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部劇大火的時候,因為先入為主對“出軌”這一概念的厭惡,所以我沒有接觸。今年因為連續接觸了幾部日劇,反而喜歡上了一些獨特的題材。于是選擇《晝顏》這樣一部以不倫之戀為題材的電視劇。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相比國產劇、韓劇、泰劇,日劇太出色了。我喜歡它的其中一個原因就它獨特的切入點。相比其他幾個亞洲國家主要圍繞愛情進行創作,愛情在日劇里簡直太不重要了。友誼、奮斗、不屈的意志在日劇里才是響當當的主角,愛情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而已——這也符合我眼中正常的人生設定。一部日劇讓你記住的往往不是其中的主角,而是它深刻的社會內涵和一針見血的臺詞。
關于《晝顏》——我大概永遠想不到,我會有同情小三的一天。
《晝顏》里刻畫的兩對不倫戀人,明明是違背道德的罪人,卻忍不住讓人揪心,甚至祈禱他們各自的配偶能放過他們這樣的苦命鴛鴦——
生活已經支離破碎,卻還要回去面對,真不知道這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明明婚姻里已經沒有感情存在,卻依然要保持著堅貞不渝,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所以婚姻和愛情對于我們來說,到底意味什么?
關于愛情一直有這樣一個悖論
如果因為自身的原因,你認為自己會讓愛人受苦,那么你會怎么選擇?
從絕大多數影視劇來看,多數的主人公都會選擇用謊言和冷漠將愛人推開,讓對方享受榮華富貴抑或是平淡卻安穩的生活,把痛苦留給自己一個人扛。美其名曰大愛與無私。
然而事實卻是,你的愛人對幸福的定義就是和你在一起,不管做什么只要和你在一起都好。而你無情的將TA推開對于TA來說是世界倒塌般的絕望。TA在離開你以后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重塑世界的信心,還有面對支離破碎的世界的勇氣。
然而許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又看到了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愛情終究會被不夠豐厚的物質所磨滅的可能。甜言蜜語會被柴米油鹽沖淡,最初的激情可能會被日也相對所厭煩。貧賤夫妻百事哀,因為沒有物質的保障,兩個人會不斷的為金錢所累,被現實所擊打,最后各自紛飛。
就像利佳子與畫家的愛情,如果利佳子選擇和畫家在一起,我所能想到的結局就是多年以后的她,會因為當年的決定不斷后悔,后悔自己為什么會選擇一個沒有基本生活保障的頹廢男人,后悔為什么要離開原來的搖錢樹老公,為什么會因為所謂的“懂自己”而放棄養尊處優的生活。說白了,人性本貪,感情會有保質期,但欲望不會。
但《晝顏》的編劇可能等不到多年以后的這一天,所以急匆匆的把畫家的手弄殘,讓利佳子迅速的恢復了原來的生活。
畢竟,電視劇的任務還是傳達邪不壓正嘛。
關于婚姻一直有這樣一個悖論。
愛情會因為時間日久天長而變淡,可是人偏偏要用婚姻即時間的契約來保證堅貞不渝。
可能因為曾經一時的心動,為了令愛情保險,所以兩個人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從此只能忠于彼此。
然而事實就是,當你選擇用時間來維護婚姻的那一剎那,你對于愛情的理解就已經不純凈了。而時間,也終究會把這種一時興起的心血來潮,慢慢的沖淡,愛情迅速轉化為友情+親情的結合體,彼此已經不是當初眼中的那個對方。再沒有心動,沒有懂得。
就像紗和和老公,或許只是因為適婚年齡在人群中多看了彼此一眼,所以選擇執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最后發現,自己在老公的心中還不如一只倉鼠重要。在沒有遇到利佳子之前,紗和以為這就是自己的余生了——一眼望得到頭的日復一日的單調人生。
