喊。
除了生產時候的疼痛,隨之而來的是會陰裂傷、恥骨分離、子宮收縮、產后按摩... 這其中的任何一項都足以讓你痛到懷疑人生。
還有些產婦要面臨生產后漏尿的這種尷尬并發癥,會讓你覺得毫無尊嚴,這也是為什么有這么多孕婦產后抑郁的原因了。
也許這時候又有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來說教了:為了孩子就不能忍受一下疼痛嗎?生孩子的人又不是你一個,不還是都走過來了,怎么就你這么嬌氣?
首先我在前面就說了,生不生孩子,是女性個人的選擇。所以她們生不生孩子跟你完全沒有關系。她們生了孩子你又占不到便宜,不生孩子也礙不著你,所以你在這里咸吃蘿卜淡操心些啥?
其次,每個人對于疼痛的感知能力不一樣,可能有些女性就是特別怕疼,不行嗎?你不怕疼?那你生!
03
三、不想生孩子,因為經濟能力不夠。
不要覺得孩子一生下來就完事了,你給他擱在那里,他自個兒就會長大嗎?上帝又不會幫你養!不還得自己養。可能有人覺得父母會幫你養,能幫你幾時,他們年紀不會變大嗎?帶孩子絕對是個體力活。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這么幸運,有父母幫襯。而且父母幫你帶孩子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人家老兩口年輕的時候,就為你操勞了大半輩子,怎么著,這點精力不能自己養花養草,游山玩水,安享晚年啊。
就算他們出精力,錢你總得出吧,不然你指望啃一輩子老嗎,你自己心里過意的去嗎,再說了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給你啃老的資本。
所以生孩子只是一個起點,需要花錢的地兒真的海了去了,只有你想不到的。
可能有些人會說,窮養富養不都是養,我們小時候條件沒那么好的時候,不也這樣過來了?
可你也說了是以前,如今的社會需求和以前能比嗎?一個孩子生下來,要喝奶粉吧?要用尿不濕吧?再大一點,你要讓他有個一技之長吧,興趣班是不是至少要報一個?上學了之后,學費,生活費,哪個不需要錢?
作為父母,你總是想著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生活環境,而這些都是需要你用真金白銀換來的,而之間有多少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
所以生養孩子這事兒可能在別人那里,就是上下嘴皮子輕輕一碰的事兒,但實際上遠不如說的那么輕松,其中的艱難和苦澀,誰養誰知道!
04
四、不想生孩子,因為太費精力,煩!
雖然小孩子看著軟萌軟萌的,實話說是很可愛,很招人喜歡。但是不可能總是這樣吧,哭了鬧了,你不煩心啊。再又磕著碰著,生病了,這就更揪心了。
這一點,拾柒最清楚不過了。我小時候,可沒少生病,現在想想我媽也是不容易。
再加上上了小學,輔導作業啊,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其中的苦,誰輔導誰知道。前陣子網上輔導作業,提前接走未來兒媳、女婿的段子火的一塌糊涂,可想而知,這是一件多么操心的事。
孩子要是不乖的,估計還得三天兩頭被老師請班主任,你說這能不糟心嗎?
相信我,乖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很多女孩子結婚前明確說好了不想生孩子,可家里人都覺得你是說著玩兒的。
于是,你結了婚,可能沒過多久就開始催生了。等到你百般妥協,愿意生孩子,但是說好只管生,不管養,家里人也是連說三個好,保證他們來帶。真的等你生完了,估計就得說你不負責任了,自己的小孩怎么能不管呢。所以,你說煩不煩?
還有人說“當初不生孩子,以后養老怎么辦,后悔么?”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什么是“晚景凄涼”。你們真覺得生了孩子晚景就不凄涼了嗎?
說養老,就離不開醫療。而中國的醫療,有一個鮮明的中國特色,那就是患者經常是沒有知情權,選擇權和決定權的。
尤其是家屬在的情況下,尤其是走到生命盡頭,得了不治之癥的情況下。總覺得,讓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會讓他們受刺激,能隱瞞就隱瞞。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也可以理解,而且大部分子女來醫院并不是在床前服侍你,而是代替你和醫生談話,做決定。
所以其實大多數人心里的,“晚景不凄涼”,實際上,無非就是有人接管了你身體的主權罷了。
去醫院掛號有到診可以咨詢,買藥有醫保,住院需要照顧,醫院有護工,需要陪伴,那不一定非得是子女。
綜上所述,“晚景凄涼”不會因為沒有孩子,而會是因為窮,記住這一點。而我想,你培養孩子的錢足夠你養老了吧,所以眾生皆苦,子女從來都不是晚年生活的一紙保證書。
05
最后我還是想重述我的個人觀點,生孩子這事兒是上帝賦予女性的一個功能,任何女性都有權決定要不要孩子,并且生孩子從來都不應該是女性的義務。
可能還有一些人說,如果不生孩子,人類怎么繁衍后代,是不是要滅絕了,這是一種完全不可能存在的現象,純屬瞎扯。這個世界有人不想生孩子,就一定有人想生孩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生孩子這事兒只是一個疑問句,它永遠都不是祈使句。它只是你生活中面臨的一個選擇,選A還是選B,你說了算。你的人生不會因為生了孩子就一定完整,也不會因為你不生孩子就一定不完整,完不完整,你說了算。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的使命不就只有一個嗎?那就是過好自己這短暫且不能重來的一生。幸福生活這道題,有且不只有“生孩子”這一個單一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