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鎮的夜晚,天無月色,四下無人。
從片場出來,結束了從早到晚長達12個小時的拍片。雖是跟片學習的“閑雜人等”,一天下來已然身心俱疲。打好專車,系上安全帶,與師傅完成簡短交談,二話不說就是一個姿勢標準到無可挑剔的葛優癱。
(一)
周六晚九點,郊區夜生活已準時打樣。環顧處空曠無人,塵囂平靜。路況絕佳,一路暢通無阻,沿途心情亦快活無比。
坐在副駕,車窗全開,陣陣大風從耳邊呼嘯灌過,上海夜色翻滾著快速倒退。
這些連續恍神的時刻,極易令人心生沉迷:不急于時間,不急于地點,不需要思考,不知道方向。
身邊坐著的是憑心閑談的陌生司機,后視鏡里映著的是頭發橫飛的凌亂自我,要做的,僅剩徹頭徹尾地精神放空,融入夜晚。
高速公路給予人沒有邊際的流浪感,沒有紅燈叨擾,無需踮緊剎車,更無心事徘徊,這游逸于城市邊緣的寂靜,盡管享受此時此刻的不羈放蕩。
疾馳路上,只覺整個人早已被川流不息的黑暗、燈光與路牌吞沒。某個閉眼瞬間,意識模糊,腦子變成一陣自由的風,就那樣飛走了。
(二)
專車司機上一單自寶山深處來,恰好途經江浦鎮便搭我回徐匯。我笑他幾處折返,一個晚上,便游了半個上海的風光。
簡單對話幾句,他原以為我是浦江鎮人,聽我道明早起晚歸的事情原委,善意打趣,“你這禮拜六就這么結束了呀”,順勢遞上一包香煙,邀我抽幾根排遣心情。
出于本能反應,連忙禮貌回絕,當時心里想的其實是:如果哥會抽煙,抽幾口,吹吹風,絕對爽翻了。
(三)
盧浦大橋,似乎已成為人生里程碑:去去返返、來來往往間,故事就那樣發生了。
今天開拍了人生第一支廣告片,相當值得紀念。
每次路過盧浦大橋,撞見熟悉的建筑、路名,所有相關記憶就如尖銳雕塑般出水浮現。想起初來上海乍到的冬天,沒日沒夜的高頻加班、潦草混亂的窘困狀態構成了實習生活的常態。
某日干到深夜三點,返家途中,生無可戀,懷疑人生。途經盧浦大橋,一個念頭突然在腦海里閃爍:這是最廉價、最慘淡的時段。熬過去,就是新氣象。
后來事實證明,想法果不其然。現在的生存狀況相比以往,真的舒服太多了。自上半年換了工作之后,一切都在往正軌有條不紊地發展。做創意,磨點子,混沌已久的腦子正重新除銹見光。
因而白天在片場,真實地目睹著自己靈光一現的想法,正在被實體化的拍攝呈現,那種參與創造的喜悅感簡直爽到無法用語言直接表述。(雖然腳本寫了N個版本,實際拍攝走向和原定效果也大有出入)但這份拳拳熱情,始終都像高溫雞湯。不燙不毒,味道夠癮,能一飲而盡,就對了。
期待成片。今日又打橋上路過,紀念一個美好的開始。
今夜天無月光,
但心有美景良辰,
晚安。