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
A
變化環境引發的事件
人
對有的事件有反應
對有的沒有反應
因為B的關系
B
人對事件的信念、感覺或觀點
不同的人對同一事件的觀點不同
人的關注焦點不同
性格不同
興趣不同
身份不同
職業不同
C
情緒反應
事件發生
不同的觀點
產生不同的反應
B是情緒反應的關鍵
同樣的事件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除非環境惡劣產生非常抑制性情緒
同仇敵愾
看法變動情緒改變
人無法控制事件但可以調整看法
B是情緒反應和變化環境的一道控制閥
調整好觀念
可以保持穩定的情緒
言行是情緒表現
不經過大腦的B控制
不注意觀念調整
相當于把自己交給外界
讓外界環境來操縱自己
自己成為環境的受害者
有備無患
訓練自己的信念
調整自己的觀點
人是觀念的動物
觀念改變
態度改變
信念也會不同
情緒會不一樣
A事件不容易控制
世界很大
瞬息萬變
人不容易控制或無法控制
西方環境決定論
人沒有自主性
聽任環境擺布
人不可以控制環境改變環境
人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觀念B可以自由調整
觀點是操控在自己的手里
觀念
理性和非理性
人有修養
會把不合邏輯的轉成合邏輯的
把非理性的轉成理性的
可以使情緒改變
情緒管理的有效途徑
A事件導致C結果
環境決定論
部分正確
人很容易控制自己
很難控制外面的東西
沒有人會因為別人而改變
只有自己會配合自己而改變
情緒看起來是隨外界事物而改變
情緒可以管理
因為人們可以很方便的去調整、改變、控制自己的觀念
管理好情緒最有效的方法
時刻調整自己的觀念
而不是寄望于別人活抱怨老天
也不是不切實際的希望外界環境會改變
情緒是觀念對外界的反應
實際不是這樣
一念之差情緒就可以改變
一念之差人可以完全控制
合理運用ABCDE模式
A指一件事情發生了
B指一個人對這個事情的主觀看法
人的立場不同
觀點也不同
C指人的主觀看法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情緒反應
D指對自己的行為做反省
E指如果反省后發現行為不好即趕快調整,然后重新出發
管理循環
A外部事件
B主觀觀念
C情緒反應
D及時反省
E調整觀念
A和E明顯表露出來
BCD是看不見的部分,在心里琢磨就可以了
擺脫二分法的思維束縛
擺脫是非分明的思維方式
人們活在相對的世界中
一切都是陰中有陽
純陰純陽很少
愛因斯坦“相對論”
二分法會產生非理性觀念
人的認知能力有限
判斷能力不足
經常選擇錯誤
隨時調整觀念使得情緒越來越合理
運用三分法思維會更加快樂
把二看成三
以二合一代替二選一
想到一定,立即就想到不一定
只能合理不公平
人活在相對的世界
只能有相對的自有
只能獲得相對的平等
快樂是自己求的不是別人給的
擺脫二分法思維就會很快樂
好與壞是一樣的
得與失是一樣的
生和死也是一樣的
將二分法轉換成三分法
讓自己得心靈得到徹底釋放
不再苦惱是非分明
人是情緒的真主宰
當人的觀念正確合理時,情緒就很穩定
人時時刻刻需要調整自己得觀念,反求諸己
不要把情緒當壞事,只要情緒反應合理就好
激烈的情緒反應對身心有害
過分壓抑會變成潛意識
比如不知不覺當中就很氣憤
比如氣得要死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
此時生就就變成了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