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一個夜貓子來說,感受更深的自然是夜晚的書齋:“夜深人靜時,我從日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眼睛和手恣意在整齊的行列中漫游,恢復了混沌狀態。一本書出乎意外地呼喚另一本書,跨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時代,建立了親密關系。一行記憶模糊的文字在另一行文字里找到了回聲,理由是什么?在白天仍然說不清楚。如果早晨的書齋象征這個世界一本正經而且相當自以為是的秩序,那么,夜間的書齋似乎就沉浸在這個世界本質上混沌的一片歡樂之中。”就在這樣一個風未定人安靜的深夜,“搞本厚書當枕頭,一枕書香如夢,半醉半醒浮生。”————記書舍我一人時。
現在夜晚12點半,回來一直在換看以前的照片,回憶那已經過去卻強行留在照片的記憶。有時候很是奇怪不想想起什么,卻總是在早上快天亮時的 淺睡眠中讓人痛苦難過。
看完豐子愷的《大賬薄》。一個你身邊你遇見的或不遇見的所有的萬物的記錄,譬如身上穿的衣服,是誰種棉花,是誰的加工等等,我可能無法去追蹤,但在這本大賬薄上都有這詳情的記載。
想到自己小時候,為了一塊吸鐵石,不惜砸壞父親的收音機;為了知道手表中為啥會轉,不惜砸換別人的手表;記憶猶新的是自己的造船夢,為了也可以想像別人一樣,在水里滑這船下網捕魚,自己就動手去造船,腦海中就是想著,得有兩個拖拉機的車內胎,自己只有一個,想到自己的發小也有一個,所以就讓他也參入早船的宏偉計劃,還缺少四個長竹竿,這是最好解決的。離家不遠的山上就有一篇竹林,也是自己和小伙伴最愛去的地方,有了這個造船夢,一心都在這上面,小小的身體,和發小也要撐著一次拉兩根竹竿?;貋砭褪怯门f電線將船體大捆好,迫不及待的和發小抬到離村落較遠的水塘,想那時忘我,到現在的后怕。發小沒敢嘗試,自己早已跳到船上。性子一過船也不知道去哪了,不了了之了,回到家也不見自己以前哭求父親很久才得到的內胎。等等趣事,現在需靠挖掘。
現在每次回到老家,喜歡自己走回去,喜歡走自己上學階段的那條小路,現在因為走路的人少,家家都有了各種的代步工具,小孩子上學也有車接車送的服務,而我現在每年回去還是喜歡走幾次那條充滿回憶的小路。想到自己有幾次不愿去上學自己跳進水里,哭著鼻子回去得到父母的安慰,帶自己去給老師請假;想到自己偷進別人菜地偷吃西紅柿而被人罵;想到在別人的油菜地里穿梭,到了學校被老師逮著在紅旗下罰站(因為臉上沾滿著油菜花);想到自己加入逮魚行列,沉浸在捕魚歡樂,而回到家中早上才發現自己的書包忘記了,哭求的父母帶著自己去上學。因為害怕老師。等等,回想著會傻笑,幻想著自己的凱旋種種。
過往的回憶起來,有時是傷心的,但卻是好的。借用《皮囊》序中的一句話,“傷痕累累的心,但傷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淚,流血,結了痂,留下疤痕,然后依然敏感著,讓每一次疼痛和跳動都如同初心,這是好的”;
我的那頁大賬薄,有些我記不起,有些記得很牢。我相信豐子愷所道:“我仿佛看見一個極大的大賬薄,薄中詳細記載著宇宙間世界上一切物類事變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因果果?!?,我堅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