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書寫了 日計劃系統都輸入些什么 ,今天在就這個話題繼續做一些拓展,謝謝自己腦子里浮現的一些想法。
仔細想想,我們每一天所做的任務大約分為幾個類型:
- 1.既定的日程:他是由以往的一些決定或者項目規劃的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
- 2.目標方向上的事情,這類事情沒有特別的日期,只要去做就好,也沒有固定的時間,今天想起來就今天去做
- 3.臨時想到的事情
- 4.臨時被交辦的事情
- 5.意外產生的事情
想了想大約就是這幾類內容了。
既定的日程,在被分解出來以前是不固定的,但是當他確定之后,就成為自己需要嚴格遵守的日程,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做,那就要自己承擔相應的成本或者代價。你選擇去做,有做的好做的不好之分,但那時處理系統和輸出系統的事情,跟輸入暫時關系不大。
目標方向上的事情,屬于趨勢類的任務,例如為了減肥10公斤,我今天心情好就去跑5公里,明天狀態差就在家壓腿,做力量訓練,最終的目標會在一天天的實踐當中逐步實現。這類任務有時會讓自己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沒有看到自己的目標,或者感覺現在正在做的事情與目標很遠,看不到效果,就想放棄,這屬于眼界問題,看不到事情的發展規律,認知層次太低,會導致這樣的現象。
臨時想到的事情,來源更多,看一本書,看一篇文章,看一場電影,見到一位老朋友,總是生活中的種種能夠激發你的靈感的事情,都會給你帶來新的想法,依據這些想法,當自己的興趣很濃烈時,就會采取相應的行動,去促使自己去行動,期待得到那個想法,或者驗證那個想法。這類事情的結果不可控,有好的也有壞的,大多數情況下會半途而廢,當然獲得怎樣的結果同樣也是處理系統和輸出系統需要面對的問題,與輸入系統關系不太密切,雖然說可以從輸入方面減少此類念頭的輸入,但那畢竟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自我練習。
臨時被交辦的事情。這類事情屬于被動接受的任務,從家人,朋友,上司,同事那里接收到。有時這類事情還必須得去做,自己可選擇度較低。雖然有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拒絕此類任務,但那需要有一定的前提,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這類事情最難處理,學會合適的說“不”,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
意外產生的事情。未來誰也說不清楚,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所以任何的意外都有可能發生,這點很容易理解,不做過多的說明。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每天的時間直接就被切割成這么幾塊,那么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呢?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增加自己的主動意識,積極主動的應對這幾類時間塊。與其被動接受環境給自己的信息,不如自己積極主動去行動,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信息。例如臨時被交辦的事情隨著自己的能力提升,積極地與外界溝通,一些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慢慢就會遠離自己。并且因為看到你的能力所在,慢慢的跟你能力很貼合的任務就會找上門來,與你的目標方向上的事情日趨一致,這樣就完美了。一邊玩,一邊做自己的事,順便也完成了對他人的服務和幫助。順勢而為,何樂而不為呢!
仔細想了想,這五個分類,如果全部采取被動接受的態度,被牽著鼻子走,那么基本上就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全部都是別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