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圍有很多朋友都在學佛,突發奇想,就想和各位看官聊聊有關佛學的看法,這個話題太過深刻與玄奧,筆者并沒有參透了佛學的精妙,卻有自己的看法,想和各位來探討一下。看官們權當消遣,說得不到位的還請指正。
首先要說的是筆者并不是個佛教徒,既沒有皈依,也未受戒,只是平時愛看佛經,對于佛法有著自己不同的理解。
佛家最重視的是三樣“佛、法、僧”,乃佛家三寶。
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那什么是法?
筆者認為:法,是整個宇宙通行的規律,大小通吃,老幼咸宜。不管動物植物、生物非生物,有情或無情,它囊括了所有的物質,甚至包括無形的意識,如:我們的思想。(筆者也認為物質本來和意識之間本無差別,至少是這么認為的,所以會說唯心唯物乃一體,別問我是否按此理修身修心,筆者不修只看,不要問我為什么,本寶寶就是這么任性)
對于人類來說,法就是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得到與失去的過程;是易經中陰陽學的陰陽循環,此消彼長;又是老子的道德經中說的:道法自然的道。
到底什么是法?(不是辦法的法,也不是法律的法哦)
法,是規則,宏觀到星球、星系、甚至是整個宇宙的生長幻滅、成住壞空;微觀到一個微生物,甚至是一個原子、質子、電子的聚合離散。
此規則很簡單,一句話就講完了,也很復雜,永遠也講不完: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會停留、會永恒不變,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看到花開,你會欣賞它此刻美好,也會知道季節一過就會凋謝。
看到結果,你會贊嘆生命偉大,也會想象它曾經歷的風風雨雨。
所以好事時勿得意忘性,壞事時勿妄自菲薄。看看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這個就是我們常常說起的:放下。(你不放也沒有用,遲早的事,還不如提前做好主動放下的準備)
說透了,這種法則、規律,是包含世間一切的,當然也包括了人類,且人類并不能改變的一種生命規律,這是宇宙循環的規律。(此處解釋,宇指空間:上下、左右、前后;宙所指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請在星空下想象,不要在房間里,看官們請拓展視野)
此規則告訴我們: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會停留、會永恒不變,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就像是星球的軌跡,不斷循環~~
說穿了,世間只此規律:消、長、平衡、失衡、消、長、回歸平衡...
所以我雖然不是一個佛教徒,但在此時不由心生佩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胸懷。也終于理解,我們真的往往要通過一生的經驗和修煉,才可以深切體會和順應這種規律和法則。
而佛,是學習規律、法則而得道之人,是參透了悟法則并遵循規律、法則而生活的人。
當一個人了解了規律,切身體驗和感受到規律在身體里時時刻刻的感覺,他即佛。筆者設想,他完全在規律中很有可能無跡可尋,得道之人和規則融為一體的時候,也就可以穿透這種規則。所以有很多傳說說到修行者有很多神通,我想這的確是有可能實現,并不神奇。
你也許會說這是迷信,但從這種觀念中可以看到世間就是這樣的一個規律,而且可以去了解、摸透、并且實踐(證實)的。(其實筆者只是腦洞有點大,而且不介意你的看法,歡迎一起來純學術探討。請舉出反面栗子,嘿嘿)
當實踐出了真知,有人真的成了佛,就有了很多人去膜拜,卻有更多的人忘了這個規律法則是需要你自己去了悟的。如果,你真的懂得失去和擁有之間并無差別,當你知道情感和思想這刻來、下一刻會走的時候,你已經離成佛不遠了,你不用去膜拜另一個佛,你守住自己的心頭之佛便好,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已經流于形式了。
僧,是學佛之人,也在學習修煉宇宙規則的漫漫路途上。我們對僧人的尊敬,應該不會比對佛更少,也不會比對常人更多,這是一顆心對一顆心的尊敬,而不是對此種稱號的尊敬。
而當我去了解佛學中浩瀚無邊的知識,體會這些廣大博學、精深玄奧的理念的時候,我往往會忽略佛和僧,當然這也是我沒有成為佛教徒的一個原因。當我去領會宇宙千變萬化、感嘆生命輾轉循環的時候,我不免在心底深處贊嘆這個規律和法則。
作為人,不去干預這個世界的規律(當然人沒有這個能力干預,但真的有這個心啊),接受和順應這個規律,我們都會活得更自在。
正因為有生,所以有死,才又有了生,所以又有了死。
生生死死,死而復生,生死相續,生命不斷循環。
宇宙的規律與法則,從沒有改變過。
當完全融入宇宙的規律與法則中生活,就脫離了規律與法則,聽上去很矛盾;
其實不然,就像是黑暗融入黑暗,光明融入光明一樣。
請你再仔細想一想,成佛,其實是此規律中的一個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