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聽了院長講的《托舉孩子的三大力量》,院長從家長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和家校的力量,不同角度,不同視角,給我們分析。雖然經常聽院長的課程,但是每次聽都會有不同的收獲,特別是底層邏輯,實操流程和舉一反三有了清晰的認識。
一開場院長拿出相機的支架,三個支架代表著院長講的家長、家庭和家校力量,如果有一個不穩,就會讓孩子從上面摔下來。想要托舉孩子就要共同合作,一起托舉孩子,給予孩子支持,才能更好的推動孩子的成長。
聽了院長兩個小時的分享,我一直在反思,我們是孩子的支持者還是消耗者,想起孩子說:媽媽,我希望你可以一直走在學習的路上,因為會讓你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孩子雖然小,但是他的學習意識很強,而我對他也抱著一種松弛感,給足他時間,讓他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聽了院長的課,讓我深刻的知道從怎樣去支持孩子。
1.家長的力量
首先要感謝自己一直努力的走在學習的路上,想讓孩子努力學習,首先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不是看我們如何說,而是看我們如何做,他們是我們的一面鏡子,讓我們在孩子身上時刻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就要不斷努力成長,讓自己從杯子變成桶的過程。
2.家庭的力量
孩子是家庭未來的希望,家里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然后一起愛孩子。穩定的,幸福的家庭給到孩子的是滿滿的安全感,幸福感,價值感,在有愛的家庭里滋養著,孩子走到哪里都會是自信滿滿的。借助第三方力量,例如:鬼谷,青少年實操,拔高自己的共同推動孩子的成長。
3.家校的力量
家是培養人的地方,學校是培養才的地方,只有家校合作才能讓孩子成才。你和老師的關系好嗎?你會為老師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嗎?想和老師打好關系,理解和麻煩可以用起來,關系都是麻煩出來的。不管做什么,只要關系好,一切都不是問題。
感謝院長實操實練的生活化心理學知識,讓我在每一次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婚姻是一邊吵架一邊修復,生活是一邊學習一邊反思,養孩子一邊學習一邊提升我們養育孩子的方法。感謝院長兩個小時的直播,讓我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