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兩堂課聽的不是太在狀態,但是零零星星的也記住了一些,就是:寧寧老師說的,要懂得乾坤轉換,不要把自己喜歡的強加在別人身上,要知道思想隨時轉換。子棟老師的課里也經常說到,不要老是念叨那些負能量的東西,“心想事成”,你想什么就來什么。所以說,我們希望孩子怎么樣就這么去做,怎么去引導,而不是總說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變成了咱們最怕的樣子。
早課場記記錄:
寧寧老師: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愛自己是有很多方面的,從身體方面,從精神從面,都要愛自己,都要去觀注。每個人想要去做成大事,首先要愛自己;想要孝順父母,首先也是要愛自己;想要去做豐功偉業,首先也是要愛自己。《孝經》的開篇就告訴我們,何為孝呢?就是要愛自己。如果自己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要是身體受傷了,我們的父母會開心嗎?要是精神上得了抑郁癥,有怎么能建立豐功偉績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我從小跟爺爺長大,很想給到爺爺經濟上的幫助。后來結婚后有了自己家庭之后發現有點難,所以就很糾結,很難過。后來我反思了一下,他們更希望的是我自己能夠過得好,如果我過得不好他們會更難過。所以,我們要愛別人,首先要先愛自己,自己好了,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去愛別人,讓別人也得到幸福。
老人家帶孩子會想著變天了,千萬別生病,這樣負向能量發出去,最終都會反射回來。所以我們要從內心深處相信我們的孩子,先生,家人會很好,那就會慢慢往自己內心深處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學習經典,比如易經自強不息,學習孝經,學會孝順。學會經典的一點用于生活,就會受用終身。
學習經典并不是他有多優秀,像佳佳一樣優秀,但是經典是在養正孩子的心,風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所以遇到困難問題也都是暫時也是很正常的,孩子比較皮,鬧,會想著讓我家先生發揮作用,讓他發揮乾道,自己是母親行好坤道,可是自家的先生卻總是做好好先生,不怎么管孩子,學習易經以后,學會了乾坤兩道的互轉,對孩子可以嚴格,嚴厲,也可以讓孩子騎到自己的背上來玩。
子棟老師:寧寧老師說到意念的力量,我這兩天吃代餐粉,我老是想著會餓,所以越想越餓了。我們經常說心想事成,一直想著會發生,那就會發生。不要一直擔心孩子生病。我們家長的抵抗力,不堅定的能量給到孩子,就拉拉扯扯很多天。當孩子生病的時候,總會去找一些中醫的方子,但是當兩天三天沒轉好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懷疑,加上爺爺奶奶家里人說,都這樣了,還不去看醫生。然后撐不住,往往最終就去看西醫,打針了,最后七八天好了。其實正常感冒的規律也是這個時間。但是因為打針了,那個藥的毒性殘留身體的。孩子感冒第三天是至高點,第四天就往下走,但是我們往往抗不過第三天。我們學習《易經》就知道七日來復的規律。我們往往是愛孩子,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傷害,而且是反復其道,一直讓陰的埋藏在身體里。寧寧老師的課程很用心,用自己實際生活例子結合經典學習的改變給到我們能量,特別受益。接下來進入正題,《道德經》是系列課程,今天講到第七十七講,“不以兵強天下。”學了中國文化以后,道理是相通的。世界萬事萬物,表現出來的,比如孩子表現出來的問題,如專注力不夠,其實主因都是一樣的。
學習經典教我們找到根源,本質。我們是以易經為首,結合諸子百家各部經典,采用137累積法,1是一天至少讀一邊,3是三樣內容,7是七天反復。3就像我們生活中,不是只吃一樣,要多樣菜搭配,營養均衡,孩子也不會膩。到第三十章,老子開始講軍事了,是怎么來講的呢,我們比較知道的是《兵法》的思想體系就是道家的思想體系。中國的兵法最高點是不打仗的,不像西方主張打。老子就是說是不得已的時候,但是也不是完全不打的。主要就是用于防御的。
