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之前,先留下一個小問題:
你對于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tài)滿意嗎?
在閱讀完本篇后,希望你能思考一下,寫出來。
01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①?在做某一件事情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干擾,從而造成自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②?時常會想去看看手機,微信、微博、朋友圈、頭條......
③?如果手機擱置在一旁,總會有種有電話或者信息接進來的錯覺。
我們稱這種現(xiàn)象為手機綜合征,相信很多人都在被這個問題困擾。
再來分析我們的日常工作,按照工作狀態(tài)來劃分:
①?每天,我們到公司以后通常會是這樣的情景,領導安排一天的任務,或者自己計劃完成什么任務,并且是在早會結束后,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
②?在工作的時候,我們經常需要跟團隊溝通,跟領導匯報簡報,需要領導簽字.....等等工作。
其實,在這些看似既浪費時間有繁瑣的事情,在處理上都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而讓我們自我感覺工作效率不高原因就是沒有形成一種良性狀態(tài)的循環(huán)。
比如:
①?經常被打斷,我們總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打斷,一封郵件,一個電話,一條微信消息......
②?總是不專注,在做某一項事情的時候,思想還會敷衍到另一件事情上,總是一心N用
③?老是在交叉,造成這種交叉的原因除了一些臨時事項外,很大一部分是我們調整的問題,對于今天認為比較重要的幾件事情,同時開展去做
以上三點現(xiàn)象,是我們普通人比較常見的問題。
那么如何去解決這種困擾呢?
02
這就是今天的重點:《沉浸式工作法》的課程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
我們該如何正確的進入到深度專注的工作狀態(tài)?
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我們應該分兩個方面來思考
內因 ?and ?外因
先來看外因。
讓我們不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原因主要因素是環(huán)境。
優(yōu)質的環(huán)境是學習、工作的基礎。而最重要的是去營造良好的氛圍。
該如何去營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呢?
⒈ ?保持良好的通風。
普通人在空氣質量好和空氣質量差的環(huán)境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
有人會問了,如何界定空氣質量的好壞呢?
方法很簡單,你是否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感覺頭昏腦漲,再或者,你是否在午休后仍會感覺昏昏欲睡呢?
如果是,那么你應該關注工作環(huán)境的空氣質量,并嘗試去改善這種環(huán)境。
如何改善工作環(huán)境的空氣質量?
①?每天開窗透氣,形成空氣對流。空氣中保持活躍的負離子。
②?在對付沒有窗的環(huán)境,可以在某寶搜一下空氣循環(huán)風扇,一種人工形態(tài)干預形成空氣對流。
⒉ ?保證良好的采光環(huán)境
我們通常會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室內光線昏暗,我們多半是沒有心情做好工作的,在還沒有進入狀態(tài)前就已經潰敗了,不只是心理防線的潰崩,視覺傳導大腦皮層也會造成疲勞。
所以,一個好的采光環(huán)境對我們提升工作效率上有大幅提升。
如何改善我們的辦公采光呢?
除了保持自然光外,我們可以在某寶購買一款護眼臺燈,保證這款臺燈的光線接近日光色,當然最優(yōu)的選擇是能夠入手一盞具有頻閃的臺燈,當然價格不菲,在1000元左右的樣子,酌情考慮。
⒊ ?保持辦公環(huán)境的整潔
整潔的環(huán)境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清爽。
你會選擇在一個有格局的環(huán)境中辦公還是在一個雜亂的環(huán)境中辦公呢?答案很清楚。
如何去營造整潔的環(huán)境?
