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游伏妖篇在一片罵聲中掙扎搖曳。
很多人說周星馳在消費西游情懷。甚至有人放言這是對西游文化的背叛。
我想說一句,別讓所謂經典束縛了你的眼界。
一
很多人說《西游伏妖篇》毀了原著,毀了經典,毀了他們心里的美猴王形象。
我特意找來西游記原著中對孫悟空外貌的描寫。
“真個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只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象屬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b>
“你這廝,骨撾臉,磕額頭,塌鼻子,凹頡腮,毛眼毛睛,癆病鬼,不知高低,尖著個嘴,敢來沖撞我老人家!”
你們還覺得西游伏妖里的猴子毀了形象嗎?
至于美猴王的名號,哥哥,那是猴子進了水簾洞當上大王時候自己取的。
說到毀原著、毀經典,我想問一下,是有多少人覺得86版西游記就是原著的。
您要是真這么想,那您回家看電視吧,電影院不適合您。
二
今天我在家里,爺爺在看《花木蘭傳奇》,有一個劇情不在爺爺的印象里,爺爺對我說,“這怎么就亂改呢,都沒有這事啊。”
爺爺今年七十多歲,他沒有查過資料,也沒有讀過什么文獻,只是因為眼前的劇情和他小時候聽到的故事不一樣,他就覺得這是毀“經典”。
其實他不知道的還有很多,比如花木蘭的姓氏和籍貫在史書里都找不到。
而如今,很多人對西游記的態度就是如此,但凡不是按照86版的電視劇的內容編劇的,我都說你是亂改;
如果你按照86版的劇情編劇,那我就說你演的沒有86版好。
這就是人們對文化的眼界的局限。似乎只要超出了他對這個文化的傳統認知范圍,就是不對的。
三
當我們面對一個既有的文化時,我們必須承認,先輩對其的探索與理解需要我們的尊敬。
但這不代表我們必須遵從,然后將其奉若神明。
對文化的尊重,不是在遠處遙望,而是要走近它,甚至走進它,去理解真正的內涵。
我們能允許一千個人的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什么就不能允許有更多的對西游記的解讀。
難道中國十幾億人都必須遵從與86版西游表現出來的西游世界嗎?
那我們以后記住的文化瑰寶,到底是吳承恩筆下那本極具諷刺與黑暗的妖魔神話小說?
還是由央視制作出的擴大了個人英雄主義的電視???
四
文化真正的經典之處,恰恰在于它禁得住歷史的不斷流轉,禁得住無數的人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不斷的分析與詮釋。
它的魅力才因此在各種各樣的表達中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賞,而千百年后人們一樣會肯定它的地位。
而不是有了一個樣子后,所有人都去膜拜這個已經存在的版本,沒有人敢挑戰權威。
因為只要你做的有一點不好,就會有一群人站出來指著你的鼻子罵你“消費情懷”、“毀原著毀經典”。
如果我們對文化的態度還是這樣,這個社會的文化也難以進步。
五
別讓所謂經典束縛了你的眼界。
當你認真地去探索的時候,你會發現,那最燦爛的文化在山頂,所有人都在山上。
山腰下的風景美麗如畫,山腰上方的世界一片未知。
你之前以為的經典,只是上一輩探索的人最終停留的地方。
今天,他們的終點就是我們的起點,要么止步不動固步自封,要么忍著背后的罵聲向上攀登。
不同的選擇成就不同的人。
你與周星馳差的不是一張電影票,是對文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