小小古代戰爭,都是老百姓生活到水深火熱,不得已,揭竿而起,進行反抗。以道佐人主者,當以道來治理一個國家,是不用兵強天下的。商湯革命,伊尹當時是以道家來治理國家的,輕徭薄稅。道家推崇功遂身退,天之道。中國歷史上,歷代開朝君王,沒有殺功臣的有三個皇帝,因為功臣功高蓋主,道家人清楚這些,他們清楚自己的使命就是為了天下。所以完成使命后,都會退位。
諸葛亮開始是不出山的,但是劉備怎么把他請出山了,他說了句:先生不出山,如何匡扶漢室,幫助天下蒼生?所以諸葛亮出來了,劉備后來的做法也真的是為天下蒼生。國雖大,好戰必亡。老子說到“其事好還”,天道好還,不要以為現在美國很強大。天道的還法是加倍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但是積不善也是加倍還的。美國其實已經在償還了。美國戰爭過后的死傷比戰爭過程中的思想還大。
老子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要自強不息,自立,要具備實力來抵抗別人對我們起心動念。朝鮮國家如果放在離中國遠點,早就被攻了。美國之所以不敢動他,是因為俄羅斯和中國在他邊上。很多人在解讀這章的時候,是錯的,以為是軍事要弱,其實是道家提倡軍事實力的。軍事實力是保護國家的。一個真正的富商,別人都看不出來,很低調,這就是道家。
果果媽:我簡短分享一下,爭取大家都上來講一講,每天哪怕感悟一句,日積月累,我們的收獲都是非常可觀的。我今天兩節課捕捉到一個關鍵詞是“自強不息,寧寧老師的自強不息體現在養育孩子的方方面面,這個很多方面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做的不好的,就通過課程反省自己。子棟老師說的”不以兵強天下,在教育育兒,自強不息很重要,一千句一萬句還不如做好自己。進育心之前或者剛進入育心不久時,在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容易對孩子發脾氣,這其實是我們內心不夠強大,為孩子一點事情大動干戈,如果我們夠強大,我們就會像寧寧老師會轉念。轉念也是需要空間,就像轉身,內心不能太狹窄。每天學習,糾正一點點,每天積累,那慢慢會用智慧引領,不會吼叫,打罵,這些其實都是“以兵強天下”的表現,都是內心不夠強大。子棟老師講到非常有高度和寬大,大道相通,所以就育兒上也是一樣的。
宿軒媽媽:聽了寧寧老師的課,寧寧老師把經典思維用在生活中的,特別強大,寧寧老師是我的指導老師,也經常引導我,但是我覺得我乾坤兩道用的不好,真的要好好再讀。子棟老師的課程也是特別好。那天賀老師問我有沒收到易工獎狀,竟然還給了我臺歷,我原本以為我們那么遠沒有的。孩子問我是收到什么,我說是每天努力早起,承擔易工,得到的獎勵。就像你努力學習英語,進步了,老師會給你獎勵,爸爸努力工作,公司也會給他獎勵。我跟他說你好好讀經,攢30個幣,媽媽也獎勵你。老公回來也看到獎狀問我,然后就說很佩服我,每天早早起來就坐那兩個小時不動,我說我也是為了家庭更加和諧,孩子更好。
孩子聽了也說佩服媽媽,每天要早起。我就說那你好好讀經典,媽媽長智慧,你也長智慧好不好?他說好,我想著就是言傳身教。
子航媽媽:非常感恩今天的兩節課程。寧寧老師講到你以為的愛強加在別人身上,我想在我們身邊是很多的。我現在慢慢放下了。以前自己喜歡的東西是非常想要給別人吃,到什么程度,就是要塞別人嘴巴里的,總覺得別人嘗了會愛上的,但是別人就覺得你干嘛要強迫我。說到婆婆意念的事情吧,我是上來求助的,子航奶奶的這方面意念特別強的,一生病就說趕緊去醫院,趕緊打針吃藥,怎么這么不愛孩子……真的讓人快崩潰了。承受不住,但是慢慢在學著承受,我就想到底怎么來開導她。
浚鎧寶貝:剛才聽大家講育兒的故事,我也想來分享一下,一個小故事,有一天一個小孩子在冰柜上拿牛奶,但是牛奶不小心灑了,媽媽沒罵他,跟他說,你自己做錯事情了,就要負責把牛奶歸位,然后問孩子選擇毛巾還是拖把,孩子選擇了兩毛巾,后來媽媽和孩子一起收拾了。媽媽對待孩子做錯事情,不能像貓見到老鼠一樣大驚小怪,如果只是責罵,那孩子根本得不到什么道理,好言相勸,反而孩子會愛自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