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是能用錢買的東西都是便宜的。
2、從價值上來看,順序是這樣的:注意力>時間>金錢
所以,能用錢來省時間的話,這肯定是很值得的交易,因為這是在用低價值資產換取高價值資產,而若是能用錢來保證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那就是更劃算的生意。
3、之所以你的時間能賣出去,就是因為總體上來看花錢買時間更劃算啊!
凡是能用錢買來的時間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時間換來的注意力持續(xù)就是有價值的。
4、在工具上省下的錢,都會變成麻煩回來糾纏你。在這一點上,我相信“麻煩守恒定律”。麻煩總量一定,解決麻煩只是一個分配問題。人承擔一部分,工具承擔一部分,人需要投入的是時間和注意力,工具需要投入的更多的是金錢。
5、以現(xiàn)在的收入水平,衡量拿錢換時間是否值得并不合理。你應該比較的其實是這兩個:
(1)這段時間可能給你帶來的潛在收入。
(2)為了節(jié)省這段時間花掉的錢。
也就是說你應該得這段時間一個位來標價,而不是用現(xiàn)在的固定收入進行標價。
程度問題要自己把握,但是前提是列出合理的比較對象。
6、為了省時間,不坐地鐵而選擇打車,然后在車上坐著和地鐵一樣的事情:看劇、刷朋友圈、刷微博。這不叫節(jié)省時間,這叫換個舒服的方式浪費時間。
拿錢換時間,換注意力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每天有所積累,有所成長。
把注意力放到能夠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讓這件事逼你拿出注意力,拿出時間,進而逼你拿錢去換時間和注意力。
7、這個時代,專業(yè)人士比業(yè)余人士多賺10倍都不止,所以某種意義上兼職消耗的其實是你成為專業(yè)人士的可能性。
8、如何最高效的篩選到幫助節(jié)省時間和注意力的產品。答案是:在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選最貴的。
9、相信方法有效是沒用的,自己不親身經歷一次,就沒法知道另一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10、用錢買時間和注意力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提升自我。
11、有沒有聽你說話,很可能不取決于你說的對不對,而在于你有沒有說話的資格。
12、你要做的,就是每天變好一點點。生活習慣改起來不容易,思維習慣改起來更不容易,不要因為暫時做不到就輕易放棄。
13、如果不知道該干嘛,就先試著把買完的書認認真真的看完吧,沒幾個人能做到的。
14、注意力就像體力一樣,不可能一夜之間忽然增加,但是確實可以通過不斷努力積累起來。今天看了30分鐘,明天就爭取看35分鐘,不求長進多快,但是每天都要有進步。
更好的方法是,給自己準備一個筆記本,邊讀邊思考,順帶把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開始會覺得困難,別擔心,慢慢堅持下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思考會越來越深入,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15、自我鼓勵的能力超強。不是每個人都和我一樣,他們甚至不需要別人打擊,開始之前就先給自己找了無數(shù)個“失敗”的理由。
不要被別人的風涼話嚇倒,更不要沒事兒給自己設置障礙。我想改變自己的生活,需要誰的同意和許可呢?
沒有什么好自卑的,讓別人說風涼話去,我們還有好多正事要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