只需把握兩個重點。物品少而擺放有序。
拿日常的工作臺來說,臺面上的東西越少,對我們產生干擾的因素就越少。所以,我果斷把工作臺清理干凈(如下)。
▲一臺電腦,一盞燈,一個筆筒,一個番茄鐘,一本便簽。
這樣我就可以不用花費眼光和注意力去發(fā)散了。
⒋ ?保證安靜的工作環(huán)境
這一點同樣很重要。
我們的睡眠需要保持一個安靜的工作環(huán)境,是因為我們大腦需要休息,而我們工作時,大腦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同樣也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
當然不同人對環(huán)境的處理能力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在喧鬧環(huán)境中可以高效辦公的人士,將他置身于安靜環(huán)境中,他的效率提升會更大。
03
以上是針對外因的思考。
關于內因。
主要針對我們自身身體因素,包括基礎身體素質和臨時身體狀態(tài)兩個方面。
⒈ ??基礎身體素質,有一半是先天性的,而另一半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改變。比如加強營養(yǎng)補充,加強鍛煉,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
⒉ ?? 臨時身體狀態(tài),簡單說來就是給自己一個儀式,創(chuàng)造身體的最舒適感,從而發(fā)揮身體的最優(yōu)潛能。
常用的方法有:
① ?工作前沖一個熱水澡,水溫可以調節(jié)的相對平時高一些。
② ?泡泡腳,在不具備沖熱水澡時,還可以泡泡腳,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
③ ?運動,運動會激活腦質細胞,讓我們處于一種被激活狀態(tài)。
④ ?工作準備儀式,告誡自己,該去做某一件事了。
針對內因和外因分享之后,該分享如何進入深度狀態(tài)的常用方法:
在講解方法之前,需要先介紹我們可以使用到的工具:
① ?被動防噪音耳塞(3M)
② ?主動降噪耳塞。
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是:BOSE ?QuiteComfort 20 。當然價格不菲,在1000元左右(酌情考慮)。
③ ?白噪音軟件
APP建議用潮汐
MAC系統(tǒng)建議用自帶的 Noizio
白噪聲或白噪音,是一種功率頻譜密度為常數(shù)的隨機信號或隨機過程。換句話說,此信號在各個頻段上的功率是一樣的,由于白光是由各種頻率(顏色)的單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號的這種具有平坦功率譜的性質被稱作是“白色的”,此信號也因此被稱作白噪聲。相對的,其他不具有這一性質的噪聲信號被稱為有色噪聲。理想的白噪聲具有無限帶寬,因而其能量是無限大,這在現(xiàn)實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實際上,我們常常將有限帶寬的平整訊號視為白噪音,因為這讓我們在數(shù)學分析上更加方便。
工具準備完畢后,該采用什么樣的正確方法呢?
⒈ ?給自己營造一種儀式感。
① ?簡單清理工作區(qū)
② ?打開臺燈調節(jié)合適的亮度
③ ?帶上降噪耳塞
④ ?播放白噪音
⑤ ?閉眼深呼吸,思考事情的重要性
⑥ ?打開眼睛開始工作
當然這種儀式也許有人會覺得很繁瑣,當然這只是老師推薦的幾種方法,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去營造這種儀式感。
比如我目前的儀式感是:首先會清理我的工作臺,然后重啟電腦主機,打開奇妙清單,寫下今天一天的工作安排,泡一杯茶,然后結束所有的活動后才開始進入工作狀態(tài)。
⒉ ?單線程聚焦
① ?25-35分鐘為一個時間塊。
② ?一個時間塊只做一件事。
這就是時間管理中必須要用的番茄工作法,可以買一個番茄鐘,也可以下載一個番茄鐘APP。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款我一直在用的APP,番茄土豆 。還有就是系統(tǒng)每個周末都會往預留的郵箱中發(fā)送一封番茄鐘周報,這里的數(shù)據(jù)會很明顯分析出自己一周的工作狀態(tài),吃了多少番茄鐘,每天最高效的時間點。
⒊ ?降低自我干擾
① ?電話、微信、微博、新聞
② ?從一個時間快專注做起
我們的時間大都被手機碎片化。
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會不由自主的去看看手機,有沒有電話,短信,微信。刷一下朋友圈,刷微博,看頭條......這些碎片的時間都是導致我們低效的罪魁禍首。
所以,我們要養(yǎng)成將手機靜音的習慣,當然只是在番茄鐘過程中靜音,利用5分鐘休息時間去處理那些網絡上的信息,會讓我們更加專注的去完成一項工作。
⒋ ?工作和溝通分塊處理
① ?站立會議
② ?非即時溝通
③ ?項目管理軟件
④ ?預留集中溝通時間
這里分析的很多情況都是處于一個管理層的角度來做的,比如采用站立會議,大家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分享最重要的信息,從而減少會議時間。在工作過程中采用發(fā)郵件的形式而不是以即時軟件交流,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時間,另一方面對對方也會造成最小的干擾。
⒌ ?自我暗示自我獎勵
① ?番茄鐘累計卡
② ?卡片兌現(xiàn)小心愿
這里就是一種反饋鼓勵機制,簡單說來就是迎合自己內心的成就感,進行自我肯定。
比如,我在堅持每天練習2000字文字輸出,我會定期檢查自己的簡書平臺,當我文字量輸出到10萬字的時候,我會給自己一個假期放松,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04
談一點小心得。
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需要持有一顆正確、健康的心態(tài)。所以我們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決定者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效率。
這篇筆記老師講述了很多的方法論,我想,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個人,而如果你想真正的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
其次,是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去投身于這項事情。
如果在你沒有下定決定要去改變,那么我規(guī)勸一句,不要為難自己,當你為難自己的本性時,其實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