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螞蟻和蚱蜢》的故事
為了儲備冬天的食物,螞蟻在炎熱的夏天里辛勤工作,而蚱蜢卻坐在樹枝上彈著吉他,嘲笑螞蟻。冬天如期而至,螞蟻躲進屋子里過冬,有暖暖的窩,充裕豐富的糧食,過得很安穩,而貪玩的蚱蜢卻既沒有糧食也沒有房租,寒冷和饑餓侵蝕著它……
想想,我是要做那只為過冬而辛勤勞作的螞蟻,還是做那只被凍死在寒風中的蚱蜢呢?
多年后是否還能如此刻一樣:和煦的陽光下,在陽臺外擺弄好我的花草綠植后,品一口濃濃的咖啡,嘗一塊香氣四溢的精致蛋糕,讀一本書,盡情享受著自己所擁有和喜歡的簡單生活?!
《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才讀了幾個篇章,心里著實忐忑乃至驚慌。是啊,別說30年,我已不再年輕!只說10年后!
可以試試神經大條地想:
有啥呢?現在的生活不說小康吧,也有房有車,夫妻兩的月收入也不算低,除去開銷,略有余存。再者,退休后還有退休工資呢。三來,還有兒子呢,養兒防老的!
可是,不要用大腦,用腳趾頭想想:
第一,光靠每月的退休工資真能使自己今后的生活無憂無慮嗎?微薄的退休金能支付有可能出現的大額健康和醫療費用嗎?是否能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當然,幸福的標準不盡相同,我定義的幸福標準,要過自己想要的喜歡的生活。
第二,現在存錢的目的大部分是因為兒子結婚買房等等,所以到時間了,積蓄自然就所剩無幾。
第三,養兒防老。真正做到不易,說實話,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進步,這個概念會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淡薄。一方面,社會提倡老年人退休后要有自己的生活,二者,不能說孩子不孝順,不養老,孩子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有工作,也很努力,也很辛苦,作為父母也不想給他們再添麻煩,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力上。
腳趾頭都想到的這些,難道真沒到達心里嗎?還能神經大條地繼續現在所謂的活在當下嗎?有什么理由不為以后的人生做個長遠的規劃呢?
曾計劃退休后60歲前要去做個旅行者,曾這樣憧憬過:60歲我要回到農家小院!
好啊!看似簡單哈!
每年出游的花費不是個小數目,想想從何而來?
農家小院的重新修葺,裝修設施等等花費更是一筆可觀的數字,資金從何而來?
如果等到60歲再去農村建設小院,撇開政策不談,存款為零,拿什么重建?
那么就要現在開始規劃,將這些資金的存儲提到日程上來,必須著手當下調整家庭收支結構。
其一,適當控制支出。很巧的是從前天開始了手賬記錄,其中就包括家庭賬簿,事先做好每個月的預算。
其二,要不斷地通過努力來增加收入。發揮自身最大潛能,做好本職工作,這會帶來更多收入。還認同一個觀點:做一樣可以終生耕耘地工作。
其三,通過投資手段來完成目標。在這個低利率的年代,怎樣來做投資,投資和風險并存,是養老儲蓄保險還是資金理財,這個問題太專業,得找個行內的人好好討教咨詢,這里就不贅述。希望能做到從儲蓄時代到投資時代。我現在可做的是改變目前存款的比例結構,弄清楚復利的架構。
以上種種方法與框架,需要著手去做,因為“拖的越久,負擔越大。”
愿我們到退休時攜手家人都做那冬日里的螞蟻!有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