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認為三星堆存在的時間是商末周初,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商末周初,只是檢測人員根據測年法測出的三星堆掩埋坑被掩埋的大致時間,并不是三星堆存在的時間。三星堆存在的時間遠比你想象的要早要長很多。
三星堆出現人文痕跡的時間約在4800年前,比軒轅黃帝存在的時間還早,三星堆消亡的時間大約在3000年前,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從4800年到3000年這漫長的1800年中,都有可能制作出現在我們看到的三星堆的青銅金器玉等這些器物,因為這些器物是無法測年的。
很難想象,三星堆作為一個上古的城邑,存續時間竟然能持續1800年之長,它存在的時間從炎黃時期一直跨越到了夏、商,直到周初。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很多很多現在的城市,你能想象在一個地方存續1800年的概念嗎?做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假如三星堆是當下某個城市,那么它從三國時期應當就已經存在。
相反,我們再來看看目前被認定的夏都二里頭,僅僅只是在夏代中期才開始有人文痕跡,而且存續時間僅僅250年。也就是說假如二里頭是當下某個城市,那么它應該從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出現。很難想象一個從零開始短短250年的上古城邑,能有什么文化輸出影響比他早出現1000年的三星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目前被認定為殷墟商都的安陽,安陽從商代中期才有人為痕跡,存續時間也僅僅只有約300年。也就是說假如安陽是當下某個城市,那么它應該從清朝雍正時期開始出現。
三星堆與安陽幾乎同期消亡,你能說一個經常遷都動蕩變遷的短期都城能積淀起足以影響并讓三星堆傳承的文明?如果對比兩個地方出土的器物,你能說安陽的器物不僅比三星堆精美、而且技術含量還更高,那我只能請你再去欣賞一下刀郎的“羅剎海市”。
作者:翔子史前推理師
知名歷史博主,文旅節目制片人,原為中央電視臺(CCTV)導演。全網首次提出華夏探源創新觀點:“岷江流域才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引發社會較大反響。
翔子史前推理師引用大量的文獻記載并結合岷江流域的地理特征,用邏輯推論的方法,構建了一套華夏文明起源自岷江流域的完整版圖。推論的內容包括:昆侖就在瓦屋山、昆侖之丘即為新津修覺山、伏羲女媧來自岷江流域、炎帝黃帝家族在岷江流域、涿鹿之戰戰場在成都、堯舜禹夏在岷江流域、三星堆就是夏商祖廟、《山海經》即為巴蜀地理書等等顛覆性的觀點。翔子史前推理師還明確劃出了禹貢九州及東西南北海的位置,構建了一個史前完整的地圖,精準對應了《山海經》里眾多地理坐標。
翔子史前推理師觀點雖然顛覆,但是各結論之間論據嚴謹、邏輯嚴密,能夠做到相互印證,立體呈現。其得出的“岷江流域華夏母地”的結論具有非常強的說服力,因此得到不少網友的熱捧,成為一種新的華夏探源思潮。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