可是人偏偏又是占有欲最強的物種,只要結合了,就算沒有愛情,也要硬著頭皮下去。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早就告訴我們,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人第三需要的就是情感和歸屬。在任何一個團體中,在任何一種關系中,如果想要長久的維持下去,人都需要感受到來自外界的愛和呵護。然而如果在家庭這樣最基本的單位中,都無法感受到溫暖和歸屬,婚姻的存在便形同虛設。所以晝顏里面的愛情故事具備了最充分的內在條件,兩個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人互相取暖,讓人不忍心責怪,所以才會引發觀眾的同情心。除了愛和歸屬,尊重需求是人的第四需求。不管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家庭中,人,都需要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需要的價值。北野的太太乃里子只專注于學術和成就,只把他當作一個無限包容自己、忍耐自己的玩偶,偶爾的親密舉動卻只是因為想要一個孩子,而不是因為愛自己的丈夫。作為一個無限忍耐妻子的丈夫,積年累月,北野的內心存留的或許只有自我懷疑。紗和的丈夫俊介關心倉鼠遠遠大于關心妻子,因為倉鼠丟了而對妻子進行人身攻擊。當紗和提出偶爾想和他親密一下的請求時,俊介卻以假裝生病來委婉拒絕妻子。紗和的內心已經充滿了失望,而此時婆婆卻以為是她自身魅力不夠才導致兩人關系冷淡。這對紗和來說,又是一次自尊心的挫傷。在他們并未遇見彼此之前,他們已經不認為自己對異性有任何的吸引力了;而在他們相遇之后,這種吸引力是如此的強烈,以至于讓他們終于找回了對自己價值的肯定,終于找到了可以發現他們閃光點的人。而人,往往對欣賞自己的人沒有抵抗力。
于是他們不顧世俗的相愛了。小心翼翼的牽手、擁抱,還被北野的學生嘲笑幼稚。或許是這樣吧,畢竟兩個人已經在婚姻的消磨中模糊了對愛情的感覺,所以很多年后,再次遇上心動的人,反而不知所措,像個小孩子一般。因為都是善良的人,所以約定不問對方的家庭,也不希望破壞對方的家庭。然而有些事沒有對錯,只有立場不同。感情是理性無法壓制的,因此最后,他們都深深的愛上了對方。然而當紗和知道乃里子是北野的妻子時,終于無法忍受內心的譴責,選擇和北野分手。可是命運偏偏不這么輕易的放過他們,一定要讓乃里子發現他們對彼此的感情,即便此時他們已經分手,乃里子卻因為自尊心和嫉妒心對紗和咄咄相逼,最終把兩個人逼上絕路,選擇私奔。
其實你看,有些事完全當事人完全是被逼無奈。人被逼急了會做出激烈的舉動,何況是內心壓抑著強烈情感的有情人。可是這又不能怪乃里子,因為嫉妒心會把女人變成世界上最丑陋的人,盡管也許她對丈夫存有的早已不是愛情,然而因為有了婚姻的保證,對方便只能屬于自己,一切與自己爭奪的人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人總是有一種慣性的。即便你不愛一個人,也可以欺騙自己說愛著對方,因為你無法原諒自己對對方的占有,竟然是因為自私和不甘。我依然佩服乃里子的理智,即便是在知道丈夫的心已經不屬于不屬于自己時,依然可以理性的想好對策,聯系紗和的家人,跟蹤丈夫,把兩人一并捉拿。
那么激烈的場面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家人為了把兩個人分開,放肆的攻擊著對方。兩個相愛的人被撕扯著分開,跪地求饒,痛哭流涕,都無法將外界感動。在婚姻生活中,他們是家庭的弱勢群體,在這樣的情景下,依然如此。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抵不過一個家庭的蠻力,最終還是要被捆綁在那個早就沒有了感情的家庭。在看劇的過程中心里一直很壓抑,直到這個地方眼淚終于忍不住的流下來。
一直以來同情的都是原配,卻忽視了婚姻里的另一面,那就是無愛婚姻對人的消解,它瓦解了你對世界的期待,摧毀了你的自信,讓你甘心的日復一日蹉跎、將就下去,再無改變的想法。如果不幸有了孩子,那么你將永遠困于這個婚姻的牢籠,用道德束縛著自己鮮活的心。在這方面,女性比男性可憐的多——因為在絕大多數女人心中,家庭幸福是人生的第一目標,然而第一目標卻有時會成為摧毀你人生的罪魁禍首。而男性不是。而對于許多步入錯誤婚姻的女性來說,寧愿選擇犧牲自己來維持平穩家庭的現狀,做一個令人厭煩的嘈雜主婦,而與此同時伴隨的是伴侶越來越明顯的厭倦。這個時候男性的出軌被認為是普遍化,然而女性出軌則是十惡不赦,不守婦道。男性出軌了女性必須選擇默默等待直到浪子回頭,女性出軌了就默默等待著丈夫沉重的審判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制。所以男女永遠達不到平等。
所以不要因為相信女人在愛情里會越來越愛對方這種說法而輕易地和一個“還不錯”的人結婚,因為外界的壓力委屈自己最終傷害到的還是自己。到了適婚年齡,會有你從來不知道的各種親戚朋友旁敲側擊的問你,怎么還沒結婚呀?在旁人的眼中,結婚不是一道簡答題,由你任意的填寫答案,你會選擇什么樣的人,選擇什么樣的生活。而是一道選擇題,結?還是不結?如果不結,要不被認為是自己心理出現了問題,要不然就是被認為性格有問題。總之,因為不結婚而產生的,就是旁人對你個人價值的懷疑。然而這些人這么熱心,當然是因為他們不必參與你的人生,你后半輩子的幸福,在他們眼中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如果為了輿論而草草嫁人,之后產生的痛苦只能由自己來承擔。但是說白了,婚姻的意義不就是為了陪伴和繁殖嗎,陪伴是為了自己,繁殖是為了家人。如果僅僅為了家人而選擇將就自己,未來誰對自己的命運負責?將人生消耗在一個并不懂自己的人身上,真真是對精神的折磨。因為婚姻所帶來的后果是對方認為有權對你的任何選擇指手畫腳,包括你的夢想和前途。如果你只是追求平淡安穩的生活還好,倘若你有一點點任性的人生理想,沒有深厚感情基礎的婚姻都會是一種枷鎖。就像《不屈服的女人》里的主角早紀,為何選擇拒絕與男友結婚,就是因為知道一旦結婚,自己就要為丈夫和家庭多加考慮,最終放棄自己考律師的執念。所以她選擇不對生活屈服,最終終于達成了自己的理想。這是有自我意識的女性做出的理性選擇。
其實除了情感,《晝顏》給人們最大的警示意義在于,對于女性,切勿過度倚靠家庭。當然,這樣的狀況在中國沒有日本那樣普遍,專職的家庭主婦畢竟還是少數,可是這也并不代表著多數女性在家庭中一定有獨立的人格。多數女人的世界中,丈夫和孩子是第一位,自己往往是不那么重要的。因此如果自己和丈夫必須要有一個做出犧牲的話,自己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相反,若是因為工作太忙無法給孩子體貼的照顧,內心則會充滿內疚,有時會促使自己放棄未來的發展而回歸家庭。這是數千年歷史造成的社會定位,女性自己也會認為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妻子和母親,其次才是社會地位。就像紗和的婆婆,盡管絲毫得不到丈夫對自己的愛,明知丈夫出軌仍要不動聲色的維持著家庭,心里咒罵著丈夫卻還要笑臉相迎。看到婆婆的獨白時我感到非常的心酸。這或許是日本許多主婦的心聲,畢竟日本是一個出軌率極高的國家。很難想象把自己的一生浪費在這樣的家庭中是怎樣的一種煎熬。長此以往,對人的精神也是一種極大的碾壓,可以說這樣的人生,直到結婚生子便可結束,因為在那之后的數十年都是不斷的重復而已。
愛情令女人勇敢,出軌令女人堅強。暫不論這句話的三觀是否正確,但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出軌,紗和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種可能,看到了自己內心對世界的期待,而不是原來那個甘于困在婚姻圍城的黃臉婆。這,或許是這次不倫之戀最大的收獲。
結尾,因為妻子乃里子冷酷的手段而再不能和紗和見面的北野,在學校的廣播里念下這樣一段話:
我作為生物老師,有點事要拜托你們。
既然你們作為生物誕生于世,將來請你們認真愛一個人。
一旦愛上某個人,看習慣的風景都會變得截然不同。會祈求他人的幸福,你們會了解到這些巨大的喜悅。
人類以外的哺乳類動物和鳥類之間也存在愛,對于人來說。愛是特別的存在。
我也通過和某個人的相遇、相愛、相離,得知了這份喜悅。見面擁抱,這并不是愛的行為。就算分開也會祈禱對方的幸福,這才是擁有人心的智人,也就是人類這種生物的愛。
所以對于你們,我希望你們將來,能認真地去愛一個人。
對不起,謝謝你們,再見了。
而躲在學校欄桿外的紗和,聽著這段話任由眼淚肆無忌憚的流下來。
愛情不是錯誤,而在擁有婚姻之后產生的愛情,就會被認為是錯誤。如果有了孩子,那便更是十惡不赦。
所以作為高等生物,請認真的愛一個人,認真的、審慎的選擇一段婚姻,因為你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伴侶,而且是未來數十年的人生。并且,因為選擇了這個人,你很可能再無愛其他人的權利(尤其對于女性來說,茍延殘喘的維持婚姻和離婚兩個選項一樣艱難)。而對于生子,也請認真的考慮,是否今后能給孩子完整的愛。孩子不應該作為一種粘合劑出現,而應該是一種情感的附屬品——只有相親相愛的父母,才有資格生下孩子。否則一旦有一天,因為夫妻情感不和出現的惡果,便要由孩子來承擔。而這對于夫妻雙方,也會是心頭永遠的愧疚。
只有清醒的開始,才能避免這樣悲